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峋:仙居天姥山,佛道雙棲的神異之地


張峋:仙居天姥山,佛道雙棲的神異之地


早在晉代時,天姥山就與高僧大德有緣。《曇蘭傳》中明確寫道:晉太元中(376—397年)曇蘭遊越州剡中,後遊憩於始豐赤城山,見一處林泉清曠而居住。經幾日後,忽見一高大魁梧的神人,幾次呵斥曇蘭,令他離去,曇蘭不為所動,神人又變作諸多奇形怪狀的禽獸恐嚇曇蘭,曇蘭恬然自得,絲毫也不畏懼。知其道行高深,神人這才向曇蘭屈膝禮拜說:珠欺王是我家舅,我今往天姥山家舅處居住,願把此地供奉給您。三年以後的一天,曇蘭忽聞車騎隱隱,隨從者遍滿山峰。不久,有頭戴巾幘的人到來,稱是為珠欺王通報。等到面前,見珠欺王及其隨從妻兒男女等二十三人,並且個個形貌端整超過世人。來到曇蘭居所寒暄過後,曇蘭問住在何處。珠欺王回答說:“樂安縣(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即公元347年,析始豐縣南鄉置樂安縣即今仙居縣)天姥山。久聞禪師道行高深,十分佩服,今天,我們全家人仰望投皈,請求接受我們皈依佛門並授戒。”曇蘭當即給他們舉行皈依和授戒,並傳授禪法。受法完畢,珠欺王等甚為歡喜和感恩,佈施供養師父錢幣一萬、蜂蜜二器,辭別而去。於是便聞鳴笳動吹響振山谷。曇蘭禪師徒眾十餘位共所見聞。


張峋:仙居天姥山,佛道雙棲的神異之地


珠欺王一行人等皈依佛門後,往哪裡去棲息修持?最大的可能應該就是回到天姥山,並在山上建造佛寺。因此,天姥山佛寺可以說是繼東漢興平元年(194)仙居建造江南最早的佛寺石頭禪院之後,又一所江南早期的佛寺。

天姥山也是道教文化發達的神仙之宅。《康熙仙居縣誌》卷之二《山川·韋羌山》記載:韋羌山,縣西南四十里,舊十三都境。險峻難升。上有石室、戶牖,至春深霧重,樵者隱隱聞簫鼓聲。蓋神仙所宅也。這則記載當然帶有神話色彩,但透過表象,我們可以推定,山上既有石室、戶牖,附近樵夫又能夠聽見簫鼓之聲,那一定是山上的宮觀在祀神和作法事。


張峋:仙居天姥山,佛道雙棲的神異之地


自古以來,天姥山上多有佛道雙棲現象,到宋代,佛教文化又興盛起來,據《光緒仙居縣誌》,宋元符(1098——1100)間,山上建有綠筠庵,縣令郭三益有詩《題綠筠庵》紀其勝:

道人棲碧山,雲居在空曲。十年海潮音,利物緣已熟。更尋妙高頂,超然具幽築。古林插空青,寒筠抱巖綠。時攜貝葉書,步入深林讀。雲衣冷蕭條,靜對含煙玉。客來境非喧,客去境自足。宵眠護禪虎,晝引銜花鹿。庵中三昧語,藥我貪瞋毒。何當脫雙鳧,藜杖追高躅。

——中國·仙居天姥山文化論壇論文輯要 作者:張峋 台州市博物館副館長 副研究員 《千古文化名山——仙居天姥山二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