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每個教師的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都可以找到一條成長的軌跡。在發展教師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教師的成長規律,本文從發展方向、專業能力及團隊合作三個視角,闡述了促進教師發展的校本經驗,體現了校長的責任擔當和應有作為。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在造就學生的過程中,也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人生。每個教師的背後,都有成長的故事,都可以找到一條成長的軌跡。透過這些大同小異的軌跡,我們從一個校長的視角,依稀可見普適性的規律。

一、發現“最佳路徑”

迪士尼樂園的人行道,被評為世界“最佳路徑”。

之所以是“最佳”,是因為它將路徑的選擇權交給了每一個遊客,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他的獨特之處,用對了地方,就是個人才;放錯了位置,就是個庸才,甚至成了麻煩和累贅。校長的職責,就是要發現每個教師的成長需要,幫助他們解決“值不值”“要與不要”“能與不能”的問題,為他們“私人訂製”一條適合的成長之路。

一是“值不值”。

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有很多的誘惑與兩難。

教師這個職業沒有豐厚的收入,想要過得好,“馬兒也要吃夜草”。有些教師悄悄地做起了兼職,或做家教,或沉股海,或迷微商,對教育工作心猿意馬。

校長的責任,就是重新澄清教師的職業規範和價值取向,讓他們本著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重新做出自己的職業選擇,在留與走、公與私之間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利益平衡。

錢老師是一個很優秀的數學教師,也是一個很成功的微商。但是魚和熊掌難以兼得,教書和經商究竟選哪一條路呢?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和錢老師一起探討做教師“值不值”,投資理財還有哪些渠道。最終,錢老師的心又回到了學校,回到了課堂,回到了學生們身上,成了學校的數學教學骨幹。他說:“還是做老師踏實。”

面對教師的兩難問題,我們更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簡單的批評、空洞的教育或者粗暴的處理。留得住教師們的心,才能讓他們心無旁騖地走在教育教學的大道上。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二是“要與不要”。

從教之初,人人都想成為好教師。

當教師的教育激情漸漸消退之後,理想與信念變得日漸遙遠,內心也變得日益淡漠而又粗糙,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要。

校長的責任,就是重新點燃教師內心對“做一個好老師”的渴望,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工作的教育意義,喚醒沉睡的職業自豪感和崇高感,實現“我要成長”而非“要我成長”。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數學張老師已過不惑之年,曾經的奧數金牌教練現在失去了用武之地,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我們請他將過去多年編寫的數學題整理出來,為學校的數學社團編寫一套“挑戰數學”的校本課程。張老師坦言:“我別的不會,就會編數學題。”當學生們用這套數學課程進行活動的時候,張老師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才體會到做一個好教師是多麼自豪。能編寫一個社團的數學課程,就能編寫一個學段的數學課程,也能編寫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高階思維課程,這樣一想,張老師覺得自己的數學教學之路,一下子變寬了、變長了,似乎一輩子都做不完。有人說得好,只要你想要成長,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三是“能不能”。

有些校長常常抱怨“沒人才”,那是因為在他的心裡,沒有把教師當作學校最重要的財富;在他的眼裡,只看到教師的缺點與不足,而沒有用心挖掘教師隱藏不露的“真本事”。

校長的責任,就是要創造各種平臺,提供各種機會,讓教師們試一試身手,甚至要將某些教師置於極其困難的境地,交給他特別艱難的重任,考驗他的心智、品格與能力。

王老師工作了15 年,但是語文課教得一般,幾次比賽都被刷了下來,在語文教學上難有發展的空間。三年前,學校啟動了“夥伴德育”課題研究,我們請她擔任“小組任務型晨會”項目的實踐研究,讓她轉向德育研究。王老師邊做邊想,暗自摸索,一學期積累了十多個案例,發表了兩篇小論文,找到了成長的感覺。三年後,王老師已經成為德育學科帶頭人,又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大市級班主任工作室。

我一直認為,沒有無用之人,上帝關了這扇門,總會為他打開一扇窗。校長的職責,就是把他領到那個窗口,讓他看到窗外的教育風景。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二、賦予“專業力量”

儘管教師成長的路徑各不相同,但是都離不開對學生的研究。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要育人,先要識人,成尚榮先生說:“研究兒童,是教師的第一專業。”這種研究的對象,不是抽象的兒童,而是課堂中具體的兒童個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某個孩子;這種研究,是在教學現場中的實踐研究、觀察、判斷、調整、印證,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和規律的把握。

我們組織全校120多名教師,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完成了“怎麼和學生談話、學生說謊的秘密、粗心是態度問題嗎、上課走神的教學對策”等20多個專題的學習。每一個專題都引用教師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案例分析、深度診斷及情境演練等系列活動,讓每個教師找到了一把把解開兒童心結的“鑰匙”。一個班主任感慨地說:“以前遇到懶得做作業的學生,氣就不打一處來。現在我會這麼看,這孩子沒做作業居然敢來上學,還若無其事的樣子,讓他‘滾’還死活不肯走,就像UFO一樣,太值得我研究了。”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觀念變了,對待學生的態度也變了;態度變了,看學生的眼神也變了,採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變了。以前是用一種辦法教育50個學生,現在恰恰相反。這,便是專業的力量。如今,我校已有100多名教師拿到了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上崗證,經過進階培訓,20多名教師成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初步形成了一支專業化的班主任隊伍。

