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慈禧太后生平

淺論慈禧太后生平

慈禧太后(1835—1908)姓葉赫那拉,滿洲鑲黃旗人,於穆宗、德宗兩朝作為晚清實際的最高統治者,先後垂簾聽政計四十七年,歷經大事,與中國的近代化進程關係密切。在許多學者眼中她是雷厲風行、鐵面無情的“女皇”,但同時她又是一位愛美,恪守家族使命的“大家長”。

淺論慈禧太后生平

慈禧太后註定是清代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諸多記載裡,她見證著四位皇帝誕生,令咸豐對她不忍,令同治對其駭言,令光緒為傀儡,令傅儀為末帝。在她的操控下,大清帝國一步步走向風雨飄搖的境地。同時,她又是個苦命的女子,愛美如性,經歷了喪父喪夫喪子之痛,終日思謀計策,費盡心思才能站立腳跟。

這個15歲便成為妃子的女人,一生囚於紫禁城,但對權欲的渴望,又使得她的深閨生活時刻跌宕起伏。從蘭兒到老佛爺,慈禧太后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策,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慾望之國。

15歲時,她以青春美貌入選咸豐皇帝的後宮,封為貴人。小名蘭兒的慈禧,以她悠揚動聽的江南小曲,將風流的咸豐皇帝吸引得團團轉。此以後,皇帝再也離不開蘭兒,離不開這位聲音柔美、性格迷人、剛柔兼濟的美人。這位美人,豈止是氣質出眾落落大方,更難得的是她學識過人,對政事有獨特見解,為咸豐皇帝分擔了不少政務。更加得皇帝歡心的是,蘭兒為他生下了唯一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一時間,蘭兒的地位憑藉這位“太子”提升不少。

然而蘭兒是聰慧的,她深知宮中人情世故,並沒有因此恃寵若嬌。相反,她與皇后相處得十分融洽,讓本來就善良的皇后一步步與自己建立起感情起來。這些點滴付出,對她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咸豐皇帝彌留人間時,為保住自己尚未長大的皇子,他一度想處死蘭兒。但是,蘭兒在其生病時日日夜夜陪伴,服侍喂藥,加上皇后極力勸告(有野史記載),他便一下子心軟了。於是咸豐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太子交給肅順,然後由其他七位大臣替小皇帝處理國政,當然咸豐帝對肅順也不是沒有防範,他還交給即將成為太后的皇后和懿貴妃一人一個圖章,給皇后的圖章印文是“御賞”,給懿貴妃的圖章印文是“同道堂”。從此以後,肅順等人擬好了小皇帝的上諭,然後把這個上諭拿到兩位太后那裡蓋章,“御賞”章蓋在上面或者叫前面,“同道堂”蓋在下面或者叫後面。兩位太后蓋完章之後,上諭生效,頒發執行。

咸豐帝這個安排的用意是拿肅順來壓制奕訢,然後用懿貴妃牽制肅順,只是沒想到,這一幾乎完美的設計還是被他心愛的蘭兒親手毀掉。

同治即位後,此時已被尊稱為太后的慈禧,終於開始大展拳腳,露出她的狼子野心。

26歲喪夫,兒子尚未更事,朝中各大勢力早已虎視眈眈。就在此時,她內聯慈安太后結成後宮聯盟,外結恭親王組成朝官集團,發到祺祥政變,一舉將顧命八大臣打擊得體無完膚。八大臣死的死,充軍的充軍,已經對她沒有威脅了,她便開始了與恭親王的漫長拉鋸戰。在這場拉鋸戰中,慈禧的手段十分高明,三次打擊後恭親王已經筋疲力盡,她還施伎倆讓恭親王覺得感恩戴德。而慈安太后呢,除了聯合丁寶楨除掉了她心愛的安德海,偶爾阻止她花錢外,對慈禧來說也沒什麼障礙,同樣地,慈安太后恐怕到臨終前還在感慨自己的妹妹對她如何好。

同治是個短命的皇帝,不然照他的勢頭也許歷史會被改寫。值得一提的是,同治駕崩後,

慈禧太后居然能讓自己的侄兒登上皇位,就為了她能繼續保有太后地位!光緒帝3歲入宮,一生活在慈禧的陰影下鬱鬱寡歡。政治上,慈禧垂簾聽政,他形同傀儡;生活上,他與慈禧並無感情,整天唯唯諾諾;就連在感情上,他都只能立表姐為後,心愛的妃子還被推井身亡。這也就算了,偏偏國家動盪,做個皇帝還要東躲西藏,毫無風範。終於他忍不住了,發到了戊戌變法,好了,僅維持100天就被軟禁瀛臺了。終其一生,感情事業都不得志,最終比慈禧還要先入棺材,年僅38歲。

從祺祥政變到讓自己的侄兒上位,雖然慈禧從未有親自當女皇的想法,但她顯然有更高級的玩法,保住自己的節名,讓皇帝成為她的工具,實現她的慾望。

縱觀慈禧一生,可見權力對她的誘惑力之大,以至於她敢於一次次鋌而走險,最終在清末時代留下自己的印記。老佛爺一稱據說是李蓮英拍馬屁給她起的,但從這個霸氣的名字來看,慈禧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其實老佛爺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她愛美,據說生活極其規律,牛奶泡澡,化妝品都是親自研製,她也愛吃,她的膳食菜單還推動了當時美食料理的發展。但說來也怪,或許是慈禧所處的時代正處於清王朝風雨飄搖的時代,又或許是慈禧個性天然使之,慈禧對政治權力的慾望,遠遠超過她對感情的需求。她不像歷代的嬪妃,為爭得皇帝恩寵而日日盤算,相反,她既不介意自己的丈夫一生最愛的不是她,也不介意自己的親生兒子反而與慈安較好,也不介意光緒對她的口服心不服,或許她不是不介意,而是比起政治權力,這些對她來說相對沒那麼重要。相反,若有誰觸碰到她的政治利益,她便會暴跳如雷,一步步除去自己的心頭大恨,甚至不惜賣地求榮。她不想做皇帝的女人,也不想做皇帝,她想做的是征服皇帝,成為真正的話事人而又不揹負罪名。

慈禧太后的一生,譭譽皆有之,學者也都看法不一。但相對來說,對慈禧的研究已經去除了妖魔化階段,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多維度去看待慈禧,但同時關於慈禧的淫慾之類的野史也開始充斥耳目。無論歷史最終給的判決是什麼,這位不是皇帝卻操控著晚清命運的人,是一位愛美的血肉女性,更是一名具有極高的政治才能天賦的有力掌權者。

從溫柔可人的蘭兒,到心思縝密的慈禧,再到雷厲風行的老佛爺,她用一生恪守著皇室的尊嚴,用一生滿足自己的膨脹野心,用盡一生,無論代價。

淺論慈禧太后生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