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變大,上市的小米和尋求多元的格力,你更看好哪家?

說起格力,就不得不談令人印象深刻的董明珠。

這幾年,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成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變成了連續霸佔11年中國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企業,這其中,董明珠做出的努力功不可沒。

懸念變大,上市的小米和尋求多元的格力,你更看好哪家?

5年前,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禮中,董明珠與雷軍立下五年之約的賭局,以小米不可能在營業額上超過格力為賭約,豪賭十億。

還未上市的小米和如日中天的格力可有著不小的差距。當年,小米的營業額僅僅為316億元,而格力卻有1200億元。所以一時間,該賭局在科技圈廣為流傳。

轉眼間,5年即將到來,賭約還剩半年不到,

而令人矚目的是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格力的總營收為400.25億,而小米的總營收為344億,差距約為56億。而第二季度,格力的財報尚未出爐,而小米集團的第二季報顯示為454.90億。如果格力的第二季度營收超過小米,那麼雷軍的10億豪賭可能就此涼涼,反之,董明珠涼涼。

懸念變大,上市的小米和尋求多元的格力,你更看好哪家?

不過,當小米一點點縮短與格力的差距後,董明珠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委婉”。

而在2013年中,董明珠談到2013年底與雷軍的“10億賭約”,她認為隨著小米涉足房地產業,“10億賭約”已經取消。”小米表示:小米從未進入家裝和房地產等業務,只是進行了一些投資。

2015年12月,董明珠再次在公開場合談及與雷軍的“10億賭約”,稱小米輸定了,除非有更多顛覆性產品。

懸念變大,上市的小米和尋求多元的格力,你更看好哪家?

2018年3月,董明珠表示,“他的數字沒辦法來確認,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麼說也看不到。”記者說,“他如果上市了,或許願意兌現。”董明珠笑著回應:“上市後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銷售,笑死了。”

隨著5年期將至,外界的焦點又重新回到雷軍與董明珠當年的10億賭約上。在雷軍忙著“重塑”小米,忙著扶小米上市的這幾年,董明珠疲於奔命的則是格力的多元夢,造手機、造車、投資芯片,以及狙擊海立股份意圖在壓縮機產業鏈上作進一步延伸,董明珠帶領格力馬不停蹄地投身到一個又一個的新領域。雷軍和董明珠誰比誰更焦慮?這場歷時5年的“世紀豪賭”謎底即將揭曉,誰又將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