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是欠隋炀帝一个公允?

果然不认识


历史上的隋炀帝名声不好,许多民间文学把他描绘成一个荒淫无度的人——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史学界对他的公论是:耽于逸乐、沉湎酒色、滥用民力和拒纳忠言,俨然是一个暴君形象,但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

隋炀帝登基不久,即消除了 “剪刀差”政策,这大大侵犯了贵族地主特别是豪强世族——关陇贵族集团的利益,在施行中加以阻挠。隋炀帝感到危机重重,要知道当时的形势是“关陇集团一咳嗽,皇帝老子就生病”,之前“取而代之”的不乏先例。在进退两难、攸关隋朝命运之际,隋炀帝决定跳出“危险的”包围圈,迁都洛阳,并继续推行消除“剪刀差”的政策。

【知识点】“剪刀差”:隋初,奴婢、部曲跟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但课税却有减半优惠,贵族地主凭借占有大量的奴婢和部曲,一方面占有了大量的田地,另一方面却只缴纳一半课税,甘蔗两头甜,便宜两边占。这种捧有余而损不足的“剪刀差”政策,加深了对农民的盘剥。更有甚者,还有一些高级贵族实际上根本就不缴纳课税。

首先,营造东都洛阳,跳出了关陇贵族集团的包围圈。

隋朝旧都长安,是关中腹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防御上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对隋炀帝来说,长安城有一个特别大的缺点,这个缺点甚至足以抵消和掩盖它所有的优点——长安是关陇贵族集团的老巢和大本营,四面八方都有关陇贵族集团的重兵把守。

隋炀帝坐镇长安,进行打压关陇贵族集团的斗争,显然是身处十分不利的境地,相当于置身于关陇贵族集团的包围圈之中。如果关陇贵族集团图谋不轨,发生叛乱,那坐镇长安的隋炀帝就成了“瓮中之鳖”,逃无可逃。

而洛阳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洛阳距长安约600多里,远离地处关陇贵族集团的大本营之外,不在包围圈之中,在这个地方推行改革,底气就足得多。而且,洛阳以前不仅做过东都,还做过首都,有先例可循,各方面的底子、条件也都没啥可挑的。

其次,营造东都洛阳,可以安抚和震慑东部地区。

话说隋炀帝当皇帝还没几天,自己的亲弟弟汉王杨谅就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叛乱了。虽然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痛,隋炀帝深深意识到,隋朝的东部地区并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变故。

汉王杨谅叛乱时,东部有19个州响应,但隋朝的都城长安远在西北,急切之间,无法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形势需要在东边建一座都城。

另外,平定杨谅叛乱后,隋炀帝为了惩罚叛乱分子,把并州也就是杨谅老巢的十几万老百姓都迁到了河南地区。在隋炀帝眼中,这些人都是不安守本分的,脖子后面是有反骨的,怎么有效地控制他们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建都,就近一边安抚一边震慑,刚柔并济,软硬兼施。这就跟西周建立后,周公把殷商遗民集中在洛邑,在洛邑建立东都是一样的道理。

再次,营造东都洛阳,可以安抚和震慑江南地区。

汉王杨谅叛乱时,江南地区也不稳定,人心思乱,而且教唆汉王杨谅叛乱的,主要就是南方人。如果说隋朝的都城长安离山东地区远的话,那离江南地区就更远了,更加鞭长莫及。营建洛阳为东都,一方面相比长安要靠近江南地区很多,另一方面洛阳到江南地区的交通也颇为便捷,这样对江南地区的安抚和震慑作用就大大增强了。

还有,营造东都洛阳,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实惠。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的原因,人口纷纷往东往南迁徙,经济重心开始东转南移。到了隋朝,山东地区的富庶超过了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而江南地区的富庶更有赶超山东地区之势。

