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銀行劉鑫:消費金融下半場比拼的是生產效率

包商银行刘鑫:消费金融下半场比拼的是生产效率

在大量金融科技公司的攪動和培育下,消費信貸,特別是短期消費信貸市場快速成長,更引得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等持牌金融機構紛紛入局。眾多玩家各顯神通,造就了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消費信貸市場的繁榮和規模的快速擴張。

“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客戶的行為方式都在改變,互聯網和金融科技正在深層次地改變和影響著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依靠人和網點的傳統作業方式,已不能滿足線上化、移動化和數據驅動的生產要求。要服務互聯網上的客戶,銀行需要做徹底的流程再造。”身兼包商銀行行長助理和包銀消費金融公司董事長的劉鑫在出席一本財經高峰論壇時如是說。

劉鑫認為,“方便”是本輪消費金融發展的關鍵詞,大數據、生物識別、雲計算等金融科技的成熟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貸款的可得性和便捷性。“貸款從未像現在這樣的簡單和隨時隨地。”劉鑫說到。面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大舉進入,劉鑫提出,縱觀時下眾多玩家,持牌機構裡的傳統銀行、民營銀行、消金公司,還有少量信託公司,大家的打法越來越趨同,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消費金融下半場比拼的將會是各家的生產效率。“選擇同樣的賽道,雖然競爭激烈,但也證明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校園貸、現金貸、助貸模式等行業規範政策的陸續出臺,一方面加快了行業的整合與規範,對持牌金融機構是利好;另一方面,在業務模式和流程設計方面持牌機構也需要作出相應調整。“持牌機構需要加強對政策和行業的研究,提高預判性。同時,要做好政策機遇來臨時快速迭代的準備。”(李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