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玩家」海底撈,辣上癮而後高頻?

編者按:海底撈學不會?服務深得人心,在被解析了那麼多次後,本文主要從融資用途、火鍋產業鏈角度展開探討海底撈“吃”這門藝術。


“火鍋玩家”海底撈,辣上癮而後高頻?


文 | 丁頁

源| 頂商投資DingshangFund

“大多數玩家從被群體接受或者從對群體的歸屬感中得到快樂。然而,好的玩家從他應付遊戲裡各種局面的能力中得到快樂。”

敲鑼的一瞬間,張勇被鑼聲震到了耳朵,即刻捂著耳朵,但依然開懷大笑。

9月26日,成立24年的海底撈港股上市,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撈)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開盤漲5.62%,每股報18.8港元。比此前港股上市的火鍋餐飲呷哺呷哺晚了4年。

辣上癮而後高頻?

中國餐飲文化博而廣,南北菜系分支繁多。僅僅是火鍋就有30多種,分為北派、川系、粵系、江浙系、雲貴系、其他六大派系。其中川系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商戶佔比達 74%,是中國最主流的火鍋派系。

辣,是一種自虐與上癮。辣味食品能夠讓人產生輕微痛苦感,大腦受到痛覺刺激時會釋放內啡肽來減少刺激,帶來神經上的愉悅,讓人容易上癮。(《我是牛奶,現在慌的一比,乳業的天花板真的低嗎?》一文亦有提及內啡肽)而這種上癮的長板效應,也與企業自身品牌度和產品服務的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火鍋,相比其他菜系,對後廚的依賴性小,“鍋底+蘸料+料製品”,產品容易規模化,較正餐淨利潤率高。2017 年我國餐飲消費總額 39644 億元,複合增長率10.7%。根據沙利文報告,2013-2017年火鍋餐廳市場總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1.6%,是餐飲中增長最快的一項。而海底撈2015-2017 年營業收入三年複合增長率為35.9%。


上市融資資金用途

根據海底撈招股書,公司計劃將籌集到的資金將作以下用途:

▪ 約 60%的資金將用於 2018-2020 年的部分擴充計劃

▪ 約 20%的資金將用於開發及實施新技術,其中約 8%將用於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項目,剩餘約 12%將用於提升客戶體驗的項目(例如虛擬現實及沉浸式就餐技術及定製化口味技術)

▪ 約15%的資金將用償還1)來自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的貸款融資,2)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的信貸融資

▪ 約 5%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1擴充計劃,網點佈局

——約60%用於2018-2020的部分擴充計劃

海底撈2015-20180630餐廳數


“火鍋玩家”海底撈,辣上癮而後高頻?


源:海底撈招股說明書

海底撈24年之久,從最初只有四張桌子的簡陽火鍋店,到第一家分店西安,再到第一家海外店(新加坡)……2016年新開32家,2017年新開98家,2018年上半年新開71家,累計341家,海底撈的開店模式高速進行中。新店的開設,隨之而來的是人員成本,水電費,物業租金總額的提升,以及人員管理壓力。

海外市場方面,海底撈已進入新加坡、美國、韓國、日本等海外市場。但相比華人密集的國度,蘸料的火鍋在美國顯得有些水土不服,脫離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跨文化經營打磨仍需很長時間。

2新技術,食品安全和客戶體驗

——約20%用於開發和實施新技術

2017年,海底撈曾發生“老鼠門”事件,事發3小時的回應聲明和隨後2小時的處理通報,以及輿論轉移到企業擔負責任的形象上,將負面持續時間控制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圈內有人說危機公關的一種做法是,置之不理,吃瓜群眾的視線會被下一個熱點轉移。筆者認為更好地做好是:及時坦誠地回應,承擔社會責任解決問題。事後,一些海底撈門店還組織消費者參觀海底撈廚房,瞭解臺前和幕後。

而當抖音吸取了大量流量時,海底撈自然也沒落下,抓住流量紅利期,乘勢而上。抖音上出現了一系列海底撈網紅新吃法,同期一些門店及時上線網紅吃法參考指南。DIY雞蛋牛肉蝦滑麵筋、DIY鍋底……更大程度上滿足年輕消費者多樣性的個性化需求,。

