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日俄战争获胜的是俄国,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将如何发展?

张聪捷


这个问题很有探讨性,一些无知的家伙居然在感谢日本,愚蠢之极!我能说,日本的胜利表面上看似保住了东北,实际上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能同时收复本可合二为一的“内、外”东北么?因为内东北的重要性将促使中国人不得不想尽办法收复,绝不可能放弃!


老实说,俄国佬的战斗力其实一直都很差的,日本能打赢沙俄并不奇怪,而俄国能从清朝割走的150万领土也都是威逼利诱+忽悠走的,并没有真正与清朝发生过交战,但你一旦服软惯了,别人也就真正欺负到你头上来了。而俄国佬真正强大起来已是二战后的事情。

但是在此之前,看看一战后俄国崩溃分出了多少个国家?新生的波兰也能扒下他一层皮、割回一大片领土!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纷纷独立,西边尚且如此,地广人稀力量薄弱的远东更是如此!北洋政府也曾一度成功收复外蒙古!可惜出力有限,成果仅止于此!北洋政府对外东北的重视程度显然太低,根本没指望大胆收复,实际上已基本放弃。但是,如果是内东北呢?




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俄毛子是殖民者中出了名的贪婪,越贪婪有时候也死得越惨!如果日俄战争时俄国取胜,占领了我们内东北的话,那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恐怕也将出乎很多人预料。什么结果?我断言俄国会连本来利赔出来!

那就听我分析分析沙俄为何会连本带利赔出来!一方面沙俄占领我们的内东北最多不过10几年,就得吐出来,区区十几年,关注度尚未被国人淡化,国人军政上下收复动力充分!有些人一味强调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多么恐怖,而看不到沙俄的痼疾和整体未来格局的发展变化,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崩溃是必然的,因为他工业基础和生产能力实在太薄弱了,没法抗衡一战时的德国。另一方面对中国人来说,内东北和外东北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完全不一样的,外东北毕竟是偏远的边疆区,国人容易对此淡薄不能跟内东北这样的祖宗复地相比,人口基数也不是一个级别的,中国人不可能像放弃外东北那样放弃内东北。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趁着沙俄崩溃、各国干涉之际,北洋政府将更有理由、更有动力、倾尽国力去收复失地!

而不再是我们见到的只派个几千人、几艘船那样去小打小闹、得过且过,只短暂的抢回了外蒙古!


内东北何其重要?秦汉时期甚至春秋战国时期辽东就成了中国的土地!老祖宗留下的自留地!当时俄国苏维埃政权立足未稳,西伯利亚和远东在白军手里,局势一团乱,中国此时若要“大举”收复失地,谁敢说什么?谁也不敢再增加敌人和变数,既然决心要“大规模”收复,焉有只收复一半的道理?也就是说“外”东北也会连同收回来!一团乱的俄毛子无力阻挡,有什么理由和能力阻挡?这不是外国干涉,不是师出无名,俄毛只能接受!

若敢说不,那死的更惨!内东北人口又多,怕是也会同时发生大规模起义吧?内外夹击,俄国佬还想保住东北?黄俄罗斯计划?痴人说梦!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轻而易举成功独立就是例子!俄波战争还没打完,苏俄还没统一就面对两线作战,只怕到时要让俄国佬哭都找不到地儿,必须连本带利给我吐出来!内、外东北甚至外西北全部都得通通拿回!还要面对一个变得更为敌对、全面配合西方对苏俄封锁的中国!而我们还能得到当时欧美列强、战胜国的普遍支持!这还没完,西伯利亚还安好?恐怕不排除中国为长远制俄乘胜报复肢解俄国佬的整个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为一劳永逸、遏制俄国东山再起,极有可能会与当时同在干涉俄国,并企图瓜分远东地区的小日本合作一起瓜分东、中西伯利亚,奠定北亚“世纪”格局!

