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百姓反抗元朝,却愿臣服于清朝?

吃货小小站


这里咱们得先看看老百姓为什么反抗元朝?

是不是元朝末年,老百姓尺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着小日子,然后有一天大家觉得不对劲,怎么是蒙古人当皇帝啊?这可不行,咱们是汉人,不能受蒙古人的统治,咱们得造反。于是全国的汉人揭竿而起,赶跑了蒙古皇帝。

是这样吗?不是吧?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大家为什么要造反?是因为没饭吃,没活路了,对不对?如果皇帝是蒙古人,但大家都有饭吃,老百姓还能造反吗?不可能的。

老百姓在意的,只不过是我能不能有饭吃,我全家能不能活下去。中国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盲率一直都得在90%。以当时老百姓的素质、觉悟,蒙古人当皇帝还是汉人当皇帝,跟他们有一毛钱关系呀?

到了把老百姓成片饿死的时候,蒙古皇帝、汉皇帝,那是该推翻的都要推翻。你把玉皇大帝请下来,要是准备饿死我,那我也得造反啊。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依然是老百姓没饭吃,逼的造反,最后打进了北京。

老百姓推翻元朝和老百姓推翻明朝,没有区别,都是统治者无能,让大家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这事儿跟民族没关系。

我记得在初中历史书里就写了吧,元朝,依然是阶级矛盾,不是民族矛盾。蒙古也有穷人,汉也有穷人,他们是一伙。蒙古有贵族,汉有地主,他们是一伙。

而老百姓造元朝反的原因,也就是不造清朝反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清朝统治者在二百多年间,是给了老百姓活路的。让大家能吃上饭,把孩子养大,能娶上媳妇。大家有饭吃,日子过得下去,有老婆有孩子,谁吃饱了撑的去造反?大家正过着安稳日子,你找上门说:皇帝是鞑子,咱们汉人不能屈服,造反吧。是不是会被人家当精神病?

清朝到最后养育了4亿人口,这在古代是个奇迹。为啥有这么多人口?吃的饱是前提。

现在让你选,明朝是汉人皇帝,清朝时满人皇帝,你是想去明朝饿死还是去清朝有饭吃?明朝的人口到了1亿国家就崩盘了,他的统治者根本没能力经营这么多人口。而清朝虽然让国家的领土面积增加了800万平方公里,但他封了东北,蒙古、西藏、新疆这些地区本来也没多少人。实际上清朝就是用了明朝那么大的地盘来养了4亿人。而且保持了社会稳定。

清朝不是老百姓推翻的,是袁世凯掌握了部队,几句话就把隆裕太后和小溥仪吓的退位了。南方的暴动只是老袁唬孩子的道具。

我们看历史,一个朝代的灭亡,必然伴随着对末代皇族血腥的屠杀。但清朝的灭亡,安安静静的翻过去了。没有动乱,没有屠杀。为什么?没有民愤!顶天是看你气数已尽,我不替你卖命了,但也远远谈不上去伤害你。

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什么叫国家兴亡?就是谁当皇帝。什么叫天下兴亡?就是老百姓有没有活路。


兔仙翁


总的来说元朝统治中原不到百年,他们的统治是非常失败的,清朝和元朝一样,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可是清朝的统治相比元朝来说,成功的不是一点半点,元朝说白了就是以武力在维持自己的统治,百姓对元朝没有一丁点认可,别的不说,元朝每次打下一个城池,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屠城,人们肯定是心存怨恨。

实际上在清朝建立之初,也屠过几次城。但是建立王朝之后,他们便不这样做了,元朝则不一样他们从始至终都是暴力。元朝统治时期,他把人分为了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二等,汉人第三等,南人第四等,南人是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南人是最惨的,蒙古人杀死南人,是无罪的,赔几个牲口就行。

同时如果是南人杀了蒙古人和色目人,那无论如何也得偿命,汉人地位只是稍微比南人高一丁点,蒙古族是看不起汉人的,在元朝统治的时候,汉人几乎没有机会做官,清朝的时候却不是这样,汉人只要有才华也是可以做官,清朝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汉人大官。

元朝的统治者压根不想着融合的事情,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来,很多蒙古人根本不会说汉话,也不想着去学习,而清朝不一样,清朝也是尊儒术,同时开科举,满族一直在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知识,治国思想之类的都实行的汉人的一套,这样长久的下来人们对他的认同感会增强。

