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鼓勵民營資本積極投資普惠幼兒園,促進我國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文章轉載於公眾號:民教投幼教專欄(ID:minjiaotou-kids)

關於鼓勵民營資本積極投資普惠幼兒園,促進我國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2018年11月中央發佈的《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到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全國原則上達到50%的目標。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強調,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

一些地方政府為落實文件精神,儘快實現幼兒園公辦佔比50%、普惠佔比80%及小區配套幼兒園辦成公辦幼兒園或普惠幼兒園的目標,釆用了一些簡單粗暴的手法:如強制要求民辦園調低價格做普惠,強行收回仍在租賃合同期內的民辦園做公辦園,強行收回有獨立產權的小區配套民辦園辦成公辦或普惠幼兒園,不給民辦園辦證……基層政府有關部門對中央精神的誤讀行為,導致社會上流傳“幼兒園公進民退”、“民辦園要退出歷史舞臺”等等言論,造成整個民辦幼教行業的恐慌、焦慮和失望,令一些幼教機構己停止繼續投資幼兒園或將投資轉向海外發展。這種“殺雞取卵”“拆東牆補西牆”的急功近利短視行為,不僅損害了民辦園的投資辦學權益,破壞了幼教市場的投資信心,讓社會資金怯步投資學前教育行業,同時也損害了國家一貫以來堅持公民辦並舉的學前教育發展策略。

要更好地實現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的目標,首先政府應承擔起對公民提供學前教育普惠的責任和義務,其次應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資普惠學前教育的積極性。

民辦幼兒園普惠化意味著三個方面的改變:降低所供給的學前教育的服務價格,按照機會均等的方式接受入園幼兒,提升供給的學前教育的質量。政府是公民教育權實現的基礎保障者,因此,政府應該是普惠制幼兒園的第一推動者。各級政府應積極創造有利於政府和民營投資辦學者的雙贏政策條件,營造民辦幼兒園主動轉型普惠幼兒園、民營資本積極投資普惠幼兒園、政府與辦學者、孩子和家長的多贏局面。建議政府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問題:

一、根據辦學成本制定民辦普惠園收費標準及補貼政策,保障民辦普惠園可持續發展。

各地政府在制定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標準時,通常以公辦園收費標準上浮15%~80%。公辦園的學費標準為200元/月.生~560元/月.生。政府給予民辦普惠園的生均補貼在100元/生/月~300元/生/月(北京、深圳、廈門除外),幼兒園生均實際培養成本則在1360元~2600元/月.生(不同地區有所不同)。普惠園限價收費加政府補貼仍遠低於生均培養成本,普惠園想辦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過低的限價收費及䃼貼政策,令普惠園落入“吊鹽水”掙扎生存狀態,這將使中國幼教走向平庸,而最終受害的則會是在普惠園入讀的孩子們(師資水平低,辦學水平劣,保教質量差)。

公辦幼兒園的投資及人員工資福利和園所維修等費用均由政府財政撥款,辦學場地免租,無需支付投資利息和折舊攤銷成本,財政每年需持續撥款維繫公辦園正常運轉。據今年西安兩會公佈的預算顯示:2018年西安市納入市級部門預算的市屬公辦幼兒園.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撥款為3182.42萬元;2014年廣州納入市本級部門預算的15家市屬公辦幼兒園,財政一般預算撥款資金高達1.2億元。其中第一幼兒園的一般公共預算撥款為2557.85萬元,比上年增加接近20%;……試想,若全國50%的幼兒園都辦成公辦園,國家財政一年要撥多少的資金在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幼兒教育方面?這是一筆非常龐大的政府財政開支!

建議政府以給予公辦園的財政補貼按比率給予民辦普惠幼兒園,讓民辦園的收費加政府補貼能高於幼兒生均培養成本,使民辦普惠幼兒園有充裕的運營資金生存發展。

二、解決民辦普惠幼兒園的辦學資金來源問題。

2018年11月15日,國務院意見頒佈後,一大批想炒作幼教市場掙快錢的資本紛紛撤離,令浮躁的資本熱炒幼教市場降溫,幼教生態環境變得更為純粹。資本走了,幼教投資的資金要從哪來?投資民辦幼兒園的資金無法從銀行融資貸款取得,都由辦學者自籌資金。一所新開辦幼兒園,在開辦的頭兩年是虧本經營,仍需不斷投入資金維繫學校運營,第三年才實現財務收支平衡,到第五至七年才能收回投資成本。而幼兒園開辦八年後,又要再投入資金對幼兒園進行翻新改造。要等到辦學者將盈利投資第二家幼兒園,發展速度遠遠滿足不了迅速增長的幼教市場需求。如何才能解決民辦普惠性幼兒園的辦學資金呢?

