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功高震主,却得善终的人?

鸢飞九天2018


在中国政治历史规则中,是不允许功高盖主的,整个国家皇帝是最高权威,地方有地方一把手的权威,一个小组织有它的权威,环环相扣,越往上越是不允许功高盖主,这成了某种运行的规则。你在单位出风头,如果盖过了董事长,十有八九你就成了眼中钉。

历史上,文仲,岳飞是典型的功高盖主之人,起码主觉得如此。一般情况下,功高盖主之人很难得到善终,搞不好就像文仲,岳飞这样丧命。当然也有个别功高盖主能得善终之人。


文仲的好友范蠡,更懂得功高不能盖主的道理,他在急流之时选择勇退,和西施返璞归田,最终得善终,留下历史美名。


可能是历史上最为智慧之人诸葛亮,对蜀国来说,功早就盖过刘皇叔,但诸葛亮是千古奇才,皇叔那是三顾茅庐请他而来,在刘皇叔的眼里,诸葛亮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高人,根本就不存在功高盖主之事。

想功高盖主还得善终,要么像范蠡这样能够急流勇退,要么像诸葛亮这样拥有绝对的另外一个世界的超能力。

你觉得现在社会还存在功高盖主这种事情吗?一般结局会怎样?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在这里说的功高震主却得善终,我认为,不仅仅要死的风风光光,还要子孙后代不受清算,自己名气也没受损失。因此,魏征、霍光、张居正、多尔衮等人就不符合这个标准了;像霍去病这种,二十三岁就暴死,死后就被夺掉封爵的也不能算。粗粗算一下,大约有这些人

1、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他死以后,不要国家一切抚恤,只把武乡侯的爵位留给了儿子诸葛瞻。而诸葛瞻也真没辱没自己武侯的封爵,和自己的儿子为蜀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可谓三代满门忠烈。

2、郭子仪:郭令公是毫无疑问的中兴李唐的名将,是再造唐朝的元勋。相比于他的战友李光弼,郭子仪能屈能伸,能妥善处理好和上下级的关系,最后也能够得以善终。

3、李泌: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宰相,每次出山都能帮唐朝解决燃眉之急,而后却又飘然离去,这样的名相,是可以和郭子仪争辉的。

4、徐达:当之无愧的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四百年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大功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在大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善终(不是吃烧鹅死的),其子徐辉祖也是一代名将,女儿徐皇后更成为了国母加太后,可谓荣宠备至。

5、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为清朝续命五十年,却能够急流勇退,解散湘军,还能妥善处理天津教案,还培养出一位外交家儿子,实在不辱没“曾圣人”的名号。



青言论史


为大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天子保驾护航的郭子仪,无疑是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善终的第一人。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也是功高震主,却得善终之人,但比起郭子仪,曾国藩的自保之道多少显得太处心积虑,太纠结,没有郭子仪来的坦荡,更缺少郭子仪的赤胆忠心,君子风范。

当然,曾国藩稍逊一筹也是有原因的,一者郭子仪是武人出身,曾国藩是文人领兵,两人骨子里秉承的东西不同;二者唐朝的君臣关系也是清朝无法比拟的,大唐可以做到君臣同德,大清却无法实现满汉同心。

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郭子仪有大胸襟、大智慧。

郭子仪这个历史人物很值得品读,一身的正能量,千百年来也是难得一遇。他功起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克河北,收两京,战邺城,大唐的国运几乎系在他一人身上;安史之乱后,他又计退吐蕃,二复两京;之后又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完了又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真正的”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大唐江山社稷的再造之人。

但话又说回来,功劳大到如此程度,在历史上一般是难有善终结局的,但郭子仪不仅善终了,而且还是“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主不疑功,众不嫉位,人不非奢,如此“高调”,郭子仪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让咱们由大处朝小处说。

在大处,郭子仪不贪权,不恋权。天下无事时,皇帝命其归野就归野,丝毫没有拥兵自重的意思;国家有难,皇帝令其出山就出山,从来没有丝毫怨言,更没有见危要价的念头。

为江山社稷如此赤胆忠心,说起来容易,手里握有重兵的时候就难了。

正是因为这屡黜屡起,忠心无二,从无怨言,大唐四朝天子才会如此倚重于他。

在郭子仪身上,这样的大胸襟、正能量很鲜明——让人心服口服的赤胆忠心,从来不在口头上,也不在人生巅峰时,它只在起起伏伏,荣辱交错的人生过程里。

荣不骄,辱不怨的典范。

再说小处。

郭子仪的功高盖主,且能善终,有一点是其他功臣不敢做,也无法比的。历史上功臣自保求善终,一般都是什么套路?要么自剪羽翼,要么归隐乡间,总之功高盖主之后,久居权位、奢侈无度这样的公私两事是不敢干的。

通俗点说,就是先剪羽翼,再夹起尾巴做人。

但郭子仪的自保求善终,却是不剪羽翼,不夹尾巴。你看郭子仪,门生部属很多都高居显位,但郭子仪一点不避嫌,这些人在郭子仪跟前都跟家奴是的,这威望难道朝廷不忌惮,朝中小人难道不会借此编造罪名打击报复?还有,郭子仪的生活太豪了,家产富可敌国,生活奢靡无度,一处大宅子里就有一千多人,如此高调难道就不怕被人抓把柄?

