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释义“自性”

师兄:师父好,请您再开示一次什么是自性,谢谢师父的不厌其烦。

师父:自性就是我们熟悉的佛性。六祖当年听五祖给他说《金刚经》的时候大彻大悟,就说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就将自性描绘成五种特征,一个是不生灭,一个是不动摇,一个是清净,一个是具足,一个是能生万法。那好了,那就只是告诉我们自性有这五个特征。那么六祖是中国佛学史上非常著名的大彻大悟的祖师,他的境界和佛是一致的,他的言行是如理如法的。他以前是跟谁说啊,说“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就是我说话跟佛说的是一致的,不会违背的。

那好了,六祖是不是很可惜没有详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性啊,不会,在《坛经》里面有一个非常显眼的人物,那就是慧明。他当时要抢六祖的衣钵,结果知道那里六祖衣钵放在那里他拿不动,那为什么拿不动我以前也有过按照我的想法给大家注解过,所以先不谈。慧明就很诚心的说要请六祖指导他明心见性,所以六祖就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哦,**,你现在很专心的听我说话,你的心很平静,你这就是“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这个就是**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们的自性。所以现在大家专心地听我说话的这种精神状态,就是你们的自性显现的状态。

那你说等一下我要去做事那完蛋了,自性又不见了。不会,你们接下来去做什么事情,你们都保持这种清净的心,清净的心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所谓的客观的心态。那六祖有没有给我们注解,有的。他在当年见五祖的时候不是说“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弟子就是他自己自称,叫五祖叫和尚,和尚其实是印度语,翻译成中国话就相当师父的意思,当然这里是指出家师父。好像大家很恭敬的叫我师父,就不能叫我和尚,这个和尚是对出家师父的一种尊称,我们俗家人就不能用这个。他说师父啊,我的心呐常生智慧。智慧和烦恼有什么不同啊,烦恼是因为着相而有,智慧是因为离烦恼,这种心态就叫做智慧。

那有没有哪本书有说到这点, 有啊,《波罗蜜多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般若是什么啊,般若就是自性现前的这个清净心的状态,用这种清净心去看待一切,这就是智慧的行为。你自己一厢情愿去看待那就是无明。那有没有依据啊,有啊,那就是《楞严经》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就是以你自己一厢情愿的观念去看待就是无明的根源。“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知见无见,怪事,说知见,又说无见,就是说你这个认识事物的心啊,你不要带着你的成见,这就是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其实就是不执著生灭的状态,也就是说你没有着相,无漏真净,这就是最完美的境界。所以这么就知道了,惠能大师当年说“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就是说我的心呐,永远就是清清净净的,以我这个客观的心去面对一切,去从事一切都是种福田,因为不会造恶业,不会造恶业而去为人处世,那就是六祖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那种清净心。然后用清净心去为人处世,那就是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你现在的清净心和六祖当年的清净心有没有区别?还是有所区别,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历练,使你这个清净心的水平不断提高,到一定程度真的就变成非常客观了,那就是明心见性的状态了。谢谢大家!

推荐人:明勖

了空居士释义“自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