夜貓子早逝的風險比早睡者或高出10%

當你醒來時,是精神煥發地用歡呼和活力迎接日出呢,還是由於熬夜而討厭鬧鐘的聲音?我們將這種固有傾向稱之為一個人的“時間類型”,即偏好一天中的某一時段。與早睡早起的百靈鳥相比,晚睡晚起的夜貓子除了會有時間調度上的困難,他們的健康、幸福和壽命也會受到影響。

研究表明,夜貓子們與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有關。例如,夜貓子患有肥胖、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更高,也更容易有不健康的行為,如吸菸、酗酒和吸毒等,而且還缺乏運動。更壞的消息是,他們早逝的風險更高。

自身的生物鐘

我們的身體有其內部的計時系統,通常稱之為生物鐘。有研究人員多年前就曾躬行實踐過,即使一個人脫離世界,藏在一個黑暗的洞穴裡度日,生物鐘仍然會持續運作。

研究人員認為,生物鐘對人們的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能預測時間,並相應地調度我們的身體。例如,人們通常在晚上睡覺,但其實在入睡之前,身體就已經習慣性地在為我們的睡眠做準備了。同樣的,人們通常在白天吃東西,所以我們的身體會在白天對食物和營養進行有效地處理。

某項新研究比較了夜貓子和百靈鳥的死亡風險。在這項研究中,第一次研究訪問後,研究人員會在平均6.5年後收到受訪者的死亡證明書,並以此確定死者的身份。結果發現,夜貓子在這6年半的時間裡的死亡風險比百靈鳥要高出10%,而且更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尤其是抑鬱症、糖尿病和神經紊亂等。

英美的夏令時也使夜貓子的健康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在轉換到夏令時之後,心臟病發病率的上升使研究人員不得不懷疑會有更多的夜貓子陷入危險境地。

為什麼夜貓子會有更多的健康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也並不能完全理解為什麼會在夜貓子身上發現更多的健康問題。可能是因為晚上醒著的時候,夜貓子有更多的機會去喝酒吸毒。對一部分人來說,當別人都在睡覺的時候,保持清醒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孤獨感和增加抑鬱風險。以上都可能與我們的生物鐘有關。

之前有提到,生物鐘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預測某些事情,如日出、睡眠和進食等。理想情況下,我們的行為會與自身的生物鐘和環境相匹配。但如果沒有呢?研究人員懷疑,從長遠來看,生物鐘和行為之間的“失調”可能會有害身體健康。

夜貓子如果想活在百靈鳥的世界裡,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夜貓子的工作可能需要他們早起,又或者是他們的朋友可能想要早點吃晚餐,但他們自己卻更喜歡晚點兒起床、吃飯、社交和睡覺等,而這種不匹配就很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健康問題。

夜貓子對此能做什麼呢?

的確,有些人的“時間類型”一半取決於自身的基因,但也並不完全是命中註定的。許多專家認為,有一些行為策略可以幫助夜貓子。例如,逐漸提前就寢時間就可能有助於他們告別夜貓子的範疇。

循序漸進很重要,因為如果你想在今晚提前2到3個小時睡覺,這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可能會就此放棄了。而一旦你能早點兒就寢,就讓自己儘可能保持一個正常的時間表。還應避免在週末或空閒的時候晚睡,因為如果那樣,你就會又回到夜貓子的生活習慣了。此外,合適的光線也會有所幫助,包括在睡覺前不要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等。

一般來說,工作時間的靈活性有助於改善夜貓子的健康狀況。如果一個人可以自行安排一天的時間來匹配自身的時間類型,他們的身體狀況也會更好。重要的是要讓夜貓子瞭解與自身時間類型相關的風險,併為他們提供如何應對的指導。期待未來的研究能確定哪些策略能最有效地降低患病風險,並挖掘原因,改善我們的健康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