两国同进退共进大餐,瓜分、制俄更轻松更团结更有胜算!实际上所谓的十几个干涉军也只有日本人认真出过力,最投入!现在中日全力共同制俄,俄国佬将再也没有卷土重来、觊觎东北亚的机会!其不仅失去外东北,还要失去整个远东、太平洋,甚至西伯利亚!

如此,又何来中国彻底失去东北一说??别拿二战苏俄重新占回波罗的海三国说是,远东已完全失去,大局已定!中国不仅能收复外东北、海参崴库页岛,重得外东北海岸线出海口,还能重创俄毛子的国土空间格局,永远退出远东甚至失去中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区域,变成再无非分之想的地理空间格局!这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历史发展推演!


但是,日俄战争日本获胜了,这个使我们能够连同收复内外东北、外西北,一战定乾坤+限制俄毛子的世纪机会也失去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马复归焉知非祸?历史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一个看似挺好的事件能导致未来更大的不好的格局,日俄战争东北虽然暂时得保,但整体格局是中国彻底失去了收复外东北的绝佳机会!因缘际会下使中国反而损失更大!而苏联工业化及二战后变得更强大了,中国估计再没有收复外东北的可能!
日俄战争结局也进一步壮大了日本及其野心,导致后来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二战全面侵华半个中国沦陷。日本战胜沙俄,不仅因缘际会下使我们彻底失去了收复外东北的机会,还造成后面的日本全面侵华、半个中国沦陷的巨大灾难、民族危亡,那些感谢日本的无知者可以休矣!


龙拳舞秀


沙俄赢了,中华大地也许就真成了黄色俄罗斯了,看看奥斯曼和土耳其国土面积的对比就知道了,现在突厥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而非土耳其。

虽然小日本后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但1905日本赢了沙俄对天朝最好,这不是因为小日本善良,而是因为日本没有实力吞并东北更不用说全中国,后来日本只要了大连(日本人称之为关东州,驻军成为关东军),而把东北全境还给了清朝。这也是近代史上民国政府那么多亲日派的原因。

当然,后来小日本缓过劲来,老觉得这桩买卖做亏了,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钱,东北这块到手的肥肉还回去了。所以一直千方百计想搞到手,先是皇姑屯没成功,后来九一八搞成了。

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东北是满清入主中华的嫁妆,孙中山就曾提出东北换取日本援助。傅仪不能称为汉奸,人家是满族。大批满清遗老认为东北是满清老家,关内汉人不欢迎自己,自己就回东北老家。所以伪满洲国对满族的诱惑很大。

九一八之后为了守住东北既得利益,必须要在关内和东北之间搞出缓冲地带,这也是后来的长城抗战,后来何梅协定搞出了华北五省自治,就是想在华北设置缓冲区。

当然这也是当时孱弱的中国所能接受的极限,只保留华北名义上的主权,再让步就连北京都丢了,这个罪名谁也承担不起。结果小日本没有强力政治人物约束军部,非要打服中国,结果反被中方战场拖住。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忍受磨难的民族性格被发挥到极致,国家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经常被打的鼻青脸肿,但是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是不投降,小日本也没脾气。后来勾引汪精卫叛国,他和小日本欠的卖国条约第一条就是承认伪满洲国。

天佑中华,小日本没有在东北找到石油,只好眼睛盯着东南亚,这下老美不干了。小日本站错了队,最后把明治维新以来吞进去全吐出来了,连台湾也收回了。

对于近代百年,天朝虽然屈辱,作为东亚病夫,我们的运气比奥斯曼这个西亚病夫好的多,很多时候真的想说天佑中华。

纯手打!