然而郭子仪却用他的大智慧、大胸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伟岸君子的坦坦荡荡、不拘小节。

剪掉羽翼,夹起尾巴,说到底是不给人抓把柄的机会,是防范。

而郭子仪的做法却是征服。

当所有人尤其是小人都由衷佩服你的时候,这世上也就没有所谓的把柄了。

不妨举几个很能启发人的例子。

权宦鱼朝恩是个小人,多次想找把柄扳倒郭子仪,甚至干出过扒郭子仪祖坟的恶事。但郭子仪是怎么对待这小人的呢?

鱼朝恩扒了他的祖坟,他不用手里的权力兴师问罪,而是说这是自己没管理好军队,老天在惩罚自己的不忠不孝。

一次郭子仪进京,鱼朝恩想缓和一下关系,邀请他同游章敬寺。宰相元载提醒郭子仪,当心权宦搞阴谋小动作,谋害你。众将也纷纷表示担心,一致主张郭子仪带三百甲士随行护卫。郭子仪却说,我是朝廷重臣,没有天子命令,他怎敢害我!如果他要这么做,那就是受皇命,你们这样动刀动枪,严加提防,岂不是想造反?

结果,郭子仪仅带家僮如约而至。一见到鱼朝恩,郭子仪话说得极坦荡,他说,之所以这样来,是怕你杀我太费周折。

就这一句话,彻底征服了权宦小人。

御史中丞卢杞长相奇丑,肤色发蓝,口才甚佳,心肠却狠毒异常。一次,卢杞来访,郭子仪一改往日不拘小节,侍女陪侍左右的做派,甚是庄重地整好衣冠,退去侍女,礼迎卢杞。

事后,家人问他,为何如此?

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面丑心狠,侍女们见他这副嘴脸一定会嘲笑,此人心胸狭窄,一定会怀恨在心,他日如果得志,郭家必遭灾祸。

后来,卢杞果然发迹,但唯独对郭子仪尊崇有加,不为别的,就因为郭子仪当初尊重他。

所以说,以诚待小人,心胸狭窄之人,往往更显一个人的智慧、胸襟。

小人都被集体征服了,祸事的根源自然也就扼杀了七七八八。

最后说的这件事也很值得深思。郭子仪被封汾阳王后,王府豪华讲究,但有一条,从不关门,一切人等均可自由出入。

不仅如此,在府内,郭子仪平易近人甚至到了让人嘲笑的程度,妻女洗个头,他可以当着部下的面侍奉左右,一会添水,一会拿毛巾啥的。

不关门,那是因为君子坦荡荡,王府虽奢,但无秘密,无秘密就是无异志。

对世人无戒心,世人又岂能对他有戒心。

侍奉妻女,那是因为君子真实,虽位高权重,但却始终是个真实的人,通透的人。

如此真实,世人又岂能对他心生猜忌。

大处赤子心,小处坦荡荡,如此郭子仪其实是一部为人处世的教科书,不管你是功高,还是无为。


黑句本


大凡功高震主的人,都是在一个新王朝建立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而这些人最终的命运却是飘浮不定的,一方面皇帝猜忌,随便找个借口就祸从天降。另一方面居功自傲,把持不住自己落个身败名裂。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虽然功高震主却得善终的人呢?

肯定有,而且还很多。就拿汉朝来说吧,汉高祖刘邦对自己那帮一起打江山的穷哥们儿就不错。而且,这帮人跟随他出生入死,都立下了不世之功。比如萧河、张良、曹参、周勃、夏侯婴、灌婴、樊哙等,就连半路上车的陈平也都善始善终,封侯拜相。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是两位功高震主的功臣,诸葛亮震的是后主刘禅,司马懿震的是曹丕、曹睿和曹芳。没有诸葛亮蜀国就不可能立国四十多年,同样如果没有司马懿,魏国也早就被诸葛亮拿下了。二位也称的上是千古风流人物。



唐朝开国功臣更多了,无论是帮助李唐打江山的,还是帮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建功的,其中大部分人都得到了优待。李世民还为他们凌烟阁画像,也算是对他们的功劳推崇备至了。

