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恩师林散之先生

丈二风神展玉毫,

宏篇盛举卷江涛。

经年寒夜秋窗月,

无敌长锋势斧刀。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在林散之先生丈二巨作前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林散之先生丈二巨作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高二适先生六尺行草

久没去江苏省美术馆新馆了,今受邀朋友画展开幕前往,正遇馆藏近现代名家书作展。观赏中见一张恩师林散之先生丈二匹巨幅,相对良久。前时我就十竹斋所藏九十一岁所书丈二匹写过一文,今将此兴奋又作小文与众分享。

此幅作于七三年九月,正是林先生名震书坛之时,林先生经文革“搁画就书”,正逢大好机遇,七二年草书一首主席“东方欲晓”发表对日,为中国人争了光彩,顷刻声誉鹊起,家喻户晓,林先生从此确立了中国当代书坛至尊地位。此洪钧大块之作震撼心目,应证了一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四十五年前的九月正当此时,我值中学时代,花季少年。从林先生学书也在此期,之前我以汉隶为体,见林先生后,先生对我说,书贵时代所用,隶书虽好但不通俗,你可写写柳公权。今天见林先生巨幅行书的选择应有其背景的,记的林先生此时已回宁住百子亭,我常去请教,父亲告诫凡学生总是先得先生玄机,让我向林先生要些日课多多揣摹,我见林屋中有、十七帖和米芾行书三种临本(虹县诗等)。我好生欢喜,林先生便给了我一些。宋书尚意,与林先生诗人风骨相合,古秀一路,着实是审美的主流,与二王传统一脉相承。

展厅中凑巧林先生巨作对面悬着一幅高二适先生同样内容六尺行草整幅,两幅比较,章法上林先生宽松,高先生紧密,取法上虽碑帖相间,但各自有异,林先生多用篆隶之法而崇尚宋意,古秀逼人;高先生则章草、二王兼用,飘逸洒脱,林先生柔毫中总得几分仙气;高先生健锋里总露刚正不阿,阳气蓬勃。

林先生行书作品并不多,我们多见的是他草书作品。所以他的行书更引人入胜似乎带有几分神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新街口南京市文物商店内有一幅同此内容、书体四尺中堂。犹如清平乐·会昌和卜算子·咏梅一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行书也是一件成熟的佳构。林先生十多年间临汉碑不断,加之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倾注米芾,以意为尚,林先生常说“柔毫才能写出刚健”,正是功到自然成的心得。今见巨作胸有成竹,倾心尽力,气足神完。书道为性情技能二者相合,天衣无缝者为大成,林先生书艺草书为最,行书少有评论,巨作再现理当重显雄风,千秋不朽。

记得林先生一次对我说现在的字不能看,能看会写的人都死了,要不去了台湾了。他又说还是民国时期的人的字可看。此话我懂先生之意,我理解先生所述是表达了字如其人,不读书的人字是立不住的。学问、性情才是书法之根本。今日所见美术馆典藏七十余件书作正是一批晚清以来颇负盛名并很有学问的名家。父亲爱收藏对名人墨迹也特别钟情,用现在的话说属粉丝一类,他的所爱不仅仅是墨迹和内容,对人物的种种喜爱更为看重,记得一次一个画商朋友投父亲所好携一张吳梅先生自作诗词行书小卷,换取林先生二尺条幅,父亲说吳梅先生文名不在林先生之下,书作不多,小卷可爱难得。还有一事他念叨不忘,父亲朋友出手一件马一浮先生信札,父亲好生欢喜可囊中羞涩,朋友明白,出手时特留下信封相赠,数十年后一位经年同好出示所得原件信札父亲还能相认。今日所观美术馆典藏,均是大件精品不少,很值得欣赏。名家之迹欣赏多不在技而是在意,书艺乃性情与技能结合承载。性情是软件,技能是硬件,缺一不可。软件是灵魂,硬件是肉体,孰轻孰重?明白便可以了。

省美术馆新馆与寒舍不远,老馆就更近了,熟人挺多,今天一问大都退休了。月岁如梭,时间对我们来说亦是愈显珍贵的了,浪费不得,想做的事还有许多,好好享受各自的使命吧。不负先师,不负先辈,不负光阴。

戊戌九月中秋前汪迎记于厚石斋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吳昌硕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吳昌硕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康有为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李瑞清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谭延闿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陈三立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章太炎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罗振玉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童大年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于右任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谢无量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高剑父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张祖翼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郑孝胥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胡小石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吴湖帆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商衍鎏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恩师林散之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高二适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沙孟海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肖娴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谢稚柳

以上只部分展出名家作品,是友人随意所拍,在此感谢陈卫平兄同观,范少华兄、陶子提供图片。

赞恩师林散之先生四十五年前丈二行书巨制

作者:汪厚载,名迎,字欣之、厚石、厚石斋主。祖藉新安,现居南京。宗祖父汪允中生先与俞曲园、许承尭等诸贤交谊深厚,互有诗文。祖父改庐先生交张大千,汪采白诸名家,擅汉隶,祖孙传承。父孝文先生得黄宾老之垂爱。屋藏新安画贤即宾虹先生书画数百幅,朝夕染目。汪迎少长随林散之先生学艺,时称“林翁小书童”。为老人作书牵纸、磨墨、盖印,不亦乐乎。幸得林翁书艺之三昧。林翁慈爱有加,相赠《江山胜迹》一冊,诗、书、画三绝,可谓人间至宝。又得鄉贤曹靖陶翁、曹一塵翁、程啸天翁、汪世清翁之厚爱。并得钱瘦竹先生、潘主兰先生、沙曼翁先生、蓝玉崧先生、王伯敏先生诸前輩之教诲。汪迎好学,书法、篆刻、山水今已初成面目。书,古秀俊逸。印,渾厚雅净。画,简笔成趣。足以为观。祖父改庐生先有《黃宾虹先生年谱初稿》问世,是为首编。父亲孝文先生亦首编《黃宾虹书法集》。今汪迎于中国书法网《名家专栏》著有《回忆林散之先生》近百篇。可谓世交艺坛贤聖,四代有幸。

甲子重逢今又始,路难不怕浴风霜。

推敲一字眠犹梦,成就全篇喜亦狂。

游览江山云沐净,存留笔墨世传芳。

即从经典还精品,便向山阴借紫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