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大學》,你知道這個嗎?

讀了《大學》,你知道這個嗎?

正己化人 道行天下

【慎獨】

■“慎獨”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弟子們自我修養的重要方法。“慎獨”一詞,分見於儒家經典《禮記》的《禮器》、《中庸》、《大學》三篇;

■“慎”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知、獨自行事。大儒朱熹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己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因此,“慎獨”被認為是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更加小心地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照道德要求行事而不肆意妄行;

讀了《大學》,你知道這個嗎?

■《大學》中有兩處“慎獨”,其一是:“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意是: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獨處時,也一定是謹慎的;

■《大學》中出現的第二處“慎獨”是:“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大概意思是:小人在獨處的時候,什麼壞事都做。見到有修養的人,卻又企圖掩蓋。裝出做過好事的模樣,顯示自己。每個人來看自己內心的時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樣,一個人內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的,所以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讀了《大學》,你知道這個嗎?

■在另一部儒家重要經典《中庸》裡,也有關於“慎獨”的記載:“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意是:“道”是不可背離的,而可背離的,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在別人聽不到的時候,也要謹慎自己的言行;

■人們一般理解“慎獨”是在獨處無人注意時,也要謹慎不苟,嚴於律己,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刻伴隨。曾國藩言:“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他還總結自己一生的處世經驗,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這四條“慎獨”是根本,可以認為是“體”,其他三條是枝葉,可以認為是“用”,這樣體用結合,可謂儒家修身之妙法。

讀了《大學》,你知道這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