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儲利器”失靈 結構性存款面臨方向選擇

在理財告別“保本”之後,結構性存款迎來發展機遇,短短8個月時間規模突破10萬億元,不過,在資管新規以及理財新規陸續落地後,結構性存款面臨十字路口。

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規模突飛猛進,替代保本理財成為銀行攬儲利器,不論客戶是理財,還是存款,銀行都首推結構性存款。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於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將投資收益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具有一定風險的金融產品,目的在於使存款人在本金得到保證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

對於結構性存款規模飆升的原因,某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表示,結構性存款是銀行理財中符合監管唯一標註“保本”的產品,對客戶非常具有吸引力。

不過,9月份數據顯示,結構性存款增幅有所放緩,尤其是中小銀行甚至出現了環比增幅為負。有消息人士認為,原因在於資管新規及理財新規落地,監管層明確表示,銀行需具備衍生產品交易資格才能發行結構性存款,部分城商行及民營銀行隨後將之下架。

中小銀行降溫明顯

據央行公佈的數據,截至9月底,全國中資性銀行結構性存款的總規模為10.12萬億元,較上個月增長了1033億元,環比增長1.03%,同比增長45.66%,而結構性存款增幅較之前有所下降。

其中,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增幅相對較大,但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卻出現“雙降”,個人結構性存款今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企業結構性存款是在今年6月以後的第二次下降。

數據顯示,今年9月底,中小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為2.14萬億元,較8月底減少了67億元;同期單位結構性存款4.56萬億元,環比減少了550億元,降幅明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都在下降,但合計仍然超過6.7萬元,佔據銀行結構性存款近七成體量。

對於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減少的原因,融360分析師認為監管為主要原因。銀保監會9月26日發佈《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此前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監管層正在制定結構性存款業務的監管規定。下一步,將結合本次公開徵求意見情況進行修改完善並適時發佈實施,以更好地區分和釐清結構性存款和理財業務監管框架,促進結構性存款業務規範發展。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兩大類。非保本理財產品為真正意義上的資管產品;保本理財產品按照是否掛鉤衍生產品,可以分為結構性理財產品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應分別按照結構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進行管理。結構性存款在國際上普遍存在,在法律關係、業務實質、管理模式、會計處理、風險隔離等方面,與非保本理財產品“代客理財”的資產管理屬性存在本質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監管文件在附則中對結構性存款進行了明確的要求,比如應當納入銀行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相應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範圍,相關資產應按規定計提資本和撥備;銀行開展相關業務,需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等。

營業網點仍在力推

儘管規模增速有所下降,但目前結構性存款仍然是客戶經理主推的產品之一。“結構性存款比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的收益率更有優勢,也是目前銀行唯一能明確表明‘保本’的類似理財性質的產品。”某位股份制銀行網點的理財經理表示,對於相對保守型的客戶來講,結構性理財仍然是首選。不過,也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未來理財產品將以淨值型產品為主,結構性存款也可能會迎來監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介紹,結構性產品具有“固定+浮動”的收益特性,在資管新規落地的大背景下是很好的向淨值型產品轉變過程中的過渡性產品形態,可收取管理費、銷售手續費、託管費等提高中間業務收入,豐富理財產品條線,為培育客戶分層打好基礎,為理財客戶提供一條參與資本市場的有效途徑。

規模飆升有其必然性

結構性存款並不是新鮮事物,為何銀行在今年大力推廣,成為主推的“寵兒”呢?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新春表示,相比於普通存款,結構性存款的最大特徵在於其利息與掛鉤標的物的收益表現相關。就功能而言,結構性存款與保本類銀行理財存在一定的功能重疊,儘管二者都納入銀行表內考核,但一方面結構性存款無須進行風險評估;另一方面大部分結構性存款沒有投資下限的硬性要求,大幅降低了銷售難度。但就收益而言,保本理財具有保本保收益特徵,而結構性存款的利息收入與掛鉤標的收益表現密切相關,其收益區間彈性較大。

“資管新規明確提及保本類理財產品不符合資管產品定義,但與此同時投資者對剛性兌付的投資產品需求程度仍然較高,為此銀行需要一個新的產品填補這塊市場空缺,而當前最能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即是結構性存款。”陳新春認為,結構性存款表現為客戶存款資金,具有比非保本理財產品更高的安全性,由於掛鉤標的物較為廣泛,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有別於傳統投資項目的機會,只要掛鉤物市場表現穩定,則結構性存款可大概率為投資者提供超過定期存款的收益。

此外,據瞭解,相比於一般的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對投資者的限制較少。因而投資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結構性存款產品。

而對於銀行來講,結構性存款同樣是當前最好的選擇。結構性存款可以解決預期收益型產品轉型問題。由於利率較為靈活,也是吸納存款的重要途徑之一,可解決表內存款問題,同時可以質押,並可拉動貸款。(本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