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的財富觀,對我們很有借鑑意義

財富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必備條件,吃穿住用都需要財富,從古至今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今人似乎更看重財富、而古人更看重德行和義,這從古人的財富觀可以看出來。

《大學》裡的財富觀,對我們很有借鑑意義

《大學》是儒家“四書”之一,在第十一章有這樣的財富觀:

《大學》裡的財富觀,對我們很有借鑑意義

1、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譯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

2、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譯文: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這正如你說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

3、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譯文:生產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經常充足。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愛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沒有國庫裡的財物不是屬於國君的。孟獻子說:“養了四匹馬拉車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養雞養豬;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擁有一百輛兵車的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養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這意思是說,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我們從上邊三段古文可以找到這幾句經典的話:(1)君子先慎乎德(2)德者本也,財者末也(3)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4)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5)生財有大道(6)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7)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其大道至簡、言簡意賅。我們仔細體會上邊幾句話,就能明白:做人首先要有德,德是根本,財富只是次要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取不得,不義之財取了也終會散盡;德行好的人是舍財聚民,德行不好者是捨身聚財、人們也會遠離這樣的人;對於國家來說,要以民生幸福為根本出發點,而不應該只知斂財,那樣只會財聚民散。

這些經典的話,對於經歷過風雨的人來說,會明白其說的是太對了;對於那些只知道追求財富的芸芸眾生來說,是不是該醒悟點什麼呢?財富固然重要,但財富絕對不是生命的終極意義,我們的生命更應該做一些對他人、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這樣才不枉此生。

《大學》裡的財富觀,對我們很有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