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進家,直接存「銀行」

開魯縣東風鎮劉林的家庭農場裡,一臺大型收割機正在收玉米。機器往返作業一遭,就把玉米粒嘩嘩地“吐”到了運輸車上。秋收由過去刀割手扒、晾曬打場的種種繁瑣累人變得簡單輕鬆起來。

劉林對這樣的秋收方式很滿意。他說,用籽粒直收機收粒不僅比收玉米棒再脫粒省工省力,而且能減少損失近7%。劉林今年與中糧貿易開魯糧庫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合作,把2000畝玉米託管給糧庫經營,每畝地從種到收他只需支付500元的費用,就“坐享”收入。


玉米不進家,直接存“銀行”

玉米不進家,直接存“銀行”

劉林說的農業產業化項目,是中糧貿易開魯糧庫今年新開展的業務,企業通過效益分配和全程託管兩種方式與農民簽訂土地合作合同,一種模式是開魯糧庫負責從種到收,農民不用花一分錢,到秋收的時候,一畝地給農民1000斤玉米;另一種模式是,農民每畝地需要支付500塊錢左右的託管費,到秋收的時候,打多少糧都是農民自己的。無論採用哪種模式,中糧貿易開魯糧庫都會把玉米回收烘乾後免費放在糧庫的“糧食銀行”,寄存期為兩個月,在這期間,農民可以根據糧價隨時持“糧食存摺”到糧庫結算。超出兩個月免費寄存期的,農民只需向糧庫支付每噸每月3元的保管費。

劉林選擇的是第二種合作模式,他說:“打下來的玉米粒直接拉到糧庫烘乾入庫了,不用擔心糧食發黴、變質,要不2000畝地的玉米個人根本沒有那麼大的場院來晾曬、保管。儲糧的問題解決了,收成也不用擔心,感覺價格可以了,隨時都能去結算。”


玉米不進家,直接存“銀行”


據中糧糧油通遼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農業產業化負責人李偉介紹,通過農業產業化項目的標準化耕種,每畝玉米可增產200斤、減少農藥化肥用量20%以上。通過籽粒直收將糧食直接進入到糧食銀行業務環節,有效解決了農民在賣糧期間對市場價格難以把控的難題和農民在秋收、出售過程中的糧食保管損耗問題,減去了農民與經紀人之間的環節差價,農民每畝可增收50至80元。今秋,該糧庫“糧食銀行”業務量有望達到15萬噸,計劃明年推廣全程託管玉米種植5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