历史证明只靠武力来统治一个国家是绝对行不通的,即使一开始可以有效的统治,那是因为百姓无力与其抗争,可是长久下来必定会导致哀怨四起,所以说元朝这种王朝很快覆灭是很正常,人们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臣服,相比之下,清朝统治者就非常的聪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百姓反元?你的依据是什么?朱元璋、陈友谅,评书演绎?元没有文字狱,没有赋税,文化发达,百姓安居。如果不是朱元璋、陈友谅这些人借着大瘟疫肆虐来蛊惑人心,谁会放弃一个无赋税、无文字狱、文化繁荣,物资充足安居乐业的制度!到你当地所在的文史馆查阅一下你们当地的地方志,看看元是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一样残暴、鱼肉百姓。看看当时百姓是如何度日,是不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当然,任何时期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不如人意的地方也会有不少,不公平任何时期也避免不了。对于百姓而言,还有比无赋税,安居乐业更重要的吗!

中国人宁愿相信野史谣言,也不想查查史料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宁愿道听途说,也不愿意了解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一个任意篡改历史的族群是难以取得世界的认可的,被全世界视为不诚实、鄙敌苟活是件值得荣耀的是吗!


漠南归客


元朝和清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他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他们都曾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维护其专制统治,但也都时刻面临着百姓们的反抗!

忽必烈画像

任何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都会遇到一些忠于前朝势力的抵抗,作为异族入主中原,元朝和清朝所遭遇到的抵抗相对于此前的中原王朝,就更为激烈!在证券更迭之际经常伴随着杀戮,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权更迭,杀戮又会更加残忍和血腥,反抗也会更加激烈。元朝在消灭金朝的时候,北方人口锐减。元朝在消灭南宋的时候,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更是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清军入关以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到现在人们提起来还无不切齿。史可法、张煌言等人的抗争,甚至令他们敌人都为之动容!乾隆皇帝曾经评价史可法:“史可法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十三世纪初宋蒙金夏形势图

但是,相对而言,元朝统治中原不到百年就被推翻,而满清入主中原将近三百年,他们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中原民众对朝廷的认同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是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措施不同,效果也自然不相同。先来说第一条民众对朝廷的认同问题。首先,元朝是以中原王朝的敌人而出现,先是以武力消灭了金朝,后来又以武力消灭了南宋。纵然你可以宣称金朝和南宋是多么邪恶的政权,纵然你可以说自己是替天行道,但毕竟你和金朝、南宋是敌人。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否定的。清朝相对于元朝则是幸运的,他们取得明朝的天下有一个得力助手:李自成。没有李自成在关内的捣乱,明朝剿灭努尔哈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最终明朝也是被李自成所推翻,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自杀殉国。然后清军挥军入关,他们打着为明朝百姓复仇的旗号,把目标对准了李自成。后来,他们始终宣称自己的天下是从李自成手里夺来的,对于明白的百姓而言,清军帮助他们实现了复仇。至于南明,因为完全可以说是崇祯皇帝死后,明朝已经灭亡。所以,南明就被看成是地方政权,是伪政权。清军的南下,宣称自己是统一战争,而非是要推翻明朝。在道义上,清朝和元朝毕竟有所不同。

而且,一些具体的做法,清朝也比元朝聪明。清军入关以后,一方面将皇族近支赶尽杀绝,另一方面却以礼将崇祯皇帝下葬。明朝皇帝的陵墓,无论是北京的十三陵还是南京的明孝陵,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甚至康熙皇帝到下江南的时候来到南京,还亲自写了“治隆唐宋”的匾额挂在明孝陵,表示了对朱元璋的充分肯定。这当然也是一种笼络人心的姿态。相反,我们来看元朝,他们在消灭金朝的时候,大规模的杀戮,根本不会想到有任何怀柔措施。而到了灭南宋之后,虽然保全了皇族一家人,但却把整个皇陵给刨了个底掉!