我是二伟哥


若俄罗斯赢得日俄战争 则:东北被占、山东很可能被占、朝鲜成为俄罗斯附属国、俄罗斯控制太平洋、东南亚一带的航海权

如下图 红色线将成为中俄边界 紫色圈中的山东将被俄罗斯占据,特别是对渤海进入有控制作用的威海一带

绿色线将成为俄罗斯太平洋海军的控制线 见下图


日俄战争前的一些基本事实:

1、连通莫斯科和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虽然没有完全修建完成,但基本的运输能力已经具备,部分路段需要用渡轮进行运送。西伯利亚铁路在1890年就由当时还皇太子的尼古拉二世在海参崴主持开工仪式。

2、从海参崴通过哈尔滨、沈阳到旅顺的东清铁路(南满铁路)已经在1903年开通。

3、1899年,尼古拉二世将1898年从大清租借来的辽东半岛定名为:关东州,设立关东州厅。关东州厅长具有统帅海军、陆军,行政权力、部分直接外交权等权力。

4、1900年6月,尼古拉二世自任总司令,以保护俄罗斯修建的中东铁路为名,派遣18万军队,从瑷珲、满洲里、珲春、三江口、旅顺等地,六路进入东北;10月1日,俄罗斯占领奉天(沈阳),同一天从旅顺出发的四艘军舰在山海关登陆;10月4日,从山海关登陆的俄罗斯军占领锦州;10月6日,六路俄罗斯军在铁岭会师,俄罗斯全面控制东北。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俄罗斯在东北的军事存在有:保护铁路为名的17.7万军队和驻守的10万俄罗斯军,合计27.7万。

1903年,尼古拉二世在东北设立亚东大总督,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远东总督统治满洲。

即当时俄罗斯在东北有两个行政区:亚东大都督、关东州。东北全面被这两个机构控制。

5、当时的局势:

旅顺成为俄罗斯的关东州,成为海军、陆军南进的基地;

胶州湾成为德国的胶澳总督(Kiaochow),成为德国海军东亚分舰队;

广州湾(不是广州市,而是现在湛江市)成为法国的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成为法属印度支那六使(北圻统使、中圻钦使、南圻统督、高棉钦使、哀牢钦使、广州湾使)之一,受北圻统使节制;

英国租借威海卫;

6、当时法国和俄罗斯联盟,俄罗斯胜利,巩固占领东北、内外蒙古,法国将会扩大在两广、云贵的范围;

日本和英国联盟,在日本占有台湾、英国控制长江水域情况下,东南沿海将成为英日联盟对抗法俄联盟的基地。

于是:俄罗斯在北方,法国在南方,英日在东南沿海,大清只能退回中西部地区。

一战将会分成欧洲部分和远东部分。日本和俄罗斯在大清土地上进行战争,不会是最后一次,一战也必然在发生日英和法俄或德俄在大清土地上进行战争。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我这么说,也许很多朋友会喷我,但我还是这么认为:抛开中日矛盾不说,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对中国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为什么?

倒不是因为日本人比俄国人仁慈,也不是因为日本人毕竟与我们同为黄种人、同为儒家文化圈。而是因为,日本本来就比俄国弱,而且还是个岛国。所以,日本的胜利,对中国来说威胁更小一些,留给我们缓冲的时间也更多一些。

我们不要用八年抗战这个浩劫来代入到日俄战争之中,就认为如果俄国当年获胜了,对我们来说会好很多。事实很可能并非如此!



早在日俄战争之前,沙俄就已经侵占了我们大量的领土,这些土地多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多日本这么多。而接下来,他们的目标指向了富饶的东北和蒙古地区。不过此时,他们在东北亚遇到了一个新崛起的对手—日本!

日本作为新兴列强,他们也需要大量海外的殖民地,而他们的唯一选择,就只有对岸的东亚大陆。于是,他们在击败了清朝后,开始不断向大陆进军,蚕食了朝鲜半岛后也开始瞄准东北。

因此,日俄战争不可避免。但是,日俄的国力其实始终都不在一个档次。按理说,如果真的全方位开战,几个日本都不够沙俄打。



但好在日本并非孤军作战,西欧各国本就看这只北极熊不顺眼,自然也就不会让沙俄轻易取胜。因此,明的暗的都在支持日本。加上日本人打仗又够狠,硬是击败了沙俄的远东军队。但那已经是日本的极限了!所以,日本虽然胜利了,但也元气大伤,没办法直接吞并东北,还需要时间慢慢蚕食。



试想象,如果胜利的是沙俄呢?以这些俄毛的皮性和实力,很可能加快对我们北方的侵略,积极实施他们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那么对整个东北亚而言,都将是比日本侵略更大的灾难和浩劫。

大家可以看看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就能想象到,沙俄可不比日本仁慈。甚至可以说,作为与东亚各国都不同文明类别的他们,对东北亚的破坏,也许更大、更可怕!