建都洛阳,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实惠:一方面,洛阳自身的物资供给能力比长安强,洛阳地区比关中地区富裕;另一方面,洛阳往东北是富庶的山东地区,往东南是富庶的江南地区,而且交通还颇为便捷(相对于长安到山东地区和江南地区要便捷很多)。危难之时,可以紧急从山东或江南地区调运物资,供应洛阳。

最后,营造东都洛阳,关陇贵族集团也不会反对。

隋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关中时,秦川大地足够养活一个大帝国的都城。而到了隋朝,由于特殊地质结构的原因,关中地区的各种环境开始恶化,特别是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得比较严重,如郑国渠、白渠等水利设施,因河床下切等原因,灌溉面积骤减十之八九,导致关中地区大旱饥荒时常发生。而且,关中地区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大本营,土地集中程度尤其高,贫富差距尤其大,能够上市交易流通和调集调运的物资很有限。

隋文帝开皇三年,都城长安粮食告急,把周边能调运的粮食都调运过来后,才勉强度过了一场危机。而在隋文帝开皇五年,情况就更严重了,把周边能调运的粮食都调运过来后,仍然无法消除饥荒,只好把周边的牛驴牲畜等调运到关中充饥。到了隋文帝开皇十四年,情况更糟了,从外地调运物资已应付不了危机,隋文帝只好带着官员们到洛阳“找食”。

对关陇贵族集团成员来说,关中地区时常饥荒,对他们本身也是不利的,所以也不反对建都洛阳,至少不强烈反对,多持半推半就的态度。

结语

总之,隋炀帝这一重大举措,是出于对洛阳在当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地位上的重要性的充分认识,绝不是单纯出于荒淫逸乐的目的,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决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从一点来看,历史上的隋炀帝不是一个昏君。


小白杨文化传媒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件很难的科学。他涉及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还要考虑评价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历史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及唯物主义辩证法方面的认知。

对于隋炀帝造运河,曾经在历史教科书上作过一分为二的评论。当时隋炀帝的决策的确给人民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隋炀帝也因此得到报应,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这就如同秦始皇遗留一座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城一样,也要历史的看问题。

话又说回来,【大运河】在历史上沟通南北文化、物资、工商的交流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促进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它连接了长江、淮河等水系。这也为现在的南水北调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运河河床出现淤积现象,那将来会有科学决策应对。

总之,隋炀帝之举的【大运河】,在历史上是一条有益于人民的功臣河流。

上言仅片言,仅作为在一起讨论而矣。


我爱祖国63611886033


历史是公正的,人心是公平的,历史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只有合理的制度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对于历史人物人们自会辩正分析,是非功过自然不会忽视。

杨广弑父杀兄夺取了皇位,在位十四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成了亡国之君,毁了其父杨坚勤俭积蓄、精心治理的开皇之治,还被部下兵变缢死,终年才五十岁,这多少让人唏嘘不已,也让人既可悲又可惜还可气。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邪,上理而下乱者。杨广一夺到帝位,就暴露骄奢嗜欲的习气,残虐刻薄的本性,具体表现在一是不顾人民死活,滥用民力,无休止地征发人民担负徭役,修建东都洛阳,役使二百多万人;修筑长城,征发百万多人;开凿运河,所用民力更多,由于劳役过重,人民死者十分之四五。二是穷奢极侈,挥霍无度,无穷无尽地搜刮民财,无休无止地浪费民力,每次巡游,都是兴师动众,铺张浪费,光随从人员就十多万,船队首尾延伸二百余里,仅挽船夫就用达十万多人,沿途所需都要人民无偿供给贡献,吃不完就全部丢掉,不知损耗剥削了多少人民财富。三是穷兵黩武,三次进攻高丽,都是无功而返,徒增百姓负担,每次兵力都上百万,而运输粮饷器械的民夫更是不计其数。使得农业劳动力几乎被抽空,农业生产大受破坏,耕稼失时,田地荒芜,同时,赋税还加重,因此人民倾家荡产,只能挺而走险,起义造反。

