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清朝八旗子弟的地位並不一定比漢族人高

實際上,清朝八旗子弟的地位並不一定比漢族人高

作為一個生活在民族雜居的遼南地區,並且研究過地方史的人來說,我想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我祖宗明朝時候就從山東到了旅順,然後一直在遼南一帶繁衍生息,經歷了幾百年發展也是遼南地區人丁比較興旺的大族,祖上也沒少和旗人打交道。我們家族基本都會各家出錢聘請西席先生教子弟讀書,有幾個是旗人。因為旗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底層八旗子弟年滿十六歲就要選丁補兵缺,但是能補兵缺的都屬於少數,大部分人都是閒散旗人。這些閒散雖然理論上屬於國家預備役軍人,但是他們仍然要自謀生路,因為朝廷只給當公務員、軍人以及國營農場職工的旗人發工資,他們有文化的基本都是當教書先生,沒文化的只能打工出大力。但是旗人有《逃旗法》的限制,未經允許離開旗營三十里就算逃旗,輕者就是黜出旗籍,全家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重者本人斬首,全家流放為奴。所以這就造成了兩個問題,一是旗人勞動力過剩,二是旗人勞動價值降低。畢竟勞動力多了,想工作只能壓低報酬。所以我們家族的西席先生,只要是旗人,全家過得都是緊巴巴的,更嚴重的是往往連粗糧鹹菜都吃不上,只能東家管飯時候省著吃點,帶點飯菜回家給一家老小填肚子。好在中國有尊師重道的傳統,哪怕是再不寬裕,每逢年節依然要準備些糧食豬肉或者是些散碎銀子給西席先生送去。

實際上,清朝八旗子弟的地位並不一定比漢族人高

這種事越到清末越明顯,越來越多的旗人補不上缺開始出去打工,甚至八旗婦女都拋頭露面出去給人打工,通過給人洗衣服、做針線活來賺點零錢來貼補家用。一般漢人婦女都是在家操持家務,賺錢養家那是男人們的活,而八旗婦女還要出來受這些苦,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據我所知,歷史上在復州城一帶都有旗營,現在基本都成村莊了,但是依然保留很多清朝時期的稱呼,比如正藍旗、白旗屯等,所以時間長了,很多生活方式上大家都一樣了,比如說旗人也帶了遼南口音,並和漢人一樣學會了生吃海蠣子;漢人也和旗人一樣,在屋子裡鋪上萬字大炕,給女孩纏足的也越來越少了。也就是說,大家都一樣了,何分滿漢,比如一個漢人和一個旗人約架,兩邊帶的人都是有旗人有漢人,互相都可以為朋友打個頭破血流;也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打完了雙方主動和好,又去喝酒攀交情去了。所以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對漢人來說,曾經的征服者變成了朋友;而對於旗人來說,曾經害怕他們的被征服者也成了哥們弟兄。

實際上,清朝八旗子弟的地位並不一定比漢族人高

這種情況在各地都普遍存在,曾經的征服者融入了當地,而曾經的被征服者也接納了這些新鄰居。杭州將軍特依遜從小被寄養在乳母家,乳母家當時已經有六個兒子了,所以特依遜在乳母家就成了老七。老七從小就和奶兄弟老六特別要好,勝似親兄弟。有一日,特依遜正在杭州校場訓練部隊,老六從福建過來找老七借錢,特依遜部下聽不懂福建話要毆打老六,被特依遜制止。兩兄弟用福建話相互交談,一塊坐著車回府,杭州官員紛紛宴請老六,老六不識趣說了很多他和特依遜小時候的破事,特依遜也不以為意。等到老六要走的時候,特依遜不僅給了老六千金之資,還派兵護送老六回福建,這等於向福建官員宣告老六是我特將軍的家人,你們不得欺侮。

實際上,清朝八旗子弟的地位並不一定比漢族人高

所以,對於底層旗人來說,其地位不一定比漢人高到哪去,反倒是因為限制旗人人身自由的八旗制度而愈加赤貧。如果說真正地位高低之分的,那是在上層官場,而不是在底層。即便是滿漢高層,他們都同樣是愛新覺羅家的高級管家,本質上沒什麼高低之分,頂多就是打天下座天下的思維,旗人為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出力最多,所以多點上升的渠道而已,而且僅僅侷限在八旗軍事貴族。對於漢人高層來說,底層旗人和底層漢人同樣都是臭苦力,如果一個旗人跑到紀曉嵐府上說你姓紀的是我們滿人的一條狗,紀曉嵐只有兩種反應,要麼綁了送內務府治罪,要麼當瘋子痛打一頓。

總之就是一句話,清朝旗人地位比漢人高這句話,是一句屁話。

實際上,清朝八旗子弟的地位並不一定比漢族人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