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老闆最愛給這三類人加薪

同事張晨被老闆開除了。

大家都很疑惑,他怎麼會被開除,一直以來他都很拼命,每天下班後還主動加班。

午飯時聽行政說,這個同事每天看似很努力,從不遲到早退還加班,但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

實際上,每天工作他都是這裡看看那裡瞅瞅,刷刷微博、朋友圈,看看qq、微信消息,下班後不回家是為了做白天沒有完成的工作,還好意思美其名曰加班。

他工作很懶散,完全是在磨洋工,除了必須的工作任務外,別的事從不提前準備。

而他還想著借加班的名讓老闆看到自己努力和對公司的付出,表現出自己對工作的好態度,得到老闆的欣賞。

可沒想到的是,這些想法都被老闆發現了。如此糟糕的員工,老闆怎麼會留著呢?

未來五年,老闆最愛給這三類人加薪

一、當我們加班時,我們在想什麼

加班是為了什麼呢?

為了完成任務?為了表明自己態度?為了得到老闆信任?

都不是,加班是為了提升能力,為工作增光添彩,做出成績,絕不是磨洋工,僅僅只是完成任務。

加班確實是體現一個人態度的最好形式,但態度是沒用的,態度帶不來效益,也解決不了問題。

能讓一個人在職場生存下去的,從來不是態度,而是能力。

好員工的標準不是加班,而是憑藉真勤奮做出來的業績。

但凡有點腦子的老闆,都恨不得把那些“偽勤奮”的人統統給炒掉。

真正的努力勤奮,都是需要價值去來撐的。

這種價值觀就在於,你是真正認可勤奮工作的意義,還是覺得勤奮是給別人看的。

很多人都在演勤奮,這是那種沒有戰略、沒有效率的勤奮;

很多人在表演著自己有多努力,要麼是展現給領導同事看,要麼單純是為了發個朋友圈,可是當真正被繁重的工作考驗時,很多人就現出了原形。

世界是公平的,它不會虧待每一個流過汗的人。

希望每一位真正勤奮的人都能真正通過有效加班從外到內提升自己,讓自己擁有實力價值。

未來五年,老闆最愛給這三類人加薪

二、極致的敬業,成就極致的事業和成功

很多人在工作中總是抱著可以應付就應付、得過且過的態度在混日子,根本沒想過怎麼將工作做到更好,將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也就是說要專業、敬業。

這一類人的後半生可想而知,混日子的人終將被日子給混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相聲界有個女相聲:賈玲。她的出名之路並不是走得那麼順遂,也是歷經艱辛,才走入了大眾的視線裡。

為了演好相聲,增加自己喜感,賈玲從瘦子吃成胖子;

為了討觀眾喜歡,她常常表演一口氣喝啤酒,幾秒鐘啃西瓜,所有男相聲演員要做的事情,她都統統學個遍。

賈玲為了喜劇為了自己的工作,真的是敬業到了極致,甚至到了不惜“自毀形象”的境界。

經過數年的學習修煉,賈玲終於上春晚了,從此她開始名聲大噪,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舞臺。

她火了,也打破了女人做不好相聲的觀念,並用她特有的幽默和喜感佔領了喜劇界的一席之地。

成名後,有人問賈玲:“你為什麼不減肥?”

她說:當大家看到像我這樣又胖又醜的女孩,面對種種悲慘遭遇卻還能積極地生活,相信也可以為大家增加一點樂觀生活的勇氣吧。

賈玲走進了觀眾的心裡,中國的喜劇需要這種樂觀和大氣的幽默。

不論是相聲界還是職場,優秀的人都擁有敬業這一精神。

大家都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無論你想在哪一個領域成功,你都必須付出至少1萬個小時的磨練。

但不是說只要你付出1萬個小時就能成功,而是要用心付出去磨鍊你的技能,用極致的敬業精神使能力達到專業程度。

當量變還未能引起質變時,你只能不斷以時間的投入去積累經驗,做到極致的敬業,以博得漂亮的龍門一躍。

未來五年,老闆最愛給這三類人加薪

三、能扛事的人,就是職場需要的優秀人才

作家餘華說:“中國年輕的一輩人裡面,優秀的人很多,但能扛事兒的人太少。”

能扛事就是肩膀厚實,內心強大,不在逆境中倒下,這種承受挫折的能力。

還記得前段時間那張刷爆朋友圈的截圖嗎?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

未來五年,老闆最愛給這三類人加薪

據瞭解,每10個白領中就有7個在為跳槽行動。

一個職場人,平均每2.5天就會產生一次裸辭的衝動。

前不久,年輕人的離職觀就驚呆了眾人,#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還一度上了微博熱搜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一言不合就辭職呢?