而且,日本对沙俄的胜利,打破了白人国家不可战胜的神话,事实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了同为东亚国家的中国。也给了垂死的清王朝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这些历史要读


俄国若取胜,那就是大清国的灭顶之灾了,整个东亚、世界历史都将改写。

备注:以下描述纯属假设,不带有任何政治观点,纯粹架空历史,虽然这里会黑俄国,但黑的是沙俄,如今中俄是好朋友、好战友、好伙伴,不喜勿喷。

对领土的占有欲,是历代沙皇戒不了的瘾。

几百年,从一个城市公国发展为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并屹立至今,世界独有沙俄一家。

对领土的疯狂执念,使得沙俄的军队所到之处,都是当地民族的灭顶之灾,人口大量死亡,家园被摧毁。

几百年前,整个黑海地区几乎都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海,持续了200年的俄土战争之后,奥斯曼把黑海东岸西岸北岸的领土几乎丢了个精光。

俄国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征服行动历时上百年之久,被屠杀的当地民众难以数计。

靠着强权、碾压式的军事机器,沙俄征服了欧亚大陆的大片土地。

日俄战争,事关日本国运,对沙俄没那么重要

1894年,日本击败清政府,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赌赢了。

时隔十年之后,日本再次把国运堵上了,发动一场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日本以“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进行战争动员和准备。

而俄国,说实在的块头太大了,它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欧洲方向,临近一战爆发,大家都分明感觉到了空气中的氛围有点不一样了。

最终,俄国的远东军事力量和调过去的波罗的海舰队战败了,但是俄军主力都在欧洲,可以随时征调过去,但日本已经强弩之末,最终,日本虽然打了胜仗,却没拿到一分钱的赔款,损失惨重。

如果俄国胜利,大清国危矣!日本陷入地狱

沙俄胜利了,那它的重心会迅速转移到东亚,这里有它朝思暮想的四季不冻的港口。

大清国为了龙兴之地的安危,展开了悲壮的卫国战争,但实力太差了,东北还是属于俄国了。

黄俄罗斯计划初步完成,世界列强也没人能组织沙俄继续南下的步伐,至少黄河以北可能……诸君自己联想。

日本退守本土,俄军向来是个不肯吃亏的主,战争中死了那么多士兵,势必对日本展开残酷的报复。

日本即使不被灭国,也要被俄国割走大片领土,并被俄国牢牢控制住。

至于朝半岛,那没的说,归了沙俄了。

也就如此,俄国人扩张的步伐有限,毕竟还有其他列强在那看着呢,你吃那么多,其他列强怎么办?

俄国胜利,一战也不会爆发了,沙俄也没有革命了,世界也没那么多国家了。

俄国胜利后,它需要很多很多时间来消化东亚新的土地。

俄国人的重心也不会再回到巴尔干了,2次巴尔干战争就能避免。

没了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俄国也不至于对奥匈帝国宣战了。

一战爆发,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之后,沙俄对奥匈宣战是个关键的一环,从列强纷纷彼此宣战。

俄国人的注意力都到东方去了,列强在欧洲的矛盾就大大下降,总体上局势会缓和。

一战也不会爆发了,俄国的革命也不存在了,各个帝国的王冠也不会落地了。

列强继续保持优势,世界的各个殖民地继续保持殖民地的身份,想翻身很难。


云中史记


那么这个变化将是天翻地覆的。

虽然日俄战争,不管谁胜谁败,对于中国来说都是不好的结局,但是秉着“择其轻者而优之”的原则,日本胜利和俄国胜利总有一个对中国损害小一点的,而损害小的那一方,间接上也是对中国有一定利处的。



