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4個易混點,答案經常有爭議,給你完整解析!

教師資格證報名已經結束,接來下就是複習時間了。雖然教師資格證筆試沒有教育學科目,但是科二考試內容裡包含教育學內容,教育學由於其學科性質,對於同一個問題往往會出現不同的說法,這給廣大考生的備考帶來很大的麻煩,淪陷在“到底哪個正確”的苦惱中。本文旨在整理一些常見的易混點,以幫助大家梳理知識。

【疑問1】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是“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還是“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解析】關於教育目的層次結構最廣泛的說法是“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確沒有“課程目標”這個說法。但是也存在觀點認為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包括“課程目標”這一層次,就山東真題來看,在選項中出現了“課程目標”的說法(2015年真題單選題),因此我們在講義內容上加入了這一個說法,形成現在“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的理論。

【練習】教育目的的微觀層次是指( )

A.教學目標

B.課程目標

C.教育目標

D.培養目標

答案:A。教師的教學目標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位於教育目的層次結構的第四個層次,因此答案應該是A。

【疑問2】老師講解“鑽”,先複習“站”,可以達到的很好的教育效果,體現的是鞏固性教學原則還是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解析】循序漸進教學原則。鞏固性教學原則是指在學習結束之後,通過回憶、應用的方式以加深理解和記憶,針對的是舊知識;而題幹中複習“站”並不是為了針對這個字,而是為了學習新的內容,不符合鞏固性原則的概念。循序漸進的“序”包含很多順序,第一個就是“學習內容本身的邏輯順序”,“鑽”和“站”有共同的成分,就是內在的連續,。因此這個教學案例體現的是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練習】下列選項中,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的是( )。

A.“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B.“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鍊成鋼”

C.“不陵節,謂不教長者才者以小,教幼者鈍者以大也”

D.“授之以魚,足解一日之飢;授之以漁,足食終身之魚”

答案:C。“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體現了課內外相結合原則;“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鍊成鋼”體現了教學辯證法的思想,是啟發性教學的精髓;“授之以魚,足解一日之飢;授之以漁,足食終身之魚”體現了教師傳授方法的重要性。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不陵節,謂不教長者才者以小,教幼者鈍者以大也”指就是教學不要超越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要教小的、鈍的學生太多太深的知識,超越他們的接受能力,使學生“吃不了”;也不要對大的、有才能的學生,教的太淺太少,使他們“吃不飽”。體現了循序漸進原則。故本題答案為C。

【疑問3】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制度還是生產力?

【解析】政治經濟制度。政治經濟制度體現了國家的性質,決定了任何一個子系統的性質,通過制定教育方針、教育目的、教育政策等方式,規定了教育為誰服務、滿足誰的利益,因此決定了教育的性質。而生產力表達的只是人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並不能決定為誰服務、滿足誰的利益的問題,因此不能決定教育的性質。不要考慮“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角度,“經濟基礎”不等於“生產力”。

【練習】

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 )

A.社會生產力

B.政治經濟制度

C.上層建築

D.科學技術

答案:B。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性質目的、教育領導權、受教育權。

【疑問4】影響教育發展的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

【解析】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接觸、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根本上決定了教育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但是並不是說“生產力”就等於“科學技術”,生產力包含的內容更廣。百度得出的說法是“當淨的教育發展的根本性決定因素是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樣的表述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是教育學領域的說法,因此教育學不採用這一觀點。

【練習】在影響教育事業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制約教育發展規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佈

B.生產關係

C.政治制度

D.生產力水平

答案:D。

教師資格考試4個易混點,答案經常有爭議,給你完整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