其次,清朝入关以后,完全接纳了明朝的制度,完全接纳了明朝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换句话讲,清朝入关以后很快就接受了中原文化,比如康熙皇帝等人干脆以理学皇帝而自居。乾隆皇帝当然不是什么诗人,但他一生写了近十万首诗,要知道全唐诗才四万多。他的目的何在呢?其实就是要争取中原民众对他的认同。清朝入关之后很快就开了科举,然后又是修《古今图书集成》、修《四库全书》等等,使得中原百姓从文化上接纳他们。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曾经到曲阜,不仅在曲阜立碑纪念孔子,而且也还到孔子像前下跪拜师的。相反,元朝在对待中原文化上,始终是犹豫的。科举时开,时废,读书人地位低下,号称是“八娼九儒十丐”。这也使得中原民众在文化上始终无法与蒙元皇帝取得一致性的认同。包括满清入关以后采取的留发不留头,他们都要从经典之中寻找到依据然后再强行推广。

康熙皇帝画像

再次,清军入关以后,在民族融合方面做了很多有效的工作,他们也一直积极宣传自己的合法性。他们一方面确保了满洲权贵的利益,同时又宣称满汉一家亲。宣称自己也是中国的一员,比如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里就讲过,经典里说过,大舜东夷人也,文王西夷人也。朕的祖先兴起于东北,怎么就不能做中原之主呢?面对着斥责皇帝是蛮夷的湖南人曾静,雍正皇帝对他说,你也是读过经典的人,在《左传》中湖北人尚且被称为蛮夷何况你一个湖南人呢?你有什么资格说朕是蛮夷呢?到了乾隆皇帝的时候,他更是大力表彰忠君的伦理纲常,要求百姓对君主的绝对效忠!

第四点,更为重要的是,清军入关以后,百姓们的日子大体上还说得过去。清军入关以后,先是宣布免除明朝末年所有拖欠朝廷的债务。百姓们当然高兴,假如明朝再回来的话,以前欠下的税还是要交的,如今还了朝廷,过去的欠款一笔勾销。接着宣布免除明朝末年在正税之外加征的“辽饷”、“剿饷”、“练饷”。这当然也是百姓们所愿意看到的。统治稳定下来之后,他们又采取措施,比如摊丁入亩、盛世永不加赋等等,这些也都是百姓拥护的。相反,蒙元入主中原后,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统治策略,他们甚至要把中原改造为牧场!

乾隆皇帝画像

第二个方面,就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有效措施来说,清朝远在蒙元之上。清军入关以后,首先形成了一个很强大的统治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皇帝。满清三百年,是中国古代皇权最为稳固的三百年。相反蒙元从建立的时刻起,整个统治阶层内部纷争不断,皇权的交替更迭都伴随着剧烈的权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蒙元王朝的统治力量。

元太宗窝阔台画像

其次,清军入关以后继承了明朝有效的统治策略,相对健全的统治机构,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原有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之上,又有每省一个巡抚,巡抚名义上是京官,数省之上有总督,总督也是京官。他们都有六部尚书或侍郎的官衔。八旗兵丁驻防各地,设立将军来统领,比如杭州将军负责统领驻扎当地的八旗兵丁。各省的汉族绿旗兵则由每省的提督来统领,确保了军权不至于旁落。在中央,设立军机处,将内阁架空,进一步确保了皇帝的个人独裁。相反在元朝,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维护其统治。

元朝的疆域

总之,清朝在入关以后不久,就建立起了一个深及于社会每个角落的统治网络,确保了既有的统治秩序不会受到偶然性因素的挑战。当然,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这里也只能是粗浅地提一点儿个人的看法而已。


野叟杂谈


鲁迅说过,中国古代老百姓只有两种选择:暂时坐稳奴隶,连奴隶都坐不稳。

前者满清,后者元朝。

其实清朝前期的抗争也不少,扬州,嘉定,小小一个江阴典史阎应元,跟八旗大军鏖战几百个回合才全军覆没。这比起南宋抗击元朝的钓鱼城,襄阳城又如何?就算是被诟病抗清不坚决的北方,也有山西大同所谓的“姜镶之乱”。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彦,就是在镇压这场针对满清的起义中发家的。

元朝之所以国祚比满清短那么多,重要一点是汉化比较晚,汉化也不彻底。

第一个是成吉思汗以来传位继承一直很混乱,又是幼子守灶,又是忽里台选举,又是拼武力。建立元朝后,也没有建立很好的传位制度,结果导致皇位传承混乱,给朝廷治理带来的不少麻烦。

第二个是元朝的蒙古人从来没有真正融入农耕民族的生活,满清本身属于渔猎民族,对农耕民族的适应性很强。到乾隆时期,满族在语言、文化、习俗方面就已经大部分汉化了。而直到元朝灭亡,汉化程度也很浅。

