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這類存款上半年爆發式增長,但現在終於下降了,還能買嗎?

銀行的這類存款上半年爆發式增長,但現在終於下降了,還能買嗎?

結構性存款規模及發行量均縮水

據央行公佈的數據,10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共98867.96億元,較9月份減少了2373.94億元,環比下降2.34%,同比增長43.24%,8月、9月連續兩月突破10萬億規模之後,再次回落至10萬億元以下。

銀行的這類存款上半年爆發式增長,但現在終於下降了,還能買嗎?

從構成來看,中小型銀行的單位結構性存款佔比一直都是最高的,10月份規模為44832.15億元,佔比為45.35%,大型銀行的單位結構性存款佔比最低,10月份規模為12718.2億元,佔比12.86億元。大型銀行主要以吸收個人結構性存款為主,中小型銀行以吸收單位結構性存款為主。

從規模變化來看,今年1月份開始,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大幅增長,9月份達到頂峰。

銀行的這類存款上半年爆發式增長,但現在終於下降了,還能買嗎?

結構性存款之所以會在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佳佳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隨著銀行存款利率持續在底部徘徊,而老百姓理財意識越來越強,銀行面臨存款流失危機,存款規模增速大幅下降,10月份大型銀行的存款總規模甚至較9月份萎縮。

但這並不是最主要原因,真正的導火索是2017年11月17日推出的資管新規意見稿,其中明確指出,銀行不得開展表內理財,這也意味著保本理財要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投資者對保本理財的需求並未下降,於是為了迎合新規,銀行將保本的結構性存款當作保本理財的替代品。

不光是規模縮水,10月份結構性存款的發行量也明顯下降。數據顯示,10月份結構性存款發行量為295款,較9月份減少了47款。其中5月份開始結構性存款的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

銀行的這類存款上半年爆發式增長,但現在終於下降了,還能買嗎?

結構性存款管理混亂

不過上述結構性存款發行量數據並不完整。目前結構性存款的管理並不統一,大部分銀行將結構性存款納入銀行理財裡面進行管理,尤其是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門檻為5萬元起(理財新規後部分銀行降至1萬元),首次購買必須到線下網點做風險評估問卷,需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對產品進行集中登記,在中國理財網能查到產品的信息。

不過也有少部分銀行並不是這樣做的,包括部分地方性銀行、民營銀行,在中國理財網查不到這些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的信息。此外,之前很多民營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不僅未在銀行業信息登記系統登記,而且門檻僅1000元,首次購買也無需到線下網點面籤。但此後由於涉嫌違規,三季度部分城商行、農商行以及所有的民營銀行紛紛下架了結構性存款。

根據銀保監會9月28日發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應當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而取得這一資格並不容易,很多地方性銀行及民營銀行均無此資質。佳佳認為,10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的主因還是與監管加強有關。

假結構性存款盛行

此外,“假結構性存款”依然盛行。結構性存款分為存款+期權兩部分,既然是期權,就意味著掛鉤的資產價格在未來是不確定的,產品的收益率也是不確定的,但是這些假的結構性存款,卻設計了能夠100%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收益規則。說白了,結構性存款其實就是定期存款,是銀行高息攬儲的途徑。

今年5月份,曾傳出監管叫停這種假結構性存款,但並沒有收到什麼成效,很多銀行仍然打著“保本保息”的旗號去吸攬客戶。

拿某股份制銀行的一款一年期結構性存款舉例。

這款結構性存款的預期收益率為1.75%或4%,起息日是2018年11月26日,到期日是2019年11月26日,如果在此期間,黃金價格上下漲跌幅不超過550美元,則可以拿到4%的收益率,如果上下漲跌幅超過550美元,則到期收益率只有1.75%。

稍微有點黃金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年之內黃金價格漲跌幅基本不可能超過550美元,所以如果儲戶買了這款結構性存款,幾乎可以穩拿4%的收益率,跟目前保本理財的收益率差不多。

銀行的這一高息攬儲行為目前仍然在行規灰色地帶。

銀行的這類存款上半年爆發式增長,但現在終於下降了,還能買嗎?

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持穩

數據顯示,10月份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86%,與9月份持平。從近一年收益走勢來看,結構性存款在4月份之前收益率一直在上漲,5月份迎來收益拐點,此後收益呈下滑趨勢,近兩個月收益則止跌企穩。

銀行的這類存款上半年爆發式增長,但現在終於下降了,還能買嗎?

與銀行理財相比,結構性存款的收益拐點來得晚一點,銀行理財收益率從3月份便開始持續下降。

不過結構性存款的平均收益率並不代表真實的到期收益率,畢竟有的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是“真結構”。比如10月份民生銀行發行的很多結構性存款收益上限在6.25%-8.5%之間,這些結構性存款的到期收益率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仔細查看產品的收益規則。

不過總體來看,收益上限在4%以下的結構性存款,大部分都能極大概率達到預期的最高收益率。

受年末流動性收緊及銀行MPA考核影響,預計年前這段時間結構性存款收益率下跌的概率不大,不過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也比較低,應該會在當前收益水平窄幅調整。

結構性存款需要進行規範化管理

佳佳認為,結構性存款市場目前存在以下兩大亂象:

1、銷售端應該劃分在存款業務還是理財業務?

雖然結構性存款在會計統計口徑上被劃分到存款業務,但是在銷售端卻比較混亂,有的銀行納入銀行理財業務進行管理,比如購買門檻和首次購買面籤都參考銀行理財,並且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進行登記,但是有的銀行並未這樣做,公開系統查不到這些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的具體信息。

2、假結構性存款能否成為銀行的高息攬儲利器?

受存款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約束,銀行不得隨意上調定期存款利率,而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的利率約束就要少很多,今年各大銀行都在大力發行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而大額存單門檻太高,20萬元起購,而結構性存款的資金募集群體主要就是中低儲蓄水平的儲戶。不過假結構性存款到底能不能成為銀行的高息攬儲利器,這一點存在疑點。如果行業允許銀行這麼做,那麼對於沒有衍生產品交易資格的小型銀行來說,這就構成了不公平競爭行為。

所以,結構性存款市場有待出臺詳細的監管細則,以規範市場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