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龙美术馆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龙美术馆第一次去。见到前工业时代遗留的煤料斗卸载桥。旧旧的,拙拙的,粗糙的,恰恰为人们所喜欢的。很多人在拍照。

龙美术馆灰调子的建筑就在黄浦江的那一头,阳光大好,清澈。人们在江边流连忘返。蓝的天衬着绿的树。

总是要用手机对准某个点,按下,似乎这样才踏实。在展厅里也是。用手机对准某个点,按下,似乎拥有了。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我绕着大厅走了一圈,这一圈似乎要把四十年尽收眼底了。原来四十年不过是一个点。对于历史来说是瞬间,对于艺术家来说几乎是一生的用力。我说的是前不久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看的展,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标题有点大,但这个大也是我说的那个点。

展览的四个章节每一段落似乎都会令人浮想联翩。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陈逸飞《踱步》

1978-1984 春芽萌发,一切刚刚苏醒。

1985-1989八五好像是美术史的大年。也许一切都源自思维的洞开,源自见识了一些什么。

1990-1999 似乎进入大规模学习模仿阶段,拿来吞下反复咀嚼。想怎样就怎样吧。

2000年之后这是一个迅速多变,像网络一般日新月异的时代。就怕你还没有想好怎样变一切又变了。于是耐得住寂寞的潜心做自己喜欢的,很多系列诞生了。

还是说点具体的吧。有一些人,有一些画派。

01

星星画会

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在北京的一个艺术团体,他们大多是年轻的非专业的美术爱好者,以追求自由和自我表现的艺术、主张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实验性作品,以及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活动与事件而著称。

星星画会核心成员王克平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1979年9月27日,“星星美展”的第一天。中国美术馆小花园东栅栏墙上整齐地挂满了二十三位艺术家的一百五十余幅(件)油画、水墨画、钢笔画、木刻、木雕。一些大的木雕摆在地上,还有一些画挂在了树上。《今天》的诗人配了些短诗,也排在画旁。小小的展地,顿时让人感到自由畅快。

听听星星画会的宣言吧:

世界给探索者提供无限的可能。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用自己的画笔和雕刀参与了世界。我们的画里有各种表情,我们的表情诉说着各自的理想。

龙美术馆也收藏了大量的“星星画会”成员艺术家的早期作品,此次展出的包括黄锐、马德升、毛栗子、严力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受到了印象派、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甚至立体主义影响的痕迹。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毛栗子《新闻》

星星画会成员毛栗子的作品《新闻》,也许是较早的综合材料画了。作品尺寸不像现在的综合材料画那么大。小小的一幅,清新简洁却又直奔主题,而不像现在的某些综合绘画过于拘泥形式,大而空。毛栗子似乎是漫不经心地在抽象水墨上粘上从报纸撕下来的一小片,上面透着某个事件和新闻的迹象,看上去诗意又尖锐。

02

池 社

池社是一些学院派艺术青年1986年在杭州成立。池社成员的作品在技法上是他们在学院形成的个人风格和兴趣的发展或延续,而观念上体现了现代哲学和审美态度的种种影响。

池社成员张培力、宋陵、耿建翌和王强等人的作品皆在表现冷漠、忧郁的情感,这是对当时正在兴起的理性都市生活陌生化的反思。他们作品中那陌生化的都市生活场景,很少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怀旧感,而是透着某种哲学意味。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张培力的《仲夏的泳者》

张培力的《仲夏的泳者》让我们能够辨认泳池的环境,但几何形的色块与泳池之外的大块面单色背景,让整幅画面充满了异度空间感。这些“'85新空间”的作品确实如展览题目所言,艺术家在画面中创造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新空间,他们将现实冷漠化,表达着一种忧郁和沉思的情绪。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耿建翌《灯光下的两个人》

《灯光下的两个人》是耿建翌对自己两幅静物画结构的“照搬”,他将静物中的两个空酒瓶在大画上变成了两个人。这幅画成为耿建翌在浙江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作品完成后即产生很大影响,也是85美术新潮的代表作,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1年4月,该作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成交价1858万港元,创造了其个人拍卖纪录。

在空间里,一对男女并排坐在灯光下,这两个实体共同表达着对于生活的麻木,似乎过往的某种激情已远逝。是这样吗。也许在寂静冷冷的空间里,各自幻想着远方理想和意义。这也是八十年代青年普遍的情怀。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艺术语言的转变。空间里的人物和表情已不特指某个场景和叙事,它在表达一种状态,一种普遍的情感与关系,一种距离和隔阂的现代人的状态。一种哲学意味。

是的,这是改革开放早期的艺术家对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有力表现。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有想法的艺术家英年早逝了。但艺术是永恒的。在这次展览中我看到了耿建翌的一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作品《我们的受光部》。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耿建翌《我们的受光部》

也许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对物象的受光、阴影特别敏感。多数人的敏感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而耿建翌似乎更多了一层思考。他在九十年代的一些作品中就探索了与光、人物、身份有关的命题。作品中的人物似乎破碎着,身体骨骼大大小小,一块块显示在光影下,像X光般透视。那些人像是集体照中的排列和表情。

也许,我们出现在光影下,一清二楚地,完完整整地,然而其实我们是不完整的。是过于炙热的光打碎了我们还是我们本来就不完整,这是一个问题。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罗中立《春蚕》

当然,上世纪八十年代类似的学派还有很多。如四川的“伤痕美术”。高小华、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等的作品表明了人性的苏醒,在真实性这个问题上,为8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提供了基础。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

艺术家张晓刚是这么说80-90年代艺术的:

80年代艺术上的思潮主要是偏重艺术的崛起,整体来看是偏学习多,还有就是急于找到一个工具去表达,无所谓你自己的风格是什么,只要你看到了什么学什么,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90年代开始去思考自己的角色、身份和价值。

看展归来:四十年只是一个点

周春芽《太湖石》

2010年之后的作品,我看到丁乙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他的十字系列,用工业化的形式和规矩以及美探索着世界的秩序和规律。这以后,艺术显得越来越自我和个性了。就像周春芽说的:

这40年中,我感受到的是:中国艺术家能够真正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创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一个艺术家,他一定要有他的个性,有他的创作基础,一定要有他对艺术独特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