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泉星:新形勢下教育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上篇)

朱泉星:新形勢下教育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上篇)

京領特邀專家

朱泉星

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中國投資銀行董事,中國教育資本市場的領軍人物

曾任職於華爾街西班牙對外銀行投資銀行部、新加坡星展銀行的投資銀行部

本次京領說特別邀請到朱泉星先生,作為中國教育資本市場的領軍人物,朱泉星先生在資本市場中開創諸如“第一家民辦教育集團在港股上市”等多項教育產業先河。今天他將為我們分享十多年投身於金融行業的體會,同時為我們深度解讀教育資本市場的邏輯、現狀及相關法律對產業的影響。鑑於訪談深入,內容豐富,我們特將本次訪談分為上下篇。

以下為訪談(上)全文:

您為什麼關注教育資本市場?

投身金融行業十幾年了,一直為國企、民企提供投融資服務,也經歷過幾個金融風暴,見證了一個又一個行業版塊在資本市場的興衰,例如科技網絡股從成長到形成泡沫、地產和物管領域的發展、聯交所提倡的礦業18章上市到資本投資熱潮減退等等,雖然這些領域都受經濟週期影響,但是融資機會和渠道非常多。

朱泉星:新形勢下教育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上篇)

在機緣巧合下,開始接觸到一些校長的辦學經歷,才知道在國內辦學不容易,而且學校融資規模很小,很難吸引大型投行的注意和協助,加上學校本身根本就不具備融資條件,要辦好的學校更難。

朱泉星:新形勢下教育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上篇)

後來認識了楓葉教育的董事長任書良先生,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育家,白手興家,自掏腰包興辦國際學校,為了融資辦學引入紅杉資本,更聘請了他的學生擔任CFO。第一次見任書良先生,他送了兩本關於他辦學理念的書。後來我與他的CFO一起,

正式嘗試學校融資,在崎嶇的路上低調為楓葉教育上市,打開了學歷教育對接資本市場的大門。

教育產業目前的整體形勢如何?

目前中國經濟受貿易戰和外匯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波動很大,但是中國的教育產業不受貿易戰影響,加上中國經濟發展保持增長,國家放鬆生育政策,民間消費力進一步上升,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將越來越大,教育產業是一個還沒發展的藍海市場

朱泉星:新形勢下教育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上篇)

可是,辦學需要經費,目前民企融資困難,尤其是民辦優質學校募資更難,是中國教育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楓葉教育在2014年上市,由於規模很小,沒有引起資本市場很大的注意,幸好楓葉教育在資本市場社會力量的支持下茁壯成長,教育股要到2017年才開始引起資本市場中的注意。

學歷教育很難在國內上市,在今天的美股和港股中,中國教育股不到30家,教育領域還在成長階段中,像美國一樣的飽和還有很長的距離。

最新《民促法》對於教育產業及上市公司的影響

中國在80年代開始有民辦學校的概念,一直以來都是公辦學校的補充,因此欠缺一套完善清晰的社會力量辦學的方式規範辦學的系統

朱泉星:新形勢下教育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上篇)

最近教育產業證劵化吸引了各界的目光,最近國內出臺了若干規範辦學的政策,除了規範辦學,也為辦學融資指導了方向,例如在2017年1月《國務院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創新教育投融資機制,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的規定,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後來到2018年8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送審稿》)指出要維護舉辦者合法權益,進一步明確舉辦者對學校的管理權和依章程規定獲取薪酬的權利,審慎放開民辦學校融資,規定舉辦者可以依法募集資金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即可以以依法發行股票、債券以及設立公益性基金等方式進行募資

民辦學校可以以未來經營收入、知識產權等進行融資。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基金會等法人組織可以利用自身資產或者向學校提供的服務等合法權益進行融資,用於學校發展。雖然《送審稿》公告後,市場有很多不同方向的解讀,但是《送審稿》是首次認可了舉辦人融資辦學的行為。

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用使用效益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最近11月5日,中國在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表明將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提升投資自由化水平,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加快教育領域的開放進程,特別是外國投資者關注國內市場缺口較大的教育領域將放寬外資股比限制。隨著國內教育的法律法規的清晰化,預期會大大提升教育領域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並促進教育企業通過上市在資本市場上融資,發展優質辦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