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方法 教你如何改善孩子愛打人的情況

由於孩子的發展是先“感覺動作”、後“認知語言”,因此一般是先出現身體攻擊,爾後才有言語攻擊。有些孩子還會動手打父母,大多是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此以往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你才要他修正行為,他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7種方法 教你如何改善孩子愛打人的情況


7種方法,改善動手打人的行為

要避免孩子養成使用暴力的習慣,適當的教養方式非常重要!因為縱容的態度固然容易養出暴力小霸王,但採取過於權威式的教養,甚至不時施以體罰,則會讓孩子學習到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1.犯錯當下立即處理,大人態度必須一致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父母應該立即制止,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父母可以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使他的情緒得以緩和,然後再試著和孩子溝通,瞭解事情的原委及孩子的想法,並給予觀念上的引導;為避免孩子再犯,父母可視情況給予適當的處罰,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對孩子有效、孩子會害怕的處罰方式。

比如,你可以在孩子正想玩的時候限制孩子的行動,如:去面壁;或是剝奪孩子某些權益,如:孩子正想吃布丁,就用不能吃布丁作為處罰。處罰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重點是要將規則訂得清楚明確,使孩子容易遵循;父母也要確實執行,避免出爾反爾、姑息,或教養態度不一致。

7種方法 教你如何改善孩子愛打人的情況

2.使孩子明白被處罰的原因

當下進行處理或處罰的原因在於,使孩子清楚明白攻擊行為與處罰之間的因果關係。特別是對兩歲以後、語言能力已經發展出來的孩子,你在處罰完一定要問他:“你知不知道剛剛為什麼被我處罰?”讓孩子去回憶自己做了什麼不被允許的行為,他才會把規範印刻在腦海裡。聰明的孩子也許過了幾次就會告訴你:“我不敢了,下次我不要再打人了!”如果孩子過於年幼,還不明白自己做錯什麼、該怎麼做才對,你也可以請孩子觀察其他小朋友的良好行為,藉此讓他知道怎麼樣的行為才是別人心目中認定的乖寶寶。

3.避免“以暴制暴”

許多父母在處理孩子的攻擊行為時,習慣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也就是讓孩子感覺到被打的痛,以為這樣就能減少他的攻擊行為。這種想法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研究結果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報告指出,父母當中只要有一方傾向使用暴力,孩子將來有攻擊行為的機會就比其他孩子高出5倍!被父母體罰的孩子的確有很高的比例不敢再打成人,卻很可能轉而去欺負其他同齡或較小的小孩,因為他們已然從父母身上模仿了對弱者使用暴力的行為。

一個好行為的建立,至少要練習3-10次以上,但一個壞習慣的養成,可能只要模仿兩次,所以父母千萬要逼自己忍住不動手。那麼該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呢?

首先表情要認真、姿態有架勢,眼睛要正視孩子,孩子也不可以東張西望,彼此眼神要有接觸,再以嚴肅的態度來訓誡孩子,讓他發現你與平常溫和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他才會害怕、知道你是認真的,也才會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錯誤的行為。

7種方法 教你如何改善孩子愛打人的情況

4.讓情緒穩定的教養者處理

在攻擊行為發生的當下,你必定又急又氣,但是切記一定要儘量穩定自己的情緒,因為一旦有情緒就無法理性地處理及善後。倘若發覺自己的情緒已然失控,就交給另一半或其他比較理性的教養者去處理,才不會導致該教的沒教到,孩子反而學到了你的情緒化。

5.留意媒體的影響

除了家庭教育和天性所給予的影響外,孩子也可能從媒體上習得暴力行為,父母需特別注意一些不適當卡通對孩子的影響,因為學齡前的孩子特別容易把電視情節和電視外的現實生活環境混淆。

6.帶著孩子向被打的人好好道歉

攻擊行為發生後,除了教育外,你也要帶著孩子去跟對方道歉,在此需注意,道歉除了說“對不起”,還要把對不起的具體內容明確地說出來,例如:“我剛才為了玩具打了你,這樣很不應該,下次不會了,對不起。”

有些比較狡猾的孩子,可能會含糊不清、很快地將道歉內容一語帶過,這就代表不是真心誠意的道歉,你一定要確定孩子真的明白道歉的意義,而不是讓他以為打了人之後只要說句對不起就沒事了,這點很重要!

另外,自尊心較強、愛面子的孩子可能無法讓你馬上拖著去道歉,這時也不要強制執行,免得孩子更拗、更不願認錯,可以先行隔離,讓他冷靜一下,過一段時間再帶他去道歉。

7.獎勵好的行為改變

當孩子的攻擊行為消失,你也別忘了給予獎勵,才能達到增強、保持良好行為的效果。例如,你的孩子每次到朋友家都會打對方的小孩,今天竟然沒動手,兩個人還很和樂地玩了一段時間,這時候就可以獎勵他們。

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是,認為孩子壞的行為要處罰,好的行為則是應該的,忽略孩子為了改善行為所做的努力,其實,沒有任何好的改變是應該的,父母應該抱持這種心態,隨時為孩子加油、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