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坤輿萬國全圖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 -1610),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傳教。其原名中文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王應麟所撰《利子碑記》上說:“萬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瑪竇,號西泰,友輩數人,航海九萬里,觀光中國。”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利瑪竇畫像

利瑪竇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最早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通過“西方僧侶”的身份,“漢語著述”的方式傳播天主教教義,並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人物生平】

利瑪竇1552年10月6日出生在意大利亞得里亞海岸城市馬切拉塔。1561年開始,在家鄉的一所耶穌會開辦的中學學習,直至1568年前往羅馬學習法律。1571年,19歲的利瑪竇加入天主教耶穌會。次年來到佛羅倫薩學習人文科學。1573年到1577年,他在享譽盛名的羅馬學院學習,在那裡從師著名的耶穌會士克拉烏學習多門科學。

利瑪竇時常感受到前往亞洲傳教的召喚,於是他向這塊大陸進發。1577年他到達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市,在那裡學會了葡萄牙語並開始學習神學。1578年他和另外13名耶穌會士從里斯本起航,同年9月到達印度果阿(葡萄牙在亞洲的殖民地之一),在那裡他繼續學習神學同時教授拉丁語和希臘語。

1580年,28歲的利瑪竇晉升為印度科欽(現在印度喀拉拉邦的戈奇市)司鐸。1582年他離開果阿,同年8月7日抵達中國澳門。在那裡,利瑪竇幾乎立即投入學習漢語的艱鉅任務之中。1583年,當時的兩廣總督批准利瑪竇和另一名耶穌會士在廣東省東部的肇慶市定居。從此,31歲的利瑪竇開始了漫長的北上之旅,他的最終目的地是北京。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利瑪竇從澳門到北京路線圖

1589年,利瑪竇得到新任兩廣總督的許可,和其他耶穌會士一起遷往廣東省北部的韶州定居。在那裡他們獲得了更多的便利,得到一處住所並修建了一座教堂。為了融入當地文化,利瑪竇等人模彷彿教僧侶的穿衣打扮。許多受過教育的中國人被這些睿智的西方人吸引,紛紛來到利瑪竇的住所瞭解他們的知識。

1590年左右,這些耶穌會士發現僧侶的社會地位不及儒士及其他受過教育的人,於是開始蓄髮留須,穿起儒士的衣服。在此期間,利瑪竇逐漸掌握了漢語,並將儒學的《四書》翻譯成拉丁文,這份手稿現在保存在羅馬耶穌會的檔案中。此外,利瑪竇還總結出首套將漢字譯成拉丁文的標準。這兩項成就足以讓他成為名符其實的西方漢學之父。

1592年,耶穌會士的住所遭強盜襲擊,利瑪竇的一隻腳受傷,從此留下瘸腿的毛病。1595年,他離開韶州遷往南京,並從那裡繼續北上至首都,後因日本人侵略朝鮮被迫遷往南昌。

1595年,利瑪竇在南昌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錄》。1596年他翻譯、編撰了短作《西國記法》,將他的西式記憶法介紹給興趣濃厚的中國人。

1598年南京禮部尚書王忠銘得知這個來自西方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能夠幫助官方修改紀年法,提出帶他和耶穌會友拉扎羅·卡塔內奧(即郭居靜神父)一同前往北京。在此次旅途中,熟知音樂知識的郭居靜神父領悟出漢語語調,在他的幫助下,利瑪竇著手編撰第一部中文字典,遺憾的是,這部著作沒能保存下來。

【坤輿萬國全圖】

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年),利瑪竇到達廣州,自制《萬國圖志》。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利瑪竇到京師獻圖,深受明神宗喜愛。萬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名為《坤輿萬國全圖》,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刻印西洋式世界地圖。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之明朝地圖

目前已發現的《坤輿萬國全圖》原刻本有6幅,其中保存狀況較好的有2幅,分別藏於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James Ford Bell圖書館。剩餘4幅現藏於日本京都大學、日本宮城縣圖書館、日本內閣圖書館和法國巴黎的私人收藏中。目前中國國內沒有收藏的《坤輿萬國全圖》原刻本,國內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據刻本摹繪的彩色《坤輿萬國全圖》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之歐洲地圖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之非洲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之北美洲

地理大發現第29篇: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轉變國人的世界觀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之南美洲

坤輿萬國全圖特地以中國為地圖中心。當時澳洲還未被發現,所以《坤輿萬國全圖》上只有五個洲:亞細亞、歐羅巴、利未亞(非洲)、南北亞墨利加(南北美洲)、墨瓦喇尼加(南極洲);另分四大洋:大西洋、大東洋(太平洋)、小西洋(印度洋)、冰海(北冰洋);附註地理誌異,繪有風俗禽獸;四方各置“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月食圖”、“中氣圖”。

【改變國人世界觀念】

由皇帝的喜愛態度帶來的《坤輿萬國全圖》的繪製,不斷翻印,無形中使得由地圖所帶來的“世界”觀念,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1) 人們生活的世界不再是平面的,而是一個圓形的;

(2) 世界非常大,中國不是唯一的大國;

(3) 古代中國的“天下”、“中國”、“四夷”的說法是不成立的,“中國”不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四夷”則可能是另外的一種發達的文明,相對於他們而言,“中國”可能是“四夷”;

(4) 應該接受“東海西海,心同理同”(陸九淵)的想法,認同各種文明之間的平等地位

【人物評價】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利瑪竇到北京四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致詞》中對利瑪竇的評價可以代表天主教會的觀點:“利瑪竇神父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化交融’的領域上。他以中文精編了一套天主教神學和禮儀術語,使中國人得以認識耶穌基督,讓福音喜訊與教會能在中國文化裡降生。由於利瑪竇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國人中間的中國人’,使他成為大‘漢學家’,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義來說的,因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鐸與學者,天主教徒與東方學家,意大利人和中國人的身份,令人驚歎地融合在一起。”他又說:“利瑪竇神父確信信奉基督,不會損害中國文化,相反會使中國文化更加豐富完善……今天,利瑪竇的形象以及他的著作,重新呈現到中國人民的現實生活中,象徵著中國現代化步伐發展的進程。”

日本作家平川佑弘:利瑪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諸種學藝,和中國四書五經等古典學問於一身的巨人。”他還將利瑪竇看作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位“世界公民”(homo universale)(中文版序言)”。

美國《生活》雜誌:將他評為公元第二千年內(1000-1999年)最有影響力的百名人物中的一員。

羅馬天主教會:“利瑪竇神父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化交融’的領域上”。

丘成桐:“400多年前,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瑪竇把現代數學引進了中國,而他就是在肇慶開始傳播《歐幾里德幾何》等現代數學著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現代數學起源於肇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