其实,功高震主的人并不是都得不到好下场,关键点还是做人的原则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杀了那么多的臣,但也有幸免于难的,比如徐达和汤和。当然,汤和最终客死他乡,是被他的不争气的儿子给害了。


国史春秋


功高震主,却善终。我想起了白起和王剪这一对立面的秦国大将。


长平一战,白起成“杀神”,终其一生,大小七十余战,零败绩收场,号称“战神”。有人统计过,战国战死的人,一半和白起有关。

但他被赐死在杜邮。

秦王到嬴政这代,历史选择了王剪和王贲这对父子。早在嬴政举行成人礼,嫪毐兵变时,王剪领兵镇压,后参与灭六国之战。


最精彩的还是灭楚国,李信说:“王,给我二十万大军灭楚。”但王剪坚决六十万。嬴政考虑会儿,选择了李信,王剪称病归家。没想到,嬴政再次跑到频阳,请王剪出山,肩负灭楚重担。

攻下楚国国都后,王剪即刻上书,告老还乡,急流勇退。


两人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二,但结局显然很大不同,王剪最终善终了。司马迁曾用“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来评价二位。

这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张良号称谋圣,国士无双,助刘邦夺取天下,被称“汉初三杰”,相比起韩信,他也善终。


另外李靖也是个代表例子,李靖号称“唐初军神”,不光会打仗,还著作出众多被后人所称赞的兵书。

两月不到,他平定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由此崭露头角,然后安抚岭南、平定辅公祏,李渊曾夸耀李靖,“古代白、韩、卫、霍四大名将,无一人比肩李靖,是让萧铣、辅公祏的膏肓之疾。”

贞观四年,李靖击灭东突厥,一雪前耻,迎回萧皇后。之后又在贞观八年,攻灭吐谷浑。这两次出征,李靖足已功高震主。

但先是御史大夫萧瑀弹劾李靖治军无方,李靖被训责,后是高甑伙同唐奉义污蔑李靖谋反。从此,李靖阖门自守。


一些兵士抢夺颉利可汗帐前的珠宝,多大点事?李靖会谋反吗?最终查出来纯属虚假。但是李世民已经猜疑了,估计和李靖谈谈心,李靖收敛,闭门不出,谋求善终。

等等例子,作为臣子应该主动谋求“急流勇退”之道,该低调还是低调。大清相国中,陈廷敬等、忍、稳、狠四字后加一个“隐”字,不无道理。


非常茴香豆


最典型的就是唐朝郭子仪,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

李光弼死得较早,郭子仪后来被封中书令,汾阳郡王,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君王,位极人臣,功高而不震主,势强而不骄狂,一生谦虚谨慎,小心防范卢杞等朝中小人。

到了晚年仍然为唐朝效力,叛将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寇边,郭子仪不顾年迈危险,单骑独闯回纥军营,说服回纥共同对抗吐蕃,大败吐蕃斩首五万余人。

郭子仪享寿85岁,也寿尽了人间荣华富贵,八个儿子八个女婿也都得到高官厚禄,儿子郭暧还做了驸马,上演了一出《打金枝》,郭子仪是功臣得以保全善终的典范。


流贼闻之心胆摇


汉朝名将卫青。

卫青生于汉朝初年,初为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骑奴。后来因为汉武帝看上了其姐姐卫子夫的美貌,而被汉武帝再加上自己的军事才能被汉武帝所器重。

卫青一生出击匈奴7次,七战七捷。为汉朝收复河朔平原河套地区,打败匈奴单于。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

卫青一生不居功自傲不树立私威、对人宽厚、善待士兵,即便是后来汉武帝重用外甥霍去病他也没有怨言。死后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初。

三国时期诸葛亮。说起诸葛亮大家可能比我还要清楚,诸葛亮27岁出山直到54岁去世,27年的时间里他辅佐这蜀汉两代君王,必生愿望就是能够辅佐刘备父子能够光复大汉江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死后被追封为忠武侯。

唐朝开国二十四功臣之李靖。李靖生于南北朝时期,初为隋将后来投靠李渊。李靖一生南平萧铣、辅公祏安抚百越,灭东突厥,破吐谷浑,为唐朝平定了南方半壁江山,被封为卫国公。后来急流勇退辞官回乡,能够不谈恋名利,也落得个善终。


刘邦爱吃糖


历史的推演,战争是不可或缺的,朝代的更迭更是一部部血泪的历史。中国五千年历史里,出现的名将璨若星河。其中,能够得以善始善终的却不是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位功过震主,却又避免兔死狗烹,得以善终的名将。