如果俄国取得了胜利,那么整个东北都将万劫不复。而中国的国界很有可能被俄罗斯推到长城一线,而整个东亚也将沉沦好几十年。德国、法国、英国当然也不会坐视俄罗斯一家独大,肯定会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最后很有可能就是长江流域彻底被英国人控制,法国人占据了福建广东和广西,德国人进入黄河流域,整个中国被列强彻底瓜分,沦为了殖民地。


这也不是信口开河。早在甲午战争之前,俄罗斯就已经展开了对东北的渗透计划。官方称之为“黄俄计划”。

1896年,俄罗斯诱逼清政府接受《中俄密约》,随即索取了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

1897年,俄罗斯舰队擅自闯进中国旅顺口。

1898年,俄罗斯强行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霸占整个辽东半岛,从而在远东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俄罗斯出兵强占东北,俄罗斯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公然叫嚷:“我们将把满洲变成第二个布哈拉。”

1903年8月俄罗斯又悍然成立以旅顺为中心的“远东总督区”,任命尼古拉二世之叔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塞耶夫为总督,实际上把我东北当成了俄罗斯领土,接着又重占奉天。

1905年,日俄战争,就是一场争夺东北利益的战争,一旦俄国赢了,清政府就只能妥协,把东北的各项权益都让给俄罗斯,这样用不了几年,俄罗斯就会一口吃掉东北。


此外,如果日本战败,英美等国也会放弃对日本的扶持,如此一来当时东亚最为先进的国家也会没落,整个东亚就彻底成为白人的内廷。

也是中国人当时没本事,只能寄希望于日本赢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因为日本的人口和国力都十分有限,在当时根本没有一口吃掉东北的可能,所以日俄战争后,东北的利益被日俄平分,双方互相制约,达到一个微妙,这对一个虚弱无力的中国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结果。


火器工坊


近代史上,给我国带来最大灾难的两个国家。一个是沙俄,沙俄一共攫取了我国三百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含沙俄、苏联策划的外蒙古独立)。另一个便是日本,而日本是荼毒我国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日俄两国却又曾在我国的领土上,爆发了一场争夺我国东北支配权的战争,此即日俄战争。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其对我国的危害性已被历史证明。那假使沙俄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又将对我国近现代有何影响呢?

与日本:日本的经略满蒙(东北)的计划将因此受挫而搁浅。二战时期,日本入侵我国的方向是自东北而华北而华东-华中-华南,即田中奏折中所言“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而在我国历史上也只有满、蒙曾经成功入主过华夏,日本显然是想效仿满蒙,希望能循满、蒙的足迹而复制成功。

如果日本於日俄战争中失利,东北甚至朝鲜都会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日本将会在很长时期内,不敢挑战欧美列强的权威,会被迫放弃此“自北而南”侵略我国的计划。日本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修养之后,会改为以台湾为基地,侵略我国的闽浙等东南沿海地区。而东南与清末刚开荒不久的东北大不相同,不但是华夏的世居地、人口稠密,也是我国的财赋中心。日本入侵闽浙等东南沿海,将会直接导致我国全面抗战。日本也会避免与沙俄(苏联)的直接冲突,不需要抽调兵力防范沙俄(苏联),而得以全力侵略我国的腹心地区。

与沙俄:沙俄是对领土最为贪婪的国家,用了近四百年的时间,将一个莫斯科公国扩张到一个拥有近230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沙俄曾有一份震惊世界的计划,即彼得一世遗嘱,在该计划中,沙俄要并吞北欧、奥斯曼(今土耳其)、伊朗乃至印度,而将整个亚洲腹心都收入囊中。尽管沙俄官方对此予以否认,但该计划在18世纪的欧洲盛传。而从后来沙俄的扩张方向来看,却无一不与该计划吻合。

随着普鲁士的崛起与德国的统一,沙俄向西扩张遭到了遏制。而19世纪中叶,沙俄又於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等国击败,沙俄的南下战略也遭受了重大挫折。于是,沙俄便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并制定了野心勃勃的“黄俄罗斯”计划,要将我国长城以北的整个北方地区都变成沙俄的领土。

