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前的朝堂之争

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处境如何,只要你不放弃,我必不抛弃!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军队世代传承的精神!

距今1943年前的朝堂上有过一个争论

公元74年,奉车都尉窦固和驸马都尉耿秉等人率一万四千骑从敦煌出征西域,击败北匈奴呼衍王兵团,占领伊吾卢;随后进攻车师,俘后车师国王,逼降其子前车师国王;最后窦固奏请汉明帝,在车师恢复西汉时的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耿恭为戊校尉,关宠为己校尉,其余大军班师还朝。

然而在公元75年冬月,一个前线士兵从遥远的车师带来了一封加急战报……

就在窦固班师凯旋的一个月后,即公元75年三月,北匈奴单于就派两万骑兵反攻车师。西域北部的焉耆、龟兹等国立刻归附匈奴,组成联军进攻西域都护陈睦所部。陈睦奋力抵御后壮烈殉国。匈奴军队随即将耿恭所在的金蒲城和关宠所在的柳中城团团包围。而耿恭和关宠所带领的部队都只有区区数百人。

可是这封十万火急的战报从柳中成发出直到送达洛阳,已经过去了整整8个月!

不到1000人的汉朝军队,对匈奴人的两万铁骑,8个月的时间,这一群大漠深处孤绝无援的大汉勇士们是不是早已全军覆没、埋骨黄沙了?!

1943年前的朝堂之争


救,还是不救?!当时有两种观点

一、以司空第五伦(复姓第五,名伦,任职司空)为代表的多数人:不救。

这是实用主义者最常用的选择,理由很充分也很现实。一千对两万,汉朝军队十有八九已经遭遇不测,贸然出兵营救,可能连救兵都得搭进去;再加上路途遥远、气候恶劣,困难巨大。建议暂时放弃西域,伺机再图恢复。

二、以司徒鲍昱为代表的少数人:救!

他说:“国家派遣士兵深入危险的地方作战,一旦身陷绝境便将他们遗弃。朝廷这么做,对外是放纵蛮夷施暴,对内是让自己的兵民伤心。如果是一时权宜之计,可以永保边境安宁,倒也未尝不可。但是匈奴人绝不会放弃对帝国的侵略,到那时候,我们将派谁出征?!耿恭和关宠的军队各自只有数百人,从战报上看,却已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抵挡了匈奴人的进攻,这足以证明匈奴的军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强大。以臣之见,应下令敦煌和酒泉火速派遣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前往救援,不出四十天,定能将被困士兵救回塞内!”

少数人的话说到了汉章帝的心坎里:国家从来不冷却英雄的热血,即使这次救援注定失败,也要向世人宣告国家从来不会放弃为他战斗的勇士!

数日后,一支由段彭、王蒙和皇甫援三位将军率领的七千余名骑兵迅速从敦煌和酒泉出发,迎着风雪奔向茫茫西域。大汉用行动表明——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绝不放弃任何一个为国家而战的士兵!

1943年前的朝堂之争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与此同时,在国境的另一端,耿恭所部300多天的坚守中,匈奴没有停止过一天的进攻。

最艰难的时候汉军为了填饱肚子,只好把铠甲上的皮革剥下来煮了吃,铠甲上的吃完了,就拆弓弩上的皮条和兽筋……

期间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北匈奴的单于亲临疏勒城下,看着城墙上那些形容枯槁但是意志坚强的汉军士兵,心中不由自主地涌出敬意,他决定招降。条件是:耿恭投降!封你为王,单于的公主嫁你为妻。

片刻之后,城上缓缓举起了降旗。

单于笑了,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即使是真正的英雄,也不愿意活活被困死。

耿恭要求匈奴的使者上城接受他的投降,单于不假思索答应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单于目瞪口呆。

耿恭在城头上当着匈奴单于的面把受降使者亲手杀死,面对着数万匈奴大军,悠然自得地架起火堆,将使者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切下来烤着吃。这也是一千多年后岳飞的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典故的由来。

1943年前的朝堂之争


数百人在2万人的300多天围困下还有希望吗?

段彭等人率领七千援军经过两个多月的急行军和艰难跋涉,于次年二月抵达柳中城,但关宠所部早已全军覆没。愤怒的汉军一举攻下北匈奴占领的交河城,斩杀三千八百人,俘虏三千余人,匈奴人仓惶北撤,前车师复降。

此时,段彭和王蒙等人判断耿恭所部也遭到相同的命运,以他们的军事经验判断,这支一年前就已经遭遇围攻的部队绝对没有生还的希望,所以他们不愿再作出无谓的牺牲,决定撤兵。然而,王蒙军中一位叫范羌的将领却坚持请求前往救援,范羌是耿恭的部将,去年春天被耿恭派往敦煌接运军队的冬装,此次刚好跟随王蒙的援军北上。

范羌心中有一种直觉。他相信耿恭没有死,他相信自己的战友们仍然在坚持战斗,即便是死也要去给兄弟们收尸!

范羌的苦苦请求难以拒绝,王蒙最后只好拨给范羌二千人,让他独自带兵前去救援。

救下的13人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这支救兵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在一个雪夜抵达疏勒城下。此时,耿恭所部城内的士兵听见外面人喊马嘶,以为匈奴的援兵又到了,无不骇异,纷纷挣扎着爬起来准备战斗。可很快他们就听见城门外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我是范羌,大军来迎接指挥官!”

打开城门的那一刻,这群从来不曾哭泣的男子汉终于流下了被追杀和围困了整整一年来的第一次泪水,包括耿恭在内,这支部队到现在只剩下二十六人。

汉军用最快的速度撤出了疏勒城,一路向南急行,从睡梦中惊醒的匈奴人在后面拼命追击,汉军且杀且走,一路上又不断有人倒下,三月抵达玉门关时,耿恭部最终生还的人只有十三个。

这十三个人早已形削骨立、不成人形,身上穿的也已经不能叫衣服,只能说是沾满血迹和污渍的一条条烂布片。

可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在这样一群人的身上傲然挺立!

所有人在那一刻才知道——帝国付出重大代价拯救回来的不只是十三个形容枯槁的残兵败将,而是一腔彪炳千古的英雄热血、一根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

1943年前的朝堂之争


1943年前的朝堂之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