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志短,從李斯貪富貴陷害韓非這件事,就能看出此人亡秦禍害

當年秦國對外開放,吸引了廣大有志之士的投奔,很多草根學者都因為秦國優厚的待遇而投奔秦國去了。可以說秦國的成功一大半原因是他吸引了其他六國的頂尖人才。在這些頂尖人才裡最著名的有兩個人,一個叫李斯,後來是秦國宰相,一個叫韓非子,法家代表人物。

人窮志短,從李斯貪富貴陷害韓非這件事,就能看出此人亡秦禍害

兩個赫赫有名的人物還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他們都是韓國人,但是他們的出身不同,李斯出身貧寒,靠著自己的刻苦努力,終於學有所成,可是在那個講究出身的年代,只有秦國這種荒蠻之地的國君不要求出身,其他國家都要求出身,李斯沒有辦法,剛好看到秦國招聘,趕快就跑過來了。李斯很上進,但是這人還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地方,就是小氣,愛記仇。

韓非那是韓國的公子,韓國也是有他一部分的!作為一個有家庭背景,而且才高八斗的人,這不亞於現在的王思聰啊。這是要才華有才華,要金錢有金錢的人。偏偏他和李斯還是同學,兩人都是苟卿的學生。在和老師學習的時候,苟卿就特別喜歡自己這個富二代學生,倒不是苟卿偏心,是韓非子真的是太有才了。

當他學成之後,就回國給自己的國君上書,要求變法,想要改變韓國當時那種衰弱的狀況。一連五次上書,韓國國君從最初還召見他,到最後一聽說韓非來了就直接給躲起來了。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施展的韓非就開始著書立說,宣揚自己的觀念,希望以此獲得國君的重視。

萬萬沒想到,韓非同學的學說沒有引起韓國國君的重視,但是卻被廣納人才的秦王嬴政發現了,嬴政就給韓國國君下國書,必須讓韓非出使秦國,否則我就攻打你。

韓國國君聽了可就動了心思了,這傢伙給我五次上書,我都沒有搭理他,現在秦國要讓他去,而且必須他去,秦國想幹嘛?如果韓非到了秦國,幫著秦國對付我可怎麼辦啊?想當初他也是國君候選人啊,我要怎麼辦呢?

人窮志短,從李斯貪富貴陷害韓非這件事,就能看出此人亡秦禍害

不讓韓非去那是不可能的,雖然那個時候秦國還不至於直接滅了韓國,但勢力不容小覷,讓他去把,又擔心。這個時候他身邊的大臣就說了:“大王的這些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咱們也不是沒有辦法。他不是有個同學在秦國當官嗎?據說那個人特別小氣,那人好容易有今天的地位也不容易,咱們就說韓非是去代替他的,你說他會坐以待斃嗎?”

韓王聽了這話就開心了,韓非還沒有到秦國,他將要把李斯取而代之的傳言就流傳到李斯的耳朵裡了。上面我們說了,李斯家裡窮,人又小氣,自己好不容易才混到了今天的這個地位,憑什麼他韓非就什麼都好?出身好,學問好,不經過努力就能拿去自己的東西。

因為這個李斯害怕了,上學的時候李斯就知道韓非比自己強多了,這要真的讓韓非獲得秦王的青睞,那秦國就真沒自己什麼事兒了!為此李斯夥同和姚賈把韓非陷害致死了。

由此可見當自己和同學身處一個公司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防止別人小肚雞腸對自己的殘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