而沙俄领土扩张的欲望,也与其对出海口的渴求密切相关。沙俄虽经奋战,战胜了瑞典、土耳其,而获得了波罗的海、黑海的出海口,但波罗的海、黑海都系内海,沙俄海军仍然进不了海洋。其后,虽通过与满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侵占了我国众多的领土,也获得了海参崴等优良深水港,但却没有不冻港。故而,沙俄对我国的内东北一直垂涎,尤其是旅顺、大连等港口更不能忘。

而沙俄与我国的领土接壤,一旦沙俄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很多领土会直接被吞进沙俄的肚子里,其后果可想而知。即便是中俄(苏)双方从未有过条约,1929年才被苏联侵占的黑瞎子岛,也是看在中俄友好的面子上,勉强归还了一半。而正因为沙俄与我国的领土直接接壤,其领土野心更大、威胁更直接。我国才会两害相权取其轻,而於日俄战争中,表面上严守中立,背地里却暗助日本。而英美等国也是出於遏制沙俄势力的过分扩张,而选择支持日本。


有知社


如果这个战争俄国取得了胜利,中国和整个东亚的结果,都将会更惨。

八国联军侵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后,对土地最为贪婪的俄国始终念念不忘着侵吞中国北方,实现其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虽然欧美等列强因为自身利益多次阻挠,但是俄国依然一步步侵占东北。


到1903年时,俄国占据旅顺,几乎将整个东北地区吞入腹中,这自然引起了日本的极大不满。因为日本自甲午战争胜利之后,一直将东北地区视为囊中之物,日俄之间的矛盾愈发不可调和。

1904年,日俄矛盾愈发尖锐,最终,忍无可忍的日本在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支持之下,对于东北地区的俄国军队发动进攻,日俄战争爆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俄国和日本集结了上百万大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展开极为惨烈的厮杀,双方仅死伤的兵力,就高达40余万。


日俄战争是日本继甲午战争之后,第二次赌国运的战争,日本又一次的疯狂赌博也取得了胜利。正是日俄战争的胜利,才使得日本受到了其他列强的普遍认可,也使日本正式跨入列强行列。

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日俄战争俄国没有被日本击败,而是取得了胜利,那么中国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我的观点是:结果只会更糟,绝不会变好。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也就是当时中国的态度,其实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这种结果。1904年,已经日暮西山、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由于完全没有实力阻挡双方列强,面对这场在中国国土上引发的战争,被迫耻辱的宣布“局外中立”。

但与此同时,清政府并非没有选择自救,虽然对外公开“局外中立”,但是清政府的实际态度是倾向于日本的,并给予了日本不少帮助。甚至还派兵支援日军,共同抗击俄国军队。

虽然自身腐败不堪,但是清政府尤其是慈禧太后并没有糊涂,他们清晰的知道,日俄战争对于中国而言,就是一场列强争夺中国权益的“狗咬狗”战争,日本和俄国都不是什么“好鸟”。

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慈禧太后及清政府显然认为,俄国胜利后的结果中国会更加糟糕,这也是清政府为什么选择支持日本的原因。

而事实也与清政府的判断一致。众所周知,在诸多列强之中最为贪婪和无耻、最没有底线的国家,就是沙俄了。对于中国而言,沙俄最为恐怖的一点,在于沙俄对于土地的无比贪婪。

而且,不同于其他列强将侵夺的领土作为殖民地,沙俄是将其侵吞的土地作为本土经营的。而沙俄将侵占的土地化为本土的手段就是:留地不留人。大批原居住于被沙俄侵占土地的原住民被驱赶甚至屠杀。

因此,日俄战争如果沙俄取得胜利,早有侵占中国北方“黄俄罗斯计划”的沙俄,必将实施它的野心。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包括东北在内的大片北方地区,将被俄国吞入腹中。这对于中国而言,必然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而以沙俄一贯的无耻和残忍,一旦居于北方的中国人被驱赶,甚至屠杀,中国甚至有永远收不回北方领土的可能。原属于中国,却仍被被沙俄占据的1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就是明证。这显然对于中国而言是不可承受的结果。

