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星空|大家风范(二十)——沙汀:乡土作家(一)

沙汀:乡土作家

1

历史的星空|大家风范(二十)——沙汀:乡土作家(一)

沙汀是一个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要以四川乡镇为故事背景,采用冷峻、客观、暴露、讽刺的手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气质描写现实社会;细致刻画人物的典型细节,描绘出一幅幅富有社会风习的画面。他的小说以极强的幽默感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著称。被誉为四川“茶馆文化”的展现者和杰出代表。

沙汀,原名杨朝熙,后改名杨只青(或杨子青)。沙汀是他发表作品时的主要笔名,也曾用过笔名尹光。1904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安县县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前清的廪生,有弟兄5人,他居长。父亲去世后,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逐渐低落,沙汀的几位叔父经常因经济问题同他母亲发生纠葛。

沙汀母亲郑妙贞生性刚直,性格开朗,是当地有名的女能人,丧夫后不仅独立经营一百多亩土地,偿还全部债务,而且开办磨面、辗米等业务,在民间远近闻名。

同时她还资助其兄郑慕周闯荡江湖,四海为家,甚而把刀案犯及被追捕的袍哥藏在自己家中,深得远近袍哥的敬仰。

此时母亲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膝下的两个儿子(沙汀和他的哥哥)身上。沙汀七八岁的时候,母亲拖钱借债,接老先生在家开馆教他们兄弟读书。母亲对沙汀的舅舅郑慕周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母亲只有姐弟二人,因为后母不贤,郑慕周十多岁的时候就在社会上流浪了。

到辛亥革命爆发时,郑慕周逐渐在哥老会中有了地位,沙汀的家庭在社会上的处境也逐渐得到改善,不再受亲族的欺侮了。

在沙汀十二三岁的时候,郑慕周因为替一位曾经扶植过他的老头子报仇,枪杀了一个地方司令官,于是双方开始武斗。

郑慕周拖起二三十人的队伍,时而在别的县城乡镇,时而在本县的乡镇之间往返回旋,准备随时应付对方报复以及官府的逮捕。

这时候,沙汀也随着舅父到处游荡,帮着舅父递送消息,经常出入于县城、小市镇和乡村之间,因此他对于四川农村的反动基层政权和地主豪绅、帮会组织及其他各种社会势力的情形非常熟悉。

沙汀这种居无定处、却可同城乡各社会阶层广泛接近的生活,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末他的青年时期。这一段生活对他后来以四川乡村和小城镇社会为题材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沙汀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结识了大量的社会底层人物和特殊的社会角色,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都异常熟悉,“只要眨眨眼睛,我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此期间的社会经历后来直接成为沙汀创作的题材——比如茶馆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在其《模范县长》《老烟的故事》《磁力》等短篇以及《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等长篇中都有许多直接描写茶馆文化的成分。沙汀自己也称:“没有茶馆便没有生活,这点道理在四川一个小镇上尤其显得正确无误。”

沙汀在独特的茶馆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风,他所写的四川茶馆也真挚而自然。沙汀在《某镇记事》中记述茶馆文化时也异常得心应手:“各人都按老规矩一早起床,于是一路扣着纽上茶馆去。等到卖豆芽的来了,就抓上几钱豆芽,摊在桌上一根根撷着。吃了早饭,又上茶馆,而且说着照例的话:‘换一碗!’或者‘花馆这拿去!’。他们是懂得一点牌经的,不是参加赌局,便是站在牌客后面给当‘背光’,发挥着参谋作用……”

历史的星空|大家风范(二十)——沙汀:乡土作家(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