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文 | 陈宝塔

来源 | 浪潮工作室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中国能够统计到的胃癌发病率虽然低于日本、韩国,但由于人口基数极大,中国事实上贡献了东亚地区绝大部分的胃癌患者。

中国每年约有67.9万新确诊胃癌患者。而且,大多数胃癌患者面临的往往就是死亡——在2015年,约有49.8万中国人死于胃癌。

为什么胃癌这么偏爱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

一坛腌菜引发的癌症

1988年到2008年居住在洛杉矶的中国移民,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胃癌的发病率都比同时期的本土中国人要低,降低幅度均超过一半。

夏威夷日本移民的胃癌发病率显著低于日本宫城县人群的胃癌发病率,并且发病率的变化也趋同于夏威夷当地白人。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3年4月,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生蚝是当地的美食之一 / 视觉中国

含盐量高的腌渍食品已经被证明与胃癌有极强的相关,但不幸的是腌制的鱼干和发酵的水果蔬菜一直是东亚地区的传统美食。无论是夏威夷的日本移民,还是洛杉矶的中国移民,他们只要更多放弃了本土饮食习惯,更倾向于选择西方食品工业化的饮食方式,也就更加远离胃癌。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4年11月,日本福冈县糸岛市,一兰拉面。日式拉面虽然美味,但含盐量较高 / 视觉中国

因为有辣得胃疼的体验,人类曾经以为是吃辣过多引起了胃部病变。但真正的诱因是嗜咸。

韩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达到13.5克/天,几乎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3倍。每一天韩国的传统泡菜为爱吃咸的韩国人提供了超过20%的盐分。日本人的腌菜就更丰富了,从腌鱼子、腌海参到渍黄瓜、渍萝卜,应有尽有。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6年11月4日,韩国首尔,民众在首尔市政厅制作泡菜,准备捐给穷人过冬 / 视觉中国

而中国胃癌高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某些局部区域的发病率甚至会离奇的高。1980年前后福建长乐男性的胃癌死亡率高达120.5人/十万人,江苏盐城女性的胃癌死亡率也到达57.1人/十万人。至今胃癌仍然是江苏省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在中国南方的福建,由于高强度的体力的劳动再加上气候炎热,当地渔民每天都需要补充大量盐分。福建人也一直保留着腌制咸鱼的传统。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3年7月1日,福州虾油制作过程。虾油原材料都是由新鲜的鱼干腌制而成 / 视觉中国

当地人每天炒菜、拌面和熬制高汤都离不开鱼露。鱼露——是一种用大量的盐制作的调味品。

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等机构的研究已经发现过量食用鱼露是福建长乐地区人高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一肚子幽门螺旋杆菌

高盐食物会破坏胃壁,而受到破坏的胃壁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风险,有八到九成的慢性胃炎、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再加上长期的胃溃疡会导致胃癌,世界卫生组织便宣布幽门螺旋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6年1月12日,意大利,科学家从一具5300年历史的木乃伊身上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的痕迹 / 视觉中国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08年6月19日,深圳,农民工吃饭。一次性餐盒比起重复使用的碗碟,能减少感染几率 / 视觉中国

劳务工主要居住在工厂、企业内部和建筑工地的临时居住点,住宿条件相对简陋、居住密度偏高;大部分劳务工选择在工厂食堂就餐,而且他们还合用茶杯、牙缸,不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

除了穷人之外,幽门螺旋杆菌还盯上了中国的儿童。

中国儿童从一开始就暴露在极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环境中,儿童期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的剧增期。2006年上海瑞金医院儿科调查了在上海市区和郊区学校就读的学生发现,无症状儿童组中7岁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已经到达了30.91%,在之后的5年,平均年递增3.28%。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则很低,例如法国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仅为3.5%。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7年5月25日,广西柳州,百朋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吃饭完晚饭在看电视 / 视觉中国

西方有冰箱,日韩有筛查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胃癌曾经是困扰世界的头号癌症杀手。不过流行病学关于胃癌的研究观察到,在没有针对胃癌采取特定防治手段的情况下,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欧美各国平均胃癌死亡率降低到约20人/十万人,降低幅度超过一半。

这场西方对胃癌的意外胜利正是由冰箱带来的。1911年非进口机械制冷冰箱开始在美国出现,到1953年的时候已经有89%的家庭使用冰箱。美国男性的胃癌死亡率从1930年以前的高于150人/十万人降低到1950年的27人/十万人。在今天,胃癌在美国已经被排除在前十大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外,死亡率低于3人/十万人。

中国的冰箱普及相比于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特别是中国农村,冰箱普及率刚从2000年的12.3%上升到2014年的77.6%。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7年9月28日,广东东莞博夏村,即使农村人民拥有冰箱,制冷效果也常常堪忧 / 视觉中国

又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中国人对冷藏食品,特别是冷藏蔬菜类食品的依赖仍旧很小。事实上收割后的蔬菜如果清洗干净并迅速冷藏保存,可以极大的抑制还原酶把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或许我们一时之间还难以改变饮食习惯,就像日本人和韩国人也不打算放弃渍菜和泡菜,但日韩的胃癌早期筛查率却很高。1999年韩国启动全国范围内的胃癌筛查计划,建议40岁及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进行筛查,2009年目标人群参与率达到56.9%。

日本则早在1983年开始实施全国范围内的胃癌筛查。一项追踪了13年涉及42150日本人的调查发现,有36%的人报告在最近12个月内进行了胃癌筛查,在考虑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这组人群的胃癌死亡率比不参与筛查的人群的死亡率要降低两成。

2008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是29.9人/十万人,略低于日本的31.1人/十万人。但这不能说明中国的胃癌发病率真的低于日本,原因在于日本的高筛查率导致了高的胃癌诊断率,日本韩国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已经达到了50%。

而中国由于缺乏早期诊断,约有80%的患者等到发现时已是晚期。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5年5月18日,西安。传统胃镜检查十分痛苦,这个“胶囊机器人”旨在替代胃镜 / 视觉中国

总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胃癌发病率看上去比日本低,而死亡率却是日本的两倍。在2015年,约有49.8万名中国患者死于胃癌,平均每天死亡1364人。而得益于胃癌早期筛查项目,日本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了64.6%,韩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1.5%。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2014年7月2日,长春,一位正在昏睡的胃癌晚期患者,他的治愈希望非常渺茫 / 视觉中国

改善饮食习惯,早期筛查,胃癌可防可控。

↓↓↓参与话题得大奖

【今日话题】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你做了哪些事?你是怎么坚持的?

【活动规则】在本文留言里参与话题,我们将在22:00选取一位幸运儿送去我们的大奖。(礼品将在国庆后工作日发出,谢谢理解)

↓↓↓今日大奖

[华为充电宝一个]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关于这个多态世界,如果你也时刻充满好奇,

揭秘|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