简单说,满清的统治艺术很高,他们是真正把自己当做中国的一份子来统治国家。而元朝的统治艺术很粗糙,他们只是把自己当外来客,能占多少便宜就占多少便宜。

结果当然是后者统治下,百姓们没有生路,只好起来反抗。而在满清统治下,至少能有口饭吃。再加上从明朝后,大航海时代让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饥荒比以前少了很多,老百姓处于暂时坐稳奴隶的时代,自然就不用起来反抗了。

【一如历史深似海,从此醍醐远红尘。荆人夜雨,80后,《体坛电竞》主编。我的电竞类账号:夜雨忧笛。】


荆人夜雨


说反抗元朝臣服清朝!这是不存在的。只是满人比蒙古人统治华夏的时间更长一点,给人造成这样的一种错觉,当然这几年热播的清宫剧也功不可没。

在清朝统治华夏的近300年时间当中,“反清复明”的农民起义从未间断,早期的天地会,中期的白莲教起义,晚期的太平天国起义,捻军,黑旗军,义和团运动,要知道尽管晚清被列强欺凌吸血割地赔款,但列强从未想过要推翻满清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给予满清王朝最为致命一击的便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而相继带来的便是全国各个省份的自治,从满清灭亡到国民党败退台湾,除了张勋复辟帝制还有出现过“反民复清”政治或军事运动吗,伪满的存在只是日本人的杰作。



历朝历代的“反政府起义军”要扩大规模影响无不要喊出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拥护的政治理想理念,而终清一朝,反清复明的运动一直不绝。


漢明杂谈


历史上的元朝是被汉人农民起义推翻的,并且参加农民起义的人数众多,范围较广,群雄并起。可看出当时的汉人对元朝政权和蒙古贵族怀有极大的不满和憎恨。



汉族人民为何如此憎恨元朝政权和蒙古贵族呢?这跟他们对汉人实行的众多不平等政策有极大关系。

元朝建立,灭亡南宋后不久,元朝统治者就确立了“四等人制”政策。大概内容就是将全国各族人分成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待遇最好;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维吾尔人等;第三等是汉人,指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汉人和其他各族人。南人社会地位最低,生活最艰难,受到多重压迫和歧视。有的南人和汉人虽然能够当官,但只能做低级官员,常常受到上层的牵制。这是一种极不平等的民族歧视政策。

元朝末年,中原大片区域旱灾频发,元朝统治者不管民众生死,依然连绵向百姓征税。此时,“四等人制”发展到了巅峰。

百姓们不甘忍受,终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反观清朝。在元朝众多百姓连做狗都不如,在清朝起码能够做一条忠诚的狗。

在清军刚入关的时候,众多百姓就像讨厌元朝一样讨厌清朝,拥护汉人政权。满人不甘受到屈辱,就制造出了多起血腥的屠杀,如著名的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由于当时的南明政权不够团结,再加上汉奸走狗诸多,许多将领壮烈牺牲。


等到康熙帝成年后,他推行了“满汉一家亲”的政策,内容就是告诉汉人:“天下是满人的,也是汉人的,你就别造反了,别搞什么反清复明了。”此政策还挺管用,在乾隆年间最终被承认。从乾隆晚期起,汉人在清朝做大官的人数越来越多,地位也越来越高,都忘记了自己是被异族人统治的小民,自然也就不反抗了。




我是专注于中国历史的破冰,欢迎关注!有关中国历史的问题,有邀必答,谢谢!


逸潇说


历史上,百姓反抗过元朝,也反抗过清朝;臣服过元朝,也臣服过清朝。

在元朝之前,虽然中原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然而汉民族政权始终都在延续,哪怕只有江南的一点点文明火苗,对汉民族而言,这都是复兴的希望。天下观仍然秉承着上古的“以德配天”的朴素的政治伦理。

元朝以武力统一了中国,是历史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这种冲击虽然有契丹、女真300多年侵扰中原所做的铺垫,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多数的汉民族知识分子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科举制度,对文人采取了排斥、歧视的政策,这致使知识分子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成为社会的边缘阶层,使其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意识,思想活跃。

(元朝以武力建立帝国)

对元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大开历史倒车,这些知识分子混迹在农民阶层中,深刻地意识到“兴亡百姓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元朝社会统治黑暗的文学创作,唤醒了民族反抗意识。因此,终元朝一世,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都没有停止过。

