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醫學基礎知識:心的結構

2018醫學基礎知識:心的結構

作為醫學生,關於心的部分一直是一生之敵,不論是解剖上的心的生理結構,還是生理學裡的循環系統,總讓人有一種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其實呀,只要找對方法,樹立起框架,關於心的內容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那麼,在這裡我們就來簡單說一說心的解剖,給大家一個框架來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

首先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心臟的位置。正常的心臟位於胸腔的中縱膈內,大部分位於左側胸腔,而我們常說的右位心則是大部分位於胸腔的右側。心的上面連接著主動脈、肺動脈等大血管,下面就是膈肌,兩側則為左右肺的壁層胸膜。在體表有兩個重要的投影位置需要我們記憶:1.左下點,即心尖,位於左側第五肋間隙、鎖骨中線內側的1~2cm處,此處心尖搏動最明顯。2.右下點,位於劍突和第7肋軟骨交角處,此處為心包穿刺部位。

位置說完,我們就來“剝洋蔥”,也就是說啊,我們從最外面的皮膚開始,一層一層的剝開,看看每一層都有哪些結構。那麼剖開最外層的皮膚、肌肉和肋骨進入胸腔,我們會看到一個緻密的“皮口袋”,也就是纖維心包,再往裡就是兩層漿膜心包,外層緊貼纖維心包,內層緊貼心肌,中間形成的空腔就是我們常說的胸膜腔了,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心包穿刺時針頭進入的腔隙。再往裡呢就是心肌,心肌又將心分為四個腔,就是左、右心房與左、右心室。

至此,相信大家對心有了一些瞭解,那麼現在呢,我們就著重來講解兩個部分的內容。

1.心各腔的形態結構

(1)心房:位於心的右後上方,分為左心房和右心房。右心房是接收從全身迴流入心的靜脈血的腔隙。需要我們記憶的是它的三個入口和兩個出口。三個入口分別為上腔靜脈口、下腔靜脈口和腔靜脈竇口。通過二尖瓣進入右心室,右心室即為右心房的出口。左心房接收來自肺靜脈的動脈血,通過三尖瓣進入左心室,入口和出口分別為肺靜脈和左心室。

(2)心室:心室位於心的左前下方,分為左心室和右心室。心室部心肌厚,承擔著射血的功能。右心室通過肺動脈將靜脈血射入肺,進行氣體交換,再經肺靜脈進入左心室,這一循環稱肺循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循環。左心室通過主動脈將血液送入全身各器官,再通過靜脈叢全身各器官迴流入右心房,這一循環過程稱體循環,也就是大循環。

2.房間隔和室間隔

(1)房間隔:房間隔位於兩側心房之間,有側面中下部有卵圓窩。卵圓窩為胚胎時期的卵圓孔,出生後卵圓孔閉鎖,留下的痕跡稱卵圓窩。此處為房間隔最薄弱之處,所以是房間隔缺損多發於此。

(2)室間隔:室間隔分為後上部的膜性部和前下部的肌性部,膜性部又可分為靠後的房室部和室間部。其中最薄弱的部位為室間部,是室間隔缺損的好發部位。

瞭解完這兩部分內容之後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小練習題來把握事業單位考題的重點。

例題:

1. 右心室的出口是:()

A.右心房

B.主動脈

C.左心室

D.肺動脈

1.【參考答案】D。華圖解析:心室的入口為左右心房,出口為大動脈,左心室與主動脈相連,右心室與肺動脈相連。

以上就是關於心的結構知識點總結,大家記住沒?更多醫基考試資料請繼續關注安徽衛生人才網!

2018醫學基礎知識:心的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