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李商隱傳——虛負凌雲萬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開

夕陽無限好

既然說到了唐朝,那就繼續寫一則傳記。

既然前面言之武將,那今天就物色一文客。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李商隱像

唐史浩如煙海,名人更是不勝枚舉,我則鐘意多情人。

他是李商隱,一位晚唐詩人。

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和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曾幾何時

大唐是榮耀的象徵

大唐是盛世的搖籃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落日餘暉下的大明宮

時間易逝,那些偉大被風吹得乾乾淨淨。

晚唐的天空烏雲密佈,晚唐的人渾渾噩噩。

安史變亂以後,藩鎮開始割據,軍人跋扈難制,中央政府的威嚴隨著長安城的一次又一次陷落而被人恥笑,帝國正在被這些亂象一點一點蠶食。

當然大唐的招牌還是存在的,暫時還沒人挑戰。

在京城,皇帝很難有所作為,因為皇帝豢養了一大群所謂的“家奴”——宦官。

結果皇帝被反噬,宦官做大,君權難伸。

在唐代,科舉向寒微子弟提供了一條參加政權的途徑;但是士族門閥始終是存在著的,門第之見依然阻礙著官僚隊伍的向心力。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藩鎮割據形勢圖

不幸的是,官僚隊伍終於爆發了衝突,牛黨李黨互相傾軋。

而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不可避免地要被黨爭影響,甚至一生都活在黨爭的陰影下。

寒梅最堪恨

李商隱即是如此。

元和十一年(816年),商隱三歲左右,隨父親赴浙。十歲左右,父親去世。

商隱只得隨母還鄉,過著艱苦的日子。

在家中商隱是長子,因此肩上的擔子也就重了起來。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努力!少年!

“傭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販賣舂米來補貼家用。

少年李商隱是位天才,“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曾師從一位精通五經和小學的堂叔,十六歲時,便因擅長古文而得名。

唐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隱移家洛陽,結識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名流前輩。

我是飄零葉

令狐父子

似乎商隱的人生出現了轉機,但是,他從此也被政治所裹挾。

令狐楚非常欣賞李商隱的才華,對其十分器重,並讓商隱與其子令狐綯等交遊學習 ;隨後令狐楚更把自己的絕學——駢體文傳授給了商隱,這些都對日後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與令狐父子交往時,李商隱衣食無憂,“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日子過得不錯。

後來令狐楚又聘李商隱入幕府為官,曾先後隨往鄆州、太原等地。在這幾年中,商隱一方面積極準備應試,一方面努力學習駢文。

太和四年(公元830年)令狐綯中進士。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恩師令狐楚

然而與達官顯貴不一樣,雖然有令狐父子的提攜,但當時的朝廷依然看中出身和門第。從太和二年(828年)起,李商隱就開始應試,一直到開成二年(837年)方才及第。

在唐朝,中了進士並不能直接做官,還需要通過吏部的銓選考試才能授官。

開成三年(838年)春,李商隱應博學宏辭試不取,結果不能做官。

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事後不久,李商隱的人生又迎來了一次鉅變。

郎才女貌

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經常宴請一些士子,一次宴會上,茂元的女兒相中了商隱。其實王很清楚李商隱是令狐父子座上賓這件事,而令狐父子又是牛黨要員,自己是李黨得力干將,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政敵的座上賓?王茂元確實這麼做了,他欣賞李的才學,索性成全女兒。

至於政治上的考量有沒有,王茂元心裡清楚,可李商隱卻是個“不求甚解”者。

在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然後確認過眼神,彼此交心,莞爾一笑,大功告成。

男娶女嫁再正常不過了,李商隱看上茂元女,而此女也鐘意李,一對鴛鴦就成了。

婚後,夫妻恩愛。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王氏

恩愛的背後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漩渦。

李商隱娶王茂元之女這件事成為了一個政治事件,在牛黨看來,此舉無異於背主叛恩,賣友求榮,毫無操行,李是“偽君子”,是小人。

那麼得罪了牛黨,李商隱過得好不好呢?

開成三年(838年)春天,李商隱參加授官考試,結果在複審中被除名。

毫無政治經驗的李商隱就這樣被捲進了黨爭的泥潭,被除名才是噩夢的開始。

開成四年(839年),李商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順利通過,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不久,被調任弘農做縣尉。雖然縣尉與校書郎的品級差不多,但遠離權力的中心,仕途必然受到影響。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上流社會

武宗時期,李黨得到重用,會昌二年(842年),李商隱以書判拔萃復入秘書省為正字,雖說官職比不上校書郎,但總算回到了政治中心。

母喪丁憂

不幸的是,李商隱家庭變故,母親去世,他無奈丁憂回家。

而且他必須辭職,且守孝三年。這意味著李商隱不得不放棄躋身權力階層最好的機會。

這次變故對李商隱政治生涯的打擊是致命的。閒居在家的三年(會昌二年末至會昌四年末),是李黨執政最輝煌的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也就錯過了自己的遠大前程。