然而,当元朝重开科举后,很多汉人士大夫也被吸纳进元朝政府,成为官僚阶级,元廷待其甚厚。明朝开国后,很多底层的汉族士大夫不合作,归隐山林,甚至有自杀殉元者——刘伯温一开始也不愿出山。为此,朱元璋不得不设立一个针对知识分子的新政策,该政策宣布“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有罪。

到了清朝,即使300年前有蒙古人入主中原打了样,但经过明朝300年的矫枉过正,清朝的入主中原也并非那么顺利。然而与蒙古人不同,清朝由于人更少,军力更不足,因此清朝采取了比起元朝更加务实的政策,在入关之后即祭拜孔庙,次年即开科取士,大力笼络士大夫阶层。

(清朝开国辅以文治)

当时新任的总督张存仁上奏称:抵抗者有两种人,一是读书人;二是农民。对付这两种抵抗者,“不劳兵”之法是“开科取士”和“薄敛劝农”。读书人只要有出路,农民只要有活路,反抗者就会减少。范文程说:只要抓住士大夫这一“精英阶层,就能赢得民心”。抓住精英阶层的办法,就是通过科举,扩展其进入政权、分享政权的途径。

因此,清朝虽然也同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是清朝在立国时施行的各种政治策略非常有效,因此社会快速稳定了下来。然而,清王朝的“剃发易服”、“文字狱”等反动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抵消了清王朝笼络人心的努力。在满清统治的两百多年时间里,“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革命色彩。尤其是在辛亥革命期间,同盟会将其修改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很多历史事件在发生的时候身处其中的人们只能从自身的立场去考虑事件发生的意义,正是后世的学人们,因着不同的际遇,不断的赋予历史事件以新的内容。

如以对元、清两个朝代的看法,由于现阶段的文明有有日本人、美国人甚至是俄罗斯人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外族”的强大压力面前,民族主义思潮凸显,使我们有强烈的汉民族的民族主义认同,就赋予了元、清两朝民族革命的意义的内容。

中国古代对华夷之辨,向来是文化而轻种族,如朱元璋所说:“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而知而行


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决定了在对待外族入侵上的人们的处理方式: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而消灭敌人有两种最有效的办法:一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二是把敌人变成朋友。

元朝对汉人既没有灭族屠杀,又没有和汉人做朋友,而是实行种族歧视,把汉人当做奴隶,处处压迫;另外,汉族注重农耕文化,民以食为天嘛,对待土地就像对待父母一样,而元朝属于游牧文民族,在侵占北方的时候实行返耕还牧政策,大量农田被改成牧地,方便蒙古人放牧,这大大的激化了汉人和蒙人的矛盾。与其说蒙古人是来统治汉人的,倒不如说蒙古人更像是强盗来到汉人的土地上又抢又砸,能多抢一点是一点的。在这样的民族矛盾下,受压迫的人民进行起义,为了推翻元朝统治。


满清则是吸取了元朝的失败教训,肯定了汉文化的先进性,学习汉族习俗,重用汉人等,尝试满汉共同相处,才有了200多年的满清统治。

另外,并不是人民愿意臣服于清朝统治,清初各地农民起义也是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组织如‘天地会’也是在这段时间出现的。

但是清兵入关后实行怀柔政策,再加上以汉制汉,借助汉人力量统治汉人,以达到统治的稳定性。另外,对坚决反清的造反派高压镇杀,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等政策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减少民族冲突的发生。

老百姓更多图的是生活安稳,或者说是就想混口饭吃,相比于元朝统治者,清朝皇帝只是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到了这口饭而已。


回廊壹寸相思地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了,对于异族统治,不论是哪个朝代都会反抗的。元朝是蒙古人,马上得天下,但是他们靠着马上治天下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们排挤汗人,不允许汉人担任要职。再加上蒙古人嗜杀成性,增加苛捐杂税,百姓不堪压迫奋起抵抗。


清朝的皇帝还比较明事理,他们积极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知道民为本。注重任用汉人,实行满汉一家的政策,即汗人可以做官,可以和满人通婚,可以考取功名等等。他们了解汉人。但即使这样也遭到了民间帮派反抗,比如天地会。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与朝廷作对。其实清朝入关后,汉人也都很排挤这些辫子军,没有人愿意臣服。当时也是实行高压政策,要求汉人剃发,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深受儒家思想熏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剃掉头发那是大不孝。一时间汉人纷纷反抗,最终被还是被清政府镇压。

因此没有哪个朝代愿意接受异族统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