衝動之下有一個原因就是不願委屈自己,受不得一點委屈和壓力。

卻不知職場裡往往能扛事的人升職都很快,這既幫助了公司,更成就了自己。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在2005年大學畢業被酷訊聘用,開始只是普通工程師。

但在工作第 2 年,他就連升兩級成為中層經理,管著四五十個人的團隊,負責所有後端技術與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

而和他同期入職的兩個清華計算機系的博士,後來都成為了這個普通大學本科生的下屬。

他那時既不是技術最好的,也不是最有經驗的,能得到快速升職,憑的就是能“扛事”。

他回顧道:

“我剛參加工作時,不分哪些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對於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

“工作前兩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點、一點回家,回家以後也編程到挺晚。確實是因為有興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

“我做事從不設邊界。當時我負責技術,但遇到產品與銷售上有問題,也會積極地參與討論解決產品的方案。

記得在2007年底,我跟公司的銷售總監一起去見客戶。這段經歷讓我知道:怎樣的銷售才是好的銷售。”

很多人把職責內外分得很清楚,愛說:這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那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

但張一鳴認為:你的責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動力,會驅動你做更多事情,讓你得到很大的鍛鍊。

實際上,正是這種能抗事的責任心,對整個事業的熱情及全面能力的快速成長,使他從平凡中變得不平凡,使他在人群中閃閃發光脫穎而岀。

一個員工只要能扛事,就把50%的競爭者甩到後面了。

未來五年,老闆最愛給這三類人加薪

四、擁有逆向思維,就能走得更快更遠

獵豹CEO傅盛文章《認知三部曲》中提出:“學會逆向思考,如果花的時間少一半,事情能否做得更好?

他寫到:

“記得有段時間,我非常忙,各種會議滿天飛,效率很低。我當時就想,難道當年喬布斯比我更忙嗎?

歸根到底還是我的管理方法不對。於是我不停追問自己,如果我現在讓工作時間少一半,能不能做得更好?

當我的腦海裡不斷浮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忙的根源其實就在於自己認為太多事情很重要。”

他用逆向思維解決了自己的困惑,並取得了成績。由此可見,逆向思維是多麼地重要。

據說谷歌曾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某些關鍵崗位上,寧願花兩倍的價錢僱傭行業內最頂尖的人才。

因為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差距是數量級的,而不是人們想象的一點點。

一流人才從自己想要什麼開始思考問題,三流人才從自己擁有的資源思考問題,創造的價值就相差很多。

美國投資家查理·芒格,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看問題喜歡用逆向思維。

比如別人喜歡研究他人是如何成功的,總結規律為己所用;而他卻偏愛研究失敗案例,繞過失敗的雷區,自然離成功不遠。

正是因為他這種思考問題的逆向思維,也讓他成為“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享有“幕後智囊”和“最後的秘密武器”之稱。

從陸軍氣象分析員,到律師事務所創辦人,再到投資生意合夥人,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維,一直都在為他鋪路,引領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採取逆向思維的人,在內心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層次健全的思考體系。

思考層次越高,價值也就越高。

這個時代不缺拼命努力的人,倘若你有出色的亮點,那麼在職場勢必走得更好。

一個人的職場之路不是短短几年,而是幾十年,要走得順遂、走出自己的路,就要要做到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願你擁有自己獨有的實力,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在職場路上大放光彩。

未來五年,老闆最愛給這三類人加薪

作者簡介:路汐,富書專欄作者,教育工作者,深度閱讀寫作愛好者,感性和理性並存的矛盾體,有限的生命探索無限的活法,堅持寫走心的文字,做一個溫暖的人。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