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扎堆更名背後:「沒有誰會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

見習記者 李貝貝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上海報道

9月13日,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2018年第12次臨時董事會同意變更公司名稱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發展”)。同一天,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正式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而此前從5月開始,廣州、上海、成都、海南、合肥等地的萬科數家分公司已相繼將名稱中的“房地產”或“置業”字樣改為“企業有限公司”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保利、萬科並不是個例。在行業增速放緩、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存量時代,今年已有多家房企通過更名來淡化地產概念,加強轉型升級,以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從這些房企當前的業績構成來看,主航道業務仍是房地產,房企真正的“去地產化”目標短期內難以達成。

“沒有誰會願意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房企更名也不意味著想要離開房地產。”新城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更名不代表退出,恰恰相反,潛心主業,卻不欲人言,多元化,實則難行。”

年內逾10家房企更名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逾10家房企陸續更名。

今年1月份,朗詩綠色地產更名為“朗詩綠色集團有限公司”;3月,時代地產宣佈更名為“時代中國”、海南珠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佈公司名稱變更為“海南京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5月,中航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更名為“中航善達股份有限公司”;7月,龍湖宣佈中文名“龍湖地產有限公司”擬更改為“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駿置業控股有限公司宣佈正式更名為“中駿集團控股有限公司”;8月,“大連萬達商業地產”更名為“萬達商業管理集團”,稱萬達商管今後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同月,合景泰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也發佈公告稱正式完成更名,原“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中的“地產”二字消失。

更早一些時候,2016年也曾出現過一波房企“更名潮”。彼時,恆大地產更名為“中國恆大集團”,方興地產更名為“中國金茂”,遠洋地產更名為“遠洋集團”,雅居樂地產更名為“雅居樂集團”,K2地產更名為“石榴集團”。

截至目前,行業TOP10中(根據克而瑞CRIC研究中心上半年統計數據),公司名稱中仍有“地產”字樣的房企僅剩中海地產及華潤置地兩家。

去“地產”不代表“去地產化”

從這些更名的房企來看,摒棄“地產”二字是它們的共同特徵。克而瑞地產中心研究員房玲、易天宇認為,對於多數大型品牌房企而言,更名的意義主要在於企業定位的升級,進一步促進多元化業務的發展,提升綜合實力。

例如,保利發展表示,“保利地產”的企業名稱已無法涵蓋當前的業務佈局,更名是為了體現公司多元化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快“兩翼”(房地產金融和社區消費服務)業務市場化發展。而萬科也稱,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進行變更的原因並非“去地產化”,而是擴大經營範圍。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強調,更名是基於自身能力、戰略視野和業務協同的設計。

不過,去除“地產”字樣並不意味著“去地產化”:儘管大多數更名的房企都已涉及多元化業務,但房地產開發目前仍是這些房企的主業。

仍以保利、萬科為例。保利發展的2018年中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房地產銷售收入539.37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90.86%;2017年全年的房地產銷售1374.63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94.05%。早在2016年,保利發展就提出“一主兩翼”的十三五總體戰略,但目前“兩翼”業務的收入佔比僅為9.4%。

在今年上半年萬科全部營業收入中,來自房地產業務的結算收入比例為95%,長租公寓、養老、商業、物流倉儲、滑雪度假等業務僅佔營收的5%。

房企本身對房地產開發業務及規模依然也非常重視。在9月13日的品牌戰略升級發佈會上,保利發展總經理劉平重申了2017年提出的“力爭重返行業前三”的銷售規模願景;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曾經認為“萬科未來不應該是地產公司了”,但在萬科34週年司慶晚會上,鬱亮強調萬科不會離開不動產,不久在南方區域2018年9月月度例會上又表示“6300億的回款目標是所有業務的起點、基礎和保障,如果6300億回款目標沒有達成,我們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停”。

目前,房企依然頗為重視土地儲備。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從拿地金額來看,2018年1-8月,碧桂園以1134億元拿地金額繼續位居榜首,萬科以1067億元穩居第二位,保利以821億元穩居第三位,3家房企的拿地金額均超800億。

恆大總裁夏海鈞在2018年中期業績會上表示:“我們認為未來3至5年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會達到40%。如果是10萬億元的目標,前三大開發商會佔到20%,每家大概是7000億元的銷售量。”

如此情況之下,歐陽捷坦言,“沒有誰會願意心甘情願離開房地產”。

謀求多元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既然去“地產”並不是“去地產化”,為何房企還要大費周章?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多數規模房企而言,去除地產標籤更多的是一種企業定位的升級,是企業面對新的行業環境下多元化發展的必然。

更名後的房企也能通過其他業務獲取土地。像萬科、龍湖、保利、碧桂園等都將長租公寓作為新的航道業務,以此獲得了大量的投資和土地。

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化,房企融資環境正在收緊。同策諮詢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前8個月,40家典型房企總計融資4708億元,同比去年4335億元大幅下滑19.3%,多元化的業務顯然能夠擴大融資渠道並提高盈利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大多數的開發商來說,多元化業務目前還很難同時實現規模與利潤。

鬱亮近日就坦言“今天的萬科特別焦慮”,在於如何找到新的發展渠道、路徑與方法,沒有現成的道路可以走。萬科新進入的教育、養老、租賃等領域,都面臨著利潤低,甚至不盈利的局面,卻要承擔較大的風險。萬科總裁祝九勝也曾公開表示,目前長租公寓還未找到盈利模式。

“‘去地產化’仍然長路漫漫。”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指出,多元化發展前景固然美好,但房企未來多元化轉型顯效尚且需要一段時間。“萬科、保利對於公司‘去地產化’態度,都顯示出房企多元化轉型顯效仍然長路漫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