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在中国,很多地名本身就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山西介休就是其中之一,介休号称三贤故里,而它的名字来源就与三贤之首的介子推有很大关系。

男人都是好色的,所以古今中外,美人计失败的案例少之又少。

介休的故事也是从美人计开始的。

这是公元前675年,晋献公攻打骊绒,骊绒打不过晋国,就把自己两个漂亮的女儿献给晋献公求和。晋献公抱得美人归,率大军离去。回去后,专宠二个美人,而这两个女人也为晋献公生了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晋国继承人,这两位蛇蝎之女就想法迫害晋献公其他孩子。首当其冲的就是老实的公子申。因为公子申是晋献公的合法继承人,有一次,公子申为表效心给老爷子进了一块咸肉,骊姬就在肉中下了毒并让晋献公知道,晋献公上当,对公子申愤怒之极,公子申有口难辩,没法洗清自己,就自杀了。骊姬又进一步诬陷公子申的两个弟弟重耳、夷吾是团伙作案。

重耳、夷吾闻讯出逃,并带走了一帮忠于自己的门客,而介子推就是逃难队伍中的一员。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在逃难的途中,有一次饥饿无粮,重耳是娇生贯养的贵公子,哪里受得了这种苦,最后,介子推给他奉上一碗香喷喷的肉汤,吃完后重耳才问,肉从何来?介子推说是从自己的屁股上割下来的。

在战国,这些士没什么信仰,“士为知已者亡”,是他们的信条。很多门客也都以忠于主人而闻名于世。如程婴、荆可等等。

但,能把肉割下来给主人吃的,仅介子推一例,这表明介子推对主人的忠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所以,后世的帝王,往往把忠于自己的谪系称之为“肱股之臣”,其典故便缘于此。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然而,介子推做完这件事,也同时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道德的两难之地。

那个时代,忠君事主应该是发乎自然,从内心深处爱戴自己的主子,且不较得失。如果是贪图回报,割肉事主就会沦为笑柄。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果然,公子重耳辗转逃到姥姥家翟国,并在翟国的庇护下休养多年,并成家立业,此时晋献公身体每况逾下,最后死了,晋国大乱,骊姬也被杀死,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又返回晋国,成为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在晋文公的治理下,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功成名就,当然要封赏大臣,很多平时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都来说好话,讨封赏了,介子推的割股之情晋文公更是没齿难忘。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就这样,历史终于将介子推和晋文公推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如果介子推接受封赏做官,割股之事会成为世人笑柄,一腔忠心变成谄媚讨好,必为世人嘲讽。

所以他选择回老家退隐,向世人表明心迹,我的忠是不求回报的真忠,不是伪忠。

这样,晋文公又很尴尬了,一代名君怎么可以有恩不报?

在民间,已经有人替介子推鸣不平,作《龙蛇歌》来影射晋文公了。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晋文公三番五次派人请介子推,让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本来也看不惯晋文公身边的一群伪君子,接受封赏,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最后晋文公亲自出马。

介子推无奈之中,便背着老母亲藏在绵山之中。

晋文公派人搜山,找不到人,情急之下,下令放火烧山,不相信介子推不出来。

结果,大火是不受控制的。

等找到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在绵山。

这个事件便成就了这个地名——介休。

介休的意思就是介子推的休命之所。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主人吃,却被烧死在绵山之上

当然,介子推母子也得到了晋文公极为隆重的礼葬。

一代名臣和一代名君终于都不尴尬了。

想起孟子一句话:“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这个“义”字终于害了君臣二人,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很愚昧。

但历史上有很多古人,就为了一个“义”字,而放弃了生命,他们被称作“义士”。

(手机摄影:宋金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