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現代人的心理疾病

強迫症——現代人的心理疾病

強迫症即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官能症。大多數人都有過強迫觀念或者強迫行為,但是隻有當它干擾了我們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時,才能被稱為神經症。本文將深度剖析強迫症的表現,致病原理和治療方法,讓各位小夥伴在備考之餘有一些額外的收穫

同時,希望對大家提升強迫症相關題目的答題準確率有所幫助。

強迫症表現:強迫觀念;強迫行為。

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

例如:有的人會反覆在頭腦中想“人為什麼有兩條腿”或者“天為什麼是藍的”等等。

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覆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

例如:強迫洗手、強迫計數(例如走了多少臺階、路邊有多少棵樹)、反覆檢查(例如門是否鎖)、強迫性儀式動作是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症狀。還有的人強迫性舔嘴唇,強迫性剪報紙等等。

事實上,強迫症是自己強迫自己。自己強迫自己去想自己不願想的觀念,自己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行為,深層次原因就是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因此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案例分享:某兒童父母感情不和總是吵架。平時上班不會碰面,所以就在下班後晚上因為些瑣事爭吵,這導致兒童很焦慮,又不敢跟父母說,所以這種焦慮的情況就導致他每晚都難以入睡。某一天他在看電視時看到了關於古代祭祀的節目,收到它的啟發知道了一些祭祀的儀式動作,因此在晚上焦慮難以入睡時就強迫自己做出這些儀式動作緩解了焦慮睡著了。但是每天父母都吵架,有時還會吵得很兇,所以兒童的焦慮強度就會增加,導致重複強迫性儀式動作的次數就會增加,導致強迫症的症狀加重。

強迫症——現代人的心理疾病

強迫症的原因:

①社會心理原因。包括學習過度緊張、家庭要求過於嚴格、學習困難、人際關係不良。比如,成人禁止子女表達負面的情感,是子女產生強迫症狀的十分有代表性的背景特徵;

②個人原因。如,膽小怕事、優柔寡斷、偏執刻板。

森田療法:日本的精神病醫生森田強調,當事人力圖控制強迫症狀的努力以及這種努力所導致的對症狀出現的專注和預期,只會對強迫症狀起維持和增強作用。因此,為了矯正強迫症狀,應放棄對強迫觀念作無用控制的意圖,而採取“忍受痛苦,順其自然”的態度治療強迫行為。

每一位病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病房,病房內的設施很簡單,一張床、桌子和椅子。當病人感覺到焦慮時不去努力控制強迫症狀,而是忍受焦慮的痛苦順其自然,慢慢的就會發現即使不做出強迫行為,焦慮水平也會下降,強迫症的症狀就會得到逐步緩解。

1.汪娟最近有一個毛病,寫作業時總覺得不整潔,擦了寫,寫了又擦,反反覆覆。她明知這樣做沒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現了( )。

A.抑鬱症 B.焦慮症 C.強迫症 D.恐怖症

1.【答案】C。解析:汪娟出現的行為是單行的強迫行為,屬於強迫症的表現之一。

2.反覆出現自己不能控制的動作或觀念的神經症屬於( )。

A.恐懼症 B.焦慮症 C.抑鬱症 D.強迫症

2.【答案】D。解析:強迫症的表現症狀是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3.偉斌經常想“人為什麼是兩條腿”,一天想好多次,明知沒必要卻又無法控制,以致於影響學習和生活,他的心理問題屬於( )。

A.強迫症 B.焦慮症 C.抑鬱症 D.恐怖症

3.【答案】A。偉斌經常想的觀念是一種強迫觀念,身不由己的反覆想好幾次,是強迫觀念的典型表現,所以選A。

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祝每一位努力備考的小夥伴在學習時都能張弛有度,焦慮適中、目標專注的快樂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