王翦

王翦,生卒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人,战国时期名将和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廉颇、李牧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相继消灭了赵、楚、燕三国(其子王贲消灭魏、齐两国),被封为武成侯。

王翦为大秦帝国的统一,立下了盖世奇功。但是王翦很明白功高震主的后果,为了消除秦始皇的疑虑,在消灭楚国之后,王翦便高老还乡,终得以善终。

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横扫匈奴,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改变了汉朝对匈奴作战态势,让匈奴十余年不敢侵犯大汉。卫青位高权重,但是从不立私威,不养门客,对汉武帝忠心耿耿。最终病逝,算是得以善终了。

耿弇

耿弇(公元3年-公元58年),字伯昭,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在刘秀称帝后封为建威大将军。耿弇击败延岑、平齐鲁、占陇右,为东汉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耿弇很会为官,在建武十三年,辞去大将军职,释放兵权,得以善终。

韩擒虎

韩擒虎(538年-592年),字子通。是隋朝开国名将。韩擒虎,在北周时期就是一员悍将,到杨坚称帝后,更是建立很大的功勋。最大的功绩就是南下灭陈,活捉陈后主陈叔宝,为大隋朝统一天下,做出了贡献。韩擒虎,不争功,不涉足杨坚的立储之争,安然度过余生,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病逝。

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唐朝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师承韩擒虎,后投唐成为开国名将。李靖平定萧铣,安抚岭南,平定辅公祏,消灭东突厥,远征吐谷浑等等,为大唐的统一、和国家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靖性情沉厚,恭敬温顺,深受李世民的信任。贞观八年十月,李靖以足疾辞职,最终得以善终。

韩世忠

韩世忠(1090年-1151年),字良辰。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中兴四将”。韩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岳飞被害后,韩世忠辞去枢密使,归隐家中。绍兴二十一年秋,病逝家中。比起岳飞来说,真是善终了。

伯颜

伯颜(1236年-1295年),元朝大将,军事家。可能大家对于伯颜甚至元朝知道的不太多。这个伯颜从成吉思汗开始就是战功赫赫。到忽必烈时代,南征灭宋,北讨叛王,拥立成宗。功劳显赫,但此人,不争功,不跋扈,很低调。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病逝,得以善终。

明朝的功臣几乎没有善终的,不表也罢。最后介绍一位就是近代中国的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1872年3月12日)出名子城,字伯涵。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上书“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咸丰三年,曾国藩,开始筹建湘军。咸丰四年,曾国藩开始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7月,攻陷“天京”。同治四年,六月北上追剿捻军。同治十一年,二月病逝家中。曾国藩,曾经权势熏天,然能够急流勇退,解除湘军,最终得以善终。

自古以来,兔死狗烹见得比较多,能够善终一生的名将也有。细查名将中能够善终的,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名将自身低调,不嚣张,沉稳识时务,不图个人势力,不参加君王敏感的斗争;第二就是所处的帝王能够容人宽度,善于处理功与权力。只有这样的情况,才有名将善终的机会。


拓跋飞翼


一,汉朝张良。汉朝建立,功劳最大的,莫过于韩信和张良。韩信被杀,张良却得寿终正寝。究其原因,是张良不贪权势,功成身退。汉朝建立后,他没有在朝当官,而是去山野修道辟谷去了。朝庭有事,请他他才出面。著名的"商山四皓"保太子的事,就是他应吕后的邀请才出来帮忙的。所以得善终。

二,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功劳最大。被封为汾阳郡王。郭子仪知道,自己的功劳越大,麻烦就越大。所以他处处小心,以求自保。代宗每次给他加官晋爵,他都再三恳辞。广德二年(764),代宗要授他“尚书令",他死也不肯接受。正因为他豁达大度深谋远虑,得以不但保全了自己,而且也惠及了子孙。

欢迎点评。


WM晓奇


得善终的不少,像张良、范蠡这种功成身退的,但要说得到好下场的纵观历史只有郭子仪一人而已。

所谓的好下场是指主上不猜忌,共享富贵,同座江山的才算。数数看,大宋朝杯酒释兵权,功高盖主的都回家当富翁了,没权了;大明朝都杀光了;大清朝多尔衮、鳌拜都那样了。大唐朝的也都退居二线了。

提个问题啊?历史上当宰相时间最长的人是谁?

答案:郭子仪!

有一部戏叫《醉打金枝》,里面的京剧唱段很好听,郭暧:‘听我把往事提一提,安禄山起兵范京幾。。。’

郭子仪之所以能如此,不是皇帝一点不猜忌,也曾两三次剥夺他的兵权,主要是郭子仪为人极其小心,儿子打了公主,立即绑了儿子进宫请罪。

能忍,谦逊,印证了那句话‘低调是王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