研究育人,也要研究教書。有人說,教學無非是“教師有了一桶水,學生才有一碗水”,語文教學無非是“多讀多寫”。這樣的教學觀是簡單膚淺的,也是不專業的體現。把自己的錢裝進別人的口袋裡並不難,但要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漪老師說,自己要上好一堂課,至少要備三次課:第一次,不看任何參考書,全憑自己的見解備課;第二次,對照名家大師的解讀和經驗,改善原有的備課;第三次,邊教邊改,在上課時及時調整自己的備課。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我們借鑑於漪老師“一課備三次”的成長經驗,提出了“一課三磨”的校本研修方式,即組成一個10人左右的備課組,圍繞一個課題進行三次集體研討和實踐研磨,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方案。具體的做法是:一磨,重在文本解讀,確定教學內容,精簡教學目標,讓課堂變得更純淨;二磨,重在教學活動的創意設計和藝術整合,並選擇與之適切的教學方式方法,讓課堂變得更有效;三磨,重在教學過程的調控和生成,磨鍊及時應對的教學機智,讓課堂變得更靈動。

有人說,三個臭皮匠頂不了一個諸葛亮。的確,一課三磨,需要三個專業介入:一是專業閱讀的介入,圍繞遇到的問題,選擇對應的專著讀深讀透,提升認識;二是專家指導的介入,名特教師的把脈、診斷,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專業技術的介入,藉助錄播系統和大數據分析以及思維導圖、支架設計等,讓教師擁有更多的方法選擇。

一課三磨,研磨的是課,發展的是人。這個過程猶如“化蛹成蝶”,蛹只有使勁鑽過那道狹窄的口子,才能把全身的能量通過擠壓轉化到兩個翅膀上,化作美麗的蝴蝶。一課三磨是每一個教師獲得專業自由必須經歷的“陣痛期”,誰能“熬”得過,誰就能“化蛹成蝶”,邁向專業發展的廣闊天地。缺乏追求與毅力,就難以跨越這道“坎”。由此,我們提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四個基石:一課三磨,一書三讀,一題三講,一文三改。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三、激勵“抱團成長”

教育是一群人才能做成的事業,單打獨鬥難成教育的大事。

我們鼓勵教師追求個體的卓越,更主張教師組成合作的團隊。作為校長,要善於發現教師群體中的核心人物,那些在學科教學、課題研究或者德育工作中,有見識、有胸懷、有感召力的中堅力量,給他一個平臺,讓他組成一個教學研究團隊,像滾雪球一樣,將一批一批教師捲入其中,帶動更多的教師成長。一個一個的團隊,形成的是一所學校的合作氛圍和團隊精神,凝聚成的是一所學校的文化氣質和優秀傳統。

在團隊建設中,作為校長,既要成為一個鼓動者,也要成為一個踐行者。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我帶領語文組塊教學團隊,致力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層變革。邁克爾·喬丹曾經說過:“一名偉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讓周圍的隊友變得更好。”我深信,一個偉大的團隊,總能讓每一個夥伴變得更加優秀。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首先,讓自己長成一棵大樹。

作為團隊的領銜人,我深知“水漲船高”的道理,也深知“海闊心無界,山高人為峰”的哲理。做強自己,讓自己長成一棵大樹,才能更好地引領團隊。我始終紮根教學一線,將理論建構和實踐創造融為一體,不斷推陳出新。凡是教師感到難教的課文,我都作為課題來研究,發現並建構適宜的教學內容,尋求最佳的教學設計,發現普適的教學原理,並進行現場教學展示、講解示範:每一個教學範例,都力求簡單實用,便教利學;每一個教學理念,都力求簡潔明瞭,學以致用,用即有效。

第二,讓夥伴變得更加優秀。

團隊的力量在於集體的智慧,一個人上課,所有人一起為他出謀劃策。沈霞老師參加全國作文教學大賽,團隊成員陪著她一課三磨,甚至給她上課示範,最終沈老師獲得一等獎。這樣的互幫互助,凝結成了團隊精神,讓人溫暖,給人依靠。

需要警惕的是,團隊可以依靠,但是不能依賴。齊白石先生告誡後人“似我者死,學我者生”,教學的本質在於創造,而非簡單複製。組塊教學思想與理念可以相同,但實踐的樣式和風格,卻應該保持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唯一性。組塊教學團隊希望的是:聽得到不同的聲音,看得到不同的風格,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他自己,而不是刻印出來的“模子”。沈玉芬老師從聯結性學習出發,建構了自己的“關聯教學”理論;王曉奕老師從教與學的關係出發,提出了“適性教學”主張;徐國榮老師積極踐行“言語形式教學”……我們欣喜地看到了每一個人成長的足跡,教師們變得更加優秀而自信。


別抱怨學校沒人才,看這位校長如何為教師成長訂製“最佳路徑”!


第三,讓更多的人抱團成長。

一個人即使再優秀,所帶的團隊成員畢竟有限。在組塊教學團隊中,我們培育了很多“種子教師”,沈玉芬、徐國榮先後成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分別組建了自己的名師工作室,帶動更多的語文教師一起投身到組塊教學的實驗中來。抱團成長,滾雪球似的發展,應該是教師成長的智慧選擇。在一個團隊中,既有互助帶來的支持力量,也有競爭帶來的推動力量,讓你一個勁地往上長,猶如森林中的樹木,始終長得筆直。

如果可以把視野放寬、放遠一些,一個教師可以參加多個團隊,在不同的團隊裡,你可以汲取不同的成長力量。如此,你成長的路就會更寬,你成長的步子會邁得更快。當然,任何時候,你都不能忘了和你一起成長的團隊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