在閒居的時間裡李商隱處理了一些家族事務,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將一些親屬的墓葬遷回到故鄉的家族墓園。李比較看重宗法情誼,這種維護家族榮譽的努力使他心理上獲得了安慰。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無奈

會昌三年(843年),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在討伐劉稹叛亂時病故,沒有了政治靠山,李的處境更加困難。

會昌四年(844年)暮春,李商隱自關中移家永樂。五年冬(845年),服闋入京,仍為秘省正字。

這是個好消息,有可能會成為李商隱仕途新的起點。當時京官升遷的機會多,而李商隱所在的秘書省,又比較容易受到領導的關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表明李商隱會獲得朝廷重用。

李黨失勢

會昌六年(846年),武宗去世。

宣宗上臺後進行了政治清洗,罷黜了李黨成員,李德裕政治集團驟然失勢。

大靠山倒了,李商隱的京官生涯也結束了。

天意憐幽草

桂林鄭亞

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觀察使鄭亞邀請李商隱赴桂林任職。五月,李商隱同鄭亞來到距長安大約5000裡以外的南方。在桂林不到一年,鄭亞再次被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隨之失去了工作。

大中二年秋(848年),李商隱回到長安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幕府生涯

寫信令狐綯

有人說,李商隱在窮困潦倒之際,寫信給故友令狐綯(此時令狐綯深得唐宣宗信任)請求幫助,但遭到拒絕。李的這一行為又得罪了李黨,在“同志們”遭遇低谷之際,你卻諂媚討好敵人,這不是背叛是什麼?既然李黨成員如此認為,李商隱也很無奈,他遭到了朝中兩大政治勢力的聯合抵制和排斥。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

“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除了政治,人還要吃飯,還要養家餬口;當然,在政治家眼中,你小小的一個另謀高就的舉動可能就是忘恩負義,他們黨同伐異,自詡為道德君子。

政治家不是三妻四妾?不是家財萬貫?不是良田萬頃?

一人吃飽不管別人死活,一人高升不體諒他人苦衷,這不比青樓女子乾淨多少。

做齷齪的事不可怕,可怕的是做著齷齪的事,說著聖人的話。

李商隱只想找份工作,奈何夾在黨爭中,身不由己,處處被排擠,排擠他的人還要說惡毒的話,使他名譽掃地,被人詬病。

徐州盧弘正

大中三年九月(849年),李商隱得到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正的邀請,前往徐州任職。然而很不巧,李商隱來到徐州僅僅一年多,盧弘正就於大中五年春天病故。這樣,李商隱又失業了。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失業了

梓州柳仲郢

大中五年(851年)秋天,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隱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隨自己去西南邊境的四川任職。

李商隱接受了參軍的職位,十一月入川赴職。

在梓州幕府生活的四年間,李商隱對仕途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他曾一度對佛教發生了很大的興趣,與當地的僧人交往,並捐錢刊印佛經,甚至想出家為僧。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晚年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調回京城任職。出於照顧,他給李商隱安排了一個鹽鐵推官的職位,雖然品階低,待遇卻比較豐厚。李商隱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兩到三年,罷職後回到故鄉閒居。

李商隱生在黨爭中,活在夾縫裡,一生不得志,抑鬱寡歡,於唐宣宗大中末年在鄭州病故。

迷之戀愛

初戀

柳枝的名字出現在李商隱寫於開成元年(836年)的一組詩中:

她是一個洛陽富商的女兒,活潑可愛,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李商隱的詩,心生愛慕,於是主動與他約會。但李商隱失約了。他後來得知,柳枝被一個有權勢的人收為妾。如果不是李商隱杜撰,這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戀。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初戀的感覺

道士

李商隱在青年時期曾經在玉陽山修習道術,因此有人猜想他在這期間與女道士發生過戀情。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等詩中,李商隱提到了“宋華陽”的名字。於是,宋華陽就被認為是李商隱的戀人。還有一種誇張的說法是:李商隱曾經和宋華陽姐妹二人同時戀愛。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女道士的柔情

荷花

民間傳說李商隱在與王氏結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戀人,兩人十分恩愛。在他進京趕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隱陪伴荷花度過最後的時光。這段悲劇給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以後的詩中他常以荷花為題也是對舊情的眷戀。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小荷,別走

正室

開成年間,李商隱與王茂元之女完婚。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隱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間病逝。從李商隱的詩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這位出身於富貴家庭的女性,多年來一直盡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於李商隱多年在外遊歷,夫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聚少離多,李商隱對於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李商隱仕途上的坎坷,無疑增強了這份歉疚的感情。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此情何帶成追憶

李商隱的詩

無題·八歲偷照鏡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八歲偷照鏡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神女生涯原是夢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一寸相思一寸灰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秋陰不散霜飛晚

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唐詩多嫵媚,我獨愛義山 宦海本無情,奈何一書生!

悵望江頭江水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