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易傳》

老子之道與《易傳》之道孔子罕言性與天道。五十歲以前,他致力於尋求匡正天下之道,治國安邦之道,修身立德之道。為此,他從人性、人的心理、人的生存狀況去探討道的根據。人的生存是以利害為基礎的,孔子罕言利,而離開利,就很難說清楚人的生存狀況。人性,在當時是與血親之情不可分的,僅就血緣親情談人性,談仁則必有親疏差等,論義則必分尊卑遠近,因而遭到世人批評。孔子在困境中深感“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莊子·天運》)他開始轉向探求天道,試圖為人倫道德、社會人際秩序尋求更廣闊更自然的基礎。他行年五十有一向老子問道,他晚年好《易》,都是在補修天道之課。孔子晚年的追求由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完成。《易》既非道家著作,也非儒家著作,它是古人用以窺伺天意預測未來的卜籃之書,也是商周之際(或更早)探尋天人關係的經驗總結。《易》之天是人格之天。老子繼承《易》,剔除其中的宗天神觀念,以自然主義的道為天地萬物的本體本源,把天人關係從發佈指令與接受指令的關係改造成為純自然的相應關係和師法關係,並從自然秩序規範人的道德行為。但是老子只是繼承了《易》的“究天人之際”的致思目標以及其中合理因素,他並沒有改造《易》。《易傳》的作者們吸取了老子的自然主義天道本體論,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過程中深化了孔子的倫理本位思想,實現了對《易》的哲學改造.(孫以楷 著 《學術界》 1998-02-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