新技術應用方面,招股說明書舉例如虛擬現實,沉浸式就餐技術,定製化口味技術等。畢竟品類、口味、服務、場景體驗,新消費時代的消費者並不是好“糊弄”的。


產業鏈佈局,應對多方面

真正的玩家,看的不是即期,而是為長遠籌謀行動。

招股書顯示,海底撈與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關係-公司創始人陸續成立了從事相關業務的獨立專業化公司,如頤海集團、蜀海集團,蜀韻東方及微海諮詢等。


“火鍋玩家”海底撈,辣上癮而後高頻?


上游:原料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規模化採購,現代化配送。為保證食品安全和供應,不少餐飲連鎖企業建立自己的養殖基地,比如北京海底撈蔬菜基地、小肥羊養殖基地。但現實情況是,自建養殖基地的供應遠不能滿足快速擴張的門店和市場需求。筆者亦在招標網上看到四川海底撈2017年的一則招募自有蔬菜基地供應商信息。

中游:火鍋調味料與火鍋料製品。火鍋調味料包括火鍋底料與蘸料兩類,而火鍋料製品則以魚糜製品與速凍肉製品為主。一些火鍋連鎖品牌開始推出自主研發並生產火鍋底料,如海底撈,小肥羊,呷哺呷哺、德莊等,甚至是推出獨家秘方。海底撈的火鍋調味料與火鍋料製品分別來自關連公司 頤海集團和安井。頤海國際以底料蘸料為主業,拓寬業務至中式複合調味料等;安井以火鍋製品為主業,拓寬至湯圓、點心等。

下游:火鍋門店與外賣。與海底撈關連的是,蜀韻東方提供門店裝修、微海諮詢向門店輸送專業人員。不同於呷哺呷哺門店一人食和多人食的雙模式,海底撈的外賣彌補了這一點,可以選擇外賣一人食或多人食。外賣生鮮配送,自然關聯到倉儲、運輸、配送體系的穩定與否。

“火鍋玩家”海底撈,辣上癮而後高頻?


“火鍋玩家”海底撈,辣上癮而後高頻?


縱觀海底撈打通的這條產業鏈,不僅僅是從原料生產基地、調料、火鍋店的打通,還有更多的延伸,包括對於供應鏈、物流的把控。而每個環節點的企業由原來產業延伸更多,拓撲式結構發展:頤海國際、安井產品結構豐富化,蜀海國際和微海資訊面向更多餐飲、零售相關領域的客戶群體。

起於一點,發散開來。

這些點將海底撈佈局的火鍋產業鏈的縱向發展往前推進。調料和火鍋料製品冷凍生鮮類到達C端用戶,供應鏈面向更多B端,獲得一定的渠道和成本優勢。於此,海底撈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

餐飲業進入門檻不高,但形成壁壘,且能夠持續盈利的卻不多。回首此前那些曾經的網紅:趙小姐不等位、很高興遇見你、黃太吉、小確幸……憑藉明星名氣,打造單品爆款的也不少,但持續發展的並不多。

據餐飲老闆內參與美團點評聯合發佈的《2017年中國餐飲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四大城市每個月餐飲門店的倒閉率高達10%。一個餐飲門店的壽命長則3-4年,短則幾個月就已經終結,高淘汰率成為餐飲行業的常態。

餐飲行業存在結構性過剩,此外餐飲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海底撈來說,雖然有微海諮詢提供人員培訓,人員成本的上漲和工作時長強度帶來的人員流失依然無法避免。技術迭代是否能儘快地減少人力,緩解“餐飲界富士康”人員壓力,擴張的規模性需求與服務的非標與否能夠平衡,依然是個問題。行業洗牌加速的當下,服務、衛生、品牌溢價也更值得關注。

那些能夠敏銳觀察並提供貼心服務的海底撈員工,背後的集團能否敏銳地觀察並滿足國內、國外的變化著多樣性的市場需求,成為老字號,令人期待。

吃是門藝術,但玩好並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