不过,杨广有种种恶政,也有历史功绩。一是开凿大运河,罪在当代,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提高了运输能力,发展了社会经济。也是利在千秋,至今仍造福人民。二是改变了科举制度,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使得寒门学子有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对以后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人文思想,鼓舞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德厚致远


现代历史学家在一些著作中已经基本还原了隋炀帝杨广的真实面目,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历史巨著一直都在,不可能改写,而且隋炀帝时代,由于他的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确实搞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所以,要将隋炀帝的形象彻底反转,应该是不太可能,将来也只有可能得到改善,最多也就是能还原他的真实面目而已。要说历史是不是欠了他一个公允,那倒不好说。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像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允的,斯大林不是说过吗,胜利者是不能受到谴责的。如果要给予隋炀帝一个绝对的公允,那推翻隋朝的各路起义领袖就都是历史罪人,而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们除了造反,别无生路,怎不能说谋生的都是历史罪人吧!


洞庭一苇1188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杨广的一个评价,题主之所以问这个问题一来是受到当今网络,影视剧等各种媒体渠道的影响,对杨广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当年历史课本里的介绍,二来自己对杨广已经有了一个评价,希望借此能找到与自己有相同看法的人或者不同看法的人,以此来消除自己对杨广的一些错误的认识。那么在这里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说一说。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我对杨广的评价。



像题主提到的开运河,创科举这几件事对后世的影响确实有积极作用,但千百年后的人们评价一个君王的功与过并不能代表可以以一个同情者的眼光去重新定义他,也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而刻意掩盖他的错,俗话说功不抵过,错便是错了,一个刚经历过开皇之治的盛世王朝才十几年便被改朝换代,如果不是大错特错,怎会如此盛极而衰,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唯一一次,若是有为之君,哪怕是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都断不会有此下场。



下面我再来分析他做的几件大事。

一,开运河。

杨广登基后,下令征发数百万民夫开凿运河,同时采伐树木,打造近千艘龙舟,运河疏通后,他和他的后宫妃嫔,文武大臣乘坐龙舟浩浩荡荡南下巡游,沿途征发船夫十万,所过之地,当地官员必须进献奇珍异宝和美味佳肴,虽然开运河确实有加强南北沟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但这一作用在当时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就当时而言,开运河是加在老百姓身上一件很繁重的苦役。据记载,开凿运河的民夫死伤十之四五,下场极其悲惨。而且运河始建于春秋,成今日之规模则是在元朝,历朝历代都有开凿,疏通运河,只不过杨广干的规模比较大,所以把开运河之功全加在杨广身上也是不妥的。

二,科举制。

杨坚建立隋朝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并创科举制,后来杨广又增设了进士科,这些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但有学者研究,在杨广的诏书中曾明确载

参加进士考试的人员必须有五品及以上的官员推荐,而没有允许平民投牒自进的规定,也就是说,没有官员的举荐老百姓是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这实际上是汉代察举制的翻版,而并非我们所认识的科举制,事实是科举制真正得到发展是在唐朝,可以说科举制在隋朝近乎于摆设。

三,三征高句丽。

隋朝之前中原大乱,高句丽趁机发展壮大,到隋朝建立后,高句丽经常扰边劫掠,严重影响了中原王朝的统治,隋文帝时期曾征调三十万大军征讨,最后也是无功而返,杨广上台后,由于太过自大,想一举荡平高句丽,消除边患,于是他先后三次征调百万大军,数百万民夫征讨高句丽,结果也是一败涂地,后来杨广再次征调民夫,很多老百姓为了不服这苦役,宁愿自断手足!




其实征高句丽在战略决策上是没有问题的,但错就错在杨广好大喜功,想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把应该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全办完,对比后来的李世民,就会发现杨广目光真的不够长远,像李世民后来也有征高句丽,但他先用十年来发展国内经济,然后再征调大军征讨,这时候全国人民是积极参加,没有不支持的。短短三十年,如此鲜明的对比,真的很让人惊讶。

再有人口对比,隋朝鼎盛时期人口有900万户,而到了唐初人口只有200万户,除去战争时期逃避的黑户,人口锐减了也有600万户,按一户四口人算,十年少了2400万人!

