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的漢文帝,“九五之尊”真是難能可貴的!


節儉的漢文帝,“九五之尊”真是難能可貴的!



《道德經》有云:“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作為遵行“黃老之道”的漢文帝,對民眾做到了厚待關愛,是謂“慈”;在大政處理上,不折騰、不急於求成,穩妥沉著,以靜制動,是謂“不敢為天下先”;在個人生活上,敦樸節儉,是謂“儉”。老子所推許的“三寶”,漢文帝都做到了,作為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這是難能可貴的。

節儉的漢文帝,“九五之尊”真是難能可貴的!

史籍中有不少關於漢文帝節儉故事的記載。這些故事表明,漢文帝的“薄奉節儉”,不是虛有其表的作秀,而是不折不扣的身體力行。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等,無所增益。想建個“露臺”,一看預算下來需要開銷“百金”,立即中止計劃,“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有人進獻千里馬,辭謝不受,並進而下詔,遍告天下自己不受獻的立場:“朕不受獻也。其令四方毋求來獻。”

節儉的漢文帝,“九五之尊”真是難能可貴的!

漢文帝不僅管住自己,同樣,他也基本上管好了身邊的人:所寵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帳不文繡”,就是後人津津樂道的例子,“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他不僅生前節儉,甚至預先安排後事時一再強調喪事節辦,厲行“薄葬”,嚴防浪費,避免擾民,“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當然,他任意賞賜銅山於近佞寵臣鄧通之類記載的傳世,說明漢文帝的“節儉”與“御下”也並非盡善盡美,但這畢竟是瑕不掩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