1、建議銀行等金融機構向民辦幼兒園開放融資渠道,或由政府部門給予低息或貼息貸款,以保證幼教市場的資金持續投入。

2、由政府負責投入普惠園的硬件裝修及設備設施,將幼兒園運營委託給有實力、有資質的專業幼教機構託管,辦成普惠幼兒園(臺灣是這麼做的),政府做好辦學質量和依法辦學的督管。

3、政府視當地財政狀況,按開辦普惠園的規模,給予開辦經費䃼貼。如:一個配套班按25~60萬元補貼,新開辦六個配套班規模幼兒園,政府補貼150萬元/所園~360萬元/所園。

三、保證優質幼師的供給。

近年,全國各地幼兒園都面臨“幼師荒”,每名幼師畢業生,有3~5家的用人機構搶。幼師就業傾向於公辦園,民辦園難以招聘到優秀專業幼師,部分民辦園只好聘非專業資質的幼師。專業幼教人才的缺乏,嚴重影響到幼兒園辦學質量。

建議政府擴大省地市幼兒師範院校的投資及招生,並給予優惠政策,鼓勵民營資本投資興辦幼師院校,以增加優質專業幼師的供給量。

四、改善民辦園教師福利待遇及教師地位,加強師資培訓力度。

民辦園教師的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與公辦編制教師差距甚大,造成幼師流失,影響到民辦園辦學質量。建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將民辦和公辦幼兒園教師,納入統一質量管理體系,在職稱、評優、教師培訓、社醫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民辦園教師應獲得和公辦園教師同等待遇,並將民辦園師資培訓納入國培計劃。建構適用於民辦和公辦幼兒園的平等、統一、共通的師資培訓和福利體制。

五、完善合理的稅費減免政策。

建議按照民辦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的民辦幼兒園,各項建設稅費減免享有公辦幼兒園同等待遇,不徵營業稅、企業所得稅。按企業法人登記的民辦幼兒園,出資人將房產設備投入到民辦幼兒園,不徵營業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地方所得部分由稅務部門徵繳後按規定給予返還。辦學機構以經營幼兒園的稅後利潤在本地繼續投資辦學的,其投資額對應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由同級財政予以返還,全額用於辦學。

六、推行小區配套幼兒園公辦及普惠計劃,需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忌簡單一刀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的下發,是為了實現發展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這項舉措在整改執行過程中,各級政府應避免為完成任務簡單一刀切。近日,發生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教育局無視投資者權益,強行收回小區配套民辦幼兒園轉公辦的事件,造成極為不良的社會影響。

城鎮小區幼兒園的建設在實踐中較為複雜,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有些小區當時沒有配套幼兒園,開發商為帶動樓盤的銷售,在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後而自建幼兒園;有些小區幼兒園土地為商業出讓取得,房屋產權已經私有化,舉辦者按照商品房的價格購買了園舍;有的小區配套幼兒園,被開發商以數千萬元的價格,將使用權轉讓予幼兒園辦學者……如在整改過程中過於強制,可能會引發整改過程中的矛盾,且會打擊社會力量辦學的積極性。

建議各級政府在城鎮小區幼兒園的整改中,應按照《通知》提到的“一事一議”“一園一案”的原則,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以保障投資辦學者權益,保護好社會力量投資辦學的積極性,以便更好地推進落實中央精神。

七、政府發行教育券資助幼教,促使教育資源配置公平。

建議我國能採取國際流行的政府發行幼兒教育券政策,對需入園的學齡前兒童進行補貼資助。幼教券是在倡導機會均等和資源分配公平化的教育改革訴求下,面對公辦幼兒園少私立幼兒園多,私立幼兒園學費高家庭負擔重,公私立幼兒園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對選擇入讀私立幼兒園的家庭,發放相當於公立與私立幼兒園學費平均差距的50%~70%的幼教券政策,發放對象是就讀於私立幼兒園的幼兒。就讀公立幼兒園的幼兒己享受很低的學費,故不能領取教育券。教育券由政府統一印製,由有適齡幼兒入托的家長向政府部門申請獲批核後,由政府部門將教育券郵寄給家長,入園註冊時抵同額學費,幼兒園收取教育券後,到政府有關部門兌現等額現金。

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及香港和臺灣地區均採用教育券資助學前教育。教育券的核心目標是為了縮小公私立幼兒園學費的差距,以減輕家長負擔,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讓家長有自由選擇適合孩子發展的幼兒教育的權力,實現納稅人擁有公平享受教育資源配置的權力。

給予公民優質、實惠的幼兒教育,各級政府能夠做許多工作。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可以綜合進行,打“組合拳”,既給政策又給錢;經濟條件差一點的地區可以量力而行,多給政策少給錢;經濟基礎薄弱的地區,可以只給政策。實際上好的政策就是教育發展的助推器,能推進民辦幼兒園主動轉型普惠園,鼓勵社會資本積極投資普惠幼兒園,這樣才能順利推進我國普惠制幼兒園又快又好、健康、可持續發展。(小魚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