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告訴你怎麼做好P2P平臺

“政治文化搭臺,傳統文化唱戲”。傳統文化哺育了中國民族數千年生生不息,屹立不倒。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主,三家中又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對中國人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觀念的影響也最為深遠。儒家文化的經典作品就是《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大學》作為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主要闡述了大人修學的宗旨,而其中很多精彩的理財論述,更是被普遍認為是我國的理財典籍。

《大學》告訴你怎麼做好P2P平臺

國信貸的《大學》之道

《大學》開篇第一章就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稱其為“三綱領、八條目”,即: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綱的根本是“明德”,修身以德為本,有德者,下可齊家、中可治國、上可平天下。《大學》接著提出:“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告訴人們“德”與“財”的關係,德是本,財是末,要想求財需要先明德。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修身明德就是當下社會急需的“鑑”,尤其是在這個新興行業的互聯網金融界,大家都是一切向“錢”看,行業內烏煙瘴氣,虛假宣傳、虛假廣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等層出不窮,導致這個P2P行業在兩個月內,將近200家平臺出現問題,爆雷不斷,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也侵犯了廣大投資人的利益。平臺的合規發展已經迫在眉睫了,也該是苦練內功,企業修身明德的時候了。這也是《大學》給予我們最好的警示:一 個企業想要獲得利潤,不能唯利是圖,要先提高自身的修養,要用一顆德仁之心做產品和服務,只有這樣才會獲得客戶和信賴,才能做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大學》教育我們要以德求財,那麼如何求財,如何積累財富呢?“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是則平。”這句話就是對生財之道的最好詮釋。道理很容易理解,但實現中卻偏偏不能認真奉行這個原則,有的甚至背道而馳。特別是現在有些P2P平臺為了刺激消費、刺激市場,就開始耍手段,玩心眼,進行高消費,超前消費、套現炒樓等等,這短期可能或造成經濟的虛假繁榮,但背後隱藏的後果十分可怕,E租寶、東方創投就是很好的例子,使很多家庭幾近破產,大批投資人血本無歸,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啊。

同樣《大學》還通過“財散則民聚。財聚則民散”為我們如何分配財富和使用財富提供了很好的嚮導。一個額“散財”,一個“聚財”,表面上看才會越聚越多,而散掉就沒有了!但事實上是恰恰相反,財是越散越多。因為散財的人一定是有德行的人,這正是映證了“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現代社會已經是高度發達,創造財富也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大的,但是有了財務怎麼辦呢?而《大學》的這句話正是告訴今天的企業們有了財富不能獨享,要有仁愛之心,要回報社會。只有人民信任您,您的生意、事業才會越來越好。只要您重仁守義,不做那些唯利是圖、弄虛作假的事情,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事,你就建立了良好的信用。那你的財富肯定也會越來越多!最近P2P行業血雨腥風,幾乎每天都有平臺逾期、清盤、跑路、負責人自首這類新聞,人心惶惶,所以當下繼續我麼學習《大學》,只要您做到真實標的、不搞虛假標的、不搞自融、不搞資金池,嚴格按照合規要求,堅守自己的定位,相信您的平臺就會得到更多的人信賴,也會給你帶來更多的財富,這也是“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的真實寫照。

《二十一世紀的對話》中曾指出:“解決21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作為本土企業的我們,更應當牢記古聖先賢的諄諄教誨,樹立正確的財富觀,用《大學》的理財智慧引導企業走上正確的道路。對於P2P行業來說,2018年是風起雲湧的一年,機遇與挑戰並存著,面臨著生死大考,大浪淘沙、風雨沉浮,這也是一個自我淘汰與淨化的過程,只有這樣,平臺才會走向發展與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