综上所述,我不觉得历史欠杨广一个公允,或许他曾想有所作为,但历史很现实,它不会因为最初的想法而抹掉最后的结果,错便是错了,这是一条不归路,永远回不了头。


咸鱼闲聊


我的回答是不欠。

隋炀帝确实对后人有大功。撇开他创立科举制度、开阔疆土的功德之外,光是开通大运河这一项成就就足以让他为人所称道了。

但他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是不可忽略的。声势浩大的建筑工程背后是无数人民的血和泪, 在我们这些从未经历过那些的人看来,以一时较少人的牺牲换来以后更多人的幸福这或许是值得的。

但是在当时,人民都痛恨着隋炀帝的那一决定和加诸在自己身上的苦难,我想只有鞭子打在自己身上,才知道有多苦痛,也才有资格评说是否值得。

他有功,也有罪,在部分对他一知半解的当代人看来,他的罪大于功。在另一部分自认为对他和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人看来,他的功大于罪。

这两种看法都对,又都不对,但对隋炀帝都是不公平的,毕竟人已亡,没人能了解到到时的具体情况,还是不要妄加评判的为好。


仓鼠派


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隋炀帝杨广我们不能一棒子帮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来列举下隋炀帝杨广的功业:

一:灭南陈,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混乱。

二:沟通西域,兴科举,是天下的寒门学子有了一展所学,往上层生活爬得机会。(阶层永远存在)

三:为了南北文化的沟通,修京杭大运河,就是因为这个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既否定他是不体恤民情,劳民伤财的工程,又肯定运河在沟通南北文化,加强对南北方的统治的历史作用。但是,我想试问一下,有哪一项庞大的工程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呢?况且京杭大运河是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其实加速隋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几次征高丽,因为隋炀帝几次征高丽,极其严重的动摇了帝国的财力,加上修京杭大运河这两件事伤害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因此造成了帝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止尽的征战,繁重的徭役,迫使人民起义,天下诸侯叛乱,使帝国寿终正寝。

隋炀帝的历史功绩历史是没有办法真正抹灭的,后人其实应该客观的去看待这个事情,但是我想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纣王帝辛,始皇嬴政,不都是一样吗?我们有资格去修改历史的权利吗? 只是要心中有杆秤,我们没办法改变太多,留待后人解决吧。


小郭聊神话


他的功就在于他在政治上健全了制度,使行政更加科学合理。军事上,击败了周边许多少数民族,大大扩大了国土面积,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经济上,开挖的南北运河是后世几代王朝的经济命脉。文化上,进士制使寒门子弟有机会出入朝廷,大大弱化了世家门阀对官员任免的控制。


他的过就是急功近利,挥霍无度,没有及时认识到国家内部阶级矛盾。他修运河,建东都洛阳都是强制征召人民,许多人民更是累死当场。对于高句丽的战争,他多次失败,没有总结教训仍去攻打,导致国力受损,社会经济破坏朝廷大军精锐尽失,没足够的实力平定叛乱,没有意识到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导致人民起义,贵族反叛。

隋炀帝虽是亡国之君,后期犯了非常大的错,但不能完全否定他对于古代中国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客观一点更好。


河边蓑客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2670569899353288476, "vid": "v02004f70000bd9lgltjfrmnl4tf0tu0\

看鉴


我认为没有一个当皇帝的人不想把国家弄好了!也都想做出大的贡献!可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不可低估的!弄好了?不那么容易的!就开凿大运河这个历史贡献!隋炀帝是有口杯的!当时,人民怎么评价他?那才是关键!现在不好评价的!官方评论时有与人民评论不统一!又牵扯到立场问题!不好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