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架飛艇看阿里雲潛行多年的物聯網新賽道

奔赴雲棲大會時,阿里雲與南方航空合作的“南航雲棲號”主題航班在朋友圈和各大媒體中刷足了存在感,專門定製的登機口和紀念機票、機艙內頭巾和小桌板的“致敬”字樣以及行李架上的編程代碼......無一不在展示著極客精神。雲棲大會開幕時,又有一個小玩意賺足了目光,無論你是從任何方向進入雲棲小鎮,一眼看到的絕對是這艘印著“阿里雲天空物聯網LoRa站”字眼的巨大飛艇。

從一架飛艇看阿里雲潛行多年的物聯網新賽道

賺足眼球的飛艇長這樣

“這是個啥玩意?阿里雲天空物聯網LoRa站……分開看每個詞都看得懂,合在一起就很難看得懂了?”在疑惑之時,工作人員發消息“主會場將有一場別開生面的“斷網”展示。”,緊接著阿里雲首席智聯網科學家丁險峰關閉了展區內所有物聯網網關,隨著“啟動”一聲令下之後,大會上空懸停的飛艇上的LoRa物聯網關被同時開啟,現場的物聯網設備迅速被飛艇上的信號連接。之後,一個菜鳥無人小車載著包裹,從地下20米的倉庫,穿過會場,穩穩來到等候在那裡的用戶面前。當他拆開包裹的一瞬間,主論壇數據大屏上立即顯示“包裹被打開”。

謎底揭曉,原來這是由飛在天上的飛艇、地下基站共同搭建了一個“阿里雲天空物聯網”。丁險峰表示,““阿里雲天空物聯網”展現了從地面40000米高空到地下20米的上天入地,完整覆蓋的物聯網絡,並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持續為大會服務。”

潛行多年,阿里物聯網新賽道有多少看點?

“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被認為是構建萬物智聯的三駕馬車,阿里將目光聚焦在物聯網上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早在2014年阿里就啟動研發物聯網技術,2018年3月,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在深圳宣佈:阿里巴巴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這是阿里在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後新的主賽道。

阿里雲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也曾公開表示,阿里雲的核心價值和優勢在於解決物聯網的三個問題:提供開放、普惠的IoT連接平臺;提供強大的AI能力;實現雲邊端一體的協同計算。

那麼在物聯網領域,阿里雲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績呢?在此次大會上阿里雲宣佈其與ASR公司合作推出業內最小尺寸LoRa芯片,小尺寸6x6x0.9(mm),全頻段150MHz-960MHz,超低啟動電流;天空物聯網,通過LoRa與飛艇、無人機的結合,佈設高機動性的大網,可用於各種極端環境;物聯網管理平臺,管理百萬臺以上的網關,億級以上的終端。

2018年9月19日,阿里雲宣佈啟動“達爾文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包括平臺、芯片和微基站在內的全鏈路生態服務,交付給企業一張自有可控的物聯網。

據悉,目前在浙江已有200家工業企業入駐SupET工業互聯網,生產流程被大幅優化,良品率上升帶來利潤增長;在非洲,阿里雲攜手肯尼亞政府,用IoT技術保護野生動物,24小時監測野生動物信息,自動識別進入保護區的盜獵者;在雄安,一座交通、能源、安防等民生基礎設施和阿里雲互相聯通,實體城市和數字虛擬城市同生共長、相互映射的“未來之城”正在被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