而在日俄战争期间的日本,国力远远小于沙俄,再加上列强的牵制,日俄战争即使日本取得胜利,日本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一举将东北吞入腹中。

而战争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日本取得日俄战争胜利后,虽然日本在东北取得了一系列特权,迫于现实和列强干涉,东北绝大部分土地依然归还给了清政府。支持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这大概也是迫于无奈之下,对于当时中国而言伤害最轻的选择吧。


鸢飞九天2018


1904年的日俄战争,其实是李鸿章外交上的一次胜利,简单来说就是让日俄狗咬狗一嘴毛。当时的总体格局是清政府无法阻止沙俄进入东北,八国联军时沙俄派出十七万大军进驻东北,而日本一直对此充满着强烈的不安感。

当时沙俄正在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一旦这条铁路完工,那么沙俄对于远东的控制将大大增强。日本认为沙俄若是拿下东北,那么朝鲜不保,日本本土也将陷入沙俄的锋芒之下。而让日本下定决心打一场日俄战争的原因,是因为李鸿章将东北铁路修建权给了沙俄,西伯利亚铁路将直抵东北。



日本明白若是西伯利亚铁路完工,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日本更将毫无胜算。于是日本找到了英国和美国,此二国当时对于沙俄的扩张同样十分不满,不愿意看到沙俄过度在东亚扩张。最后英国和美国购买了日本的战争国债,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是日本人出命,美英出钱。


而日俄战争的结果,其实沙俄战败还不是最好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日本真的赢了。当时都只是希望东北可以维持现状,也就是保持实力的平衡。日本战胜了沙俄,使得其野心膨胀,步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更是导致了军部的上台,成为了军国主义。总之日俄战争最好是两败俱伤,任何一方胜利都不利于东亚的力量平衡和稳定。


小司马迁论史


这是个细思极恐的问题,毕竟彼得大帝的遗嘱——走向四大洋实在是咄咄逼人(不管彼得说没说,俄国的确是这么做的),而中国东北作为熊屁股后的一块肥肉,那样自然是逃脱不了被俄国吞并的命运。


如果当初日俄战争俄国赢了,那么日本曾经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俄国也会一件不差地落实,通过铁路修建,采矿,粮食生产,兵工厂建设等手段将东北变成统治东北亚的基地,而鉴于后来苏联在外蒙推行西里尔蒙古文的举动,所以我认为不能排除沙俄在东北进行语言同化的可能。


而获得了东北地区后,便能和沙俄在中亚的势力形成犄角之势,那样或许沙俄会将侵略的重心转向更为脆弱的亚洲。



沙俄在亚洲的领土野心有多庞大?可以通过两点证明。

第一点,日本在开战前的想法其实是稳定东亚局势,也就是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相对的日本也承认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除非是在镇压市民动乱的紧急时机,否则双方都不得在各自领地上驻守军队。

日本人对和俄国开战并没有多大信心。但俄国人根本不在乎日本的力量,啥,日本也配和沙俄帝国谈条件?!他们以为自己能像下图一样痛扁日本。




第二点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以统治高加索的模式在远东立了远东总督,脱离了俄国各部委的管辖,由太平洋舰队司令阿列克谢耶夫担任此职。说明在沙皇心中,高加索和远东是两个重要的桥头堡,对于近东和东亚的野心一目了然。

关于这个假设,历史学家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也讲到——“那一次的日俄战争。倘若是俄国全胜了,不但我们的东三省,连高丽都要变成俄国的势力范围;倘若日本彻底战胜俄国,那高丽和东北就要变成日本的范围,中国左右是得不了便宜的。幸而实际上日本只局部的打胜了,结果两国讲和的条约仍承认中国在东北的主权,不过划北满为俄国铁路及其他经济事业地范围,南满包括大连,旅顺在内为日本的范围,日俄形成对峙之势,中国得收些渔翁之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