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要買康養房產,值嗎?

老爸要買康養房產,值嗎?

正在忙著做報表時,老爸興沖沖地跑進來說:我和你媽要去一個鳥語掛滿樹,峰巒纏雲霧的好地方養生!當即遞給我一份華麗的養老地產宣傳海報…隨後我向做地產的朋友瞭解康養地產的情況。

老爸要買康養房產,值嗎?

近年來康養地產成為地產開發新寵!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傳統養老模式也不能滿足健康活力型老年人的多元化養老需求。作為健康旅遊時代的一個新概念,旅居養老追求旅遊目的、旅遊行為、旅遊效果的健康、環保和舒適,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且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旅居養老將會擁有更大的市場。

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以及傳統房地產業的飽和,地產商急需尋求新的方向,恰逢“地產+”概念的大熱,紛紛試水。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涵蓋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遊等諸多業態的康養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隨著康養經濟的遍地開花,一些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也湧現出來。 業內人士預計,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2萬億元。

很多人認為老年人群和亞健康人群應該是康養產業主要目標群體。但是真正能夠對一個異地房產進行直接投資的人,卻大部分並不是有康養目的的直接人群,更多的是一種投資目的。加之今年以來的短租平臺舉辦的如火如荼,更多的人對這一塊房產是進行一種長遠投資。既可以通過短租或者長租的方式進行資金的週轉,也可以作為未來投資。

老爸要買康養房產,值嗎?

康養在遠方?

而隨著亞健康問題的日趨突出以及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愈加重視,社會對於亞健康的防治需求日益增長,亞健康人群康養市場已成為中國康養市場最主要的組成之一。從供給角度看,康養產業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康養離不開“醫”,醫療是康養的基礎,“醫養”結合是康養的基本要求。這就必須和醫療資源匹配到位。那麼,現在的康養地產一般是怎麼做的呢?全國各地城市也類似的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醫療改革措施,完善“康養”的概念。不可否置,這個對於居住在當地的人也是一件好事,對於整體醫療事業的發展也存在著正面的影響。

但是由於這件事情尚在處於探索之中,這就導致了現在的康養地產事實上並不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康養”的保障,反映在物業上就會有顯著的差距體現。很多人為了遠方的“風花雪月”而置業,卻沒考慮必須面對的現實就是,很多時候,急病重症還是需要來到城市的醫院治療。

現在康養項目會有意又無意之中選擇了迴避這個問題,斷章取義——將“康”定義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將“運動”概念引入康養,介於近期“地產+”的多業態形式,這種做法也不可否置。但是某些以瑜伽、高爾夫等等為主打賣點的度假區,“換湯不換藥”做法,打著迎合政策的名義,去拿地蓋樓,事實上卻根本沒有變化。惠州不少康養基地,包括羅浮山、馬安,還有其他縣區,相關項目用地幾百畝、上千畝,有的甚至是兩千畝.這一千多畝你要幹什麼?難道你要形成一個康養小鎮?那裡要住上幾萬人?這不現實。可見,這不過是成了依託“名聲”而圈地罷了。

老爸要買康養房產,值嗎?

康養不容易,入手需考量

從整個康養用地情況來看,產業主體不突出,除了養老院,部分辦康養產業不賺錢,必須靠房地產,於是藉口要地。又回到了老問題,地產商想掙錢,政府希望重新理清雜亂的市場,行業整體還在磨合。真正的“康養”完成體,還在錦衣夜行,在混亂的市場裡面堅持著品質。我們都明白,“康養”這件事,事實上貴在“售後”,真正的物業落地,如何將“健康”、“養老”的細節融入每一個後期的運營上才是重點。

老爸要買康養房產,值嗎?

如果只是位置在偏僻的山裡,擁有著華麗的會所,呼吸著新鮮空氣,然而看病要去個醫院可能要好幾個小時的房子,這叫做“康養”的話,那我或許會讓我爸媽擠在人滿為患的大城市、但是交通方便、醫院就在旁邊的高樓上吧——各位朋友又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