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洲地產:華僑城雖是二大股東,但不代表會將項目變賣給他

3月29日,禹洲地產(01628)在香港舉行2018年年度業績發佈會。截至2018年底,公司土儲約為1738萬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為4812元。集團表示,相信目前持有及管理的土地儲備滿足未來三至四年的發展需求。

會上,公司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黃展鴻表示,毛利率下降主要因有個別項目拉低整體毛利率,2019年毛利率應該更高。

此外,公司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林龍安表示,2018年集團600億銷售目標差一點完成,主要因為公司土儲在長三角佔了很大一部分,因長三角是限價最為嚴厲的地區,所以去年有差不多90億左右推盤向今年靠。展望2019,房地產業務將以穩為主,有信心在2020年突破千億目標。

禹洲地產:華僑城雖是二大股東,但不代表會將項目變賣給他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2018年公司總收入同比上升12.01%至人民幣243.06億元(單位下同),創歷史新高;年度利潤同比上升19.16%至37.26億元,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核心利潤為34.185億元,同比上升16.91%;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35.05億元,同比上升25.62%;每股盈利0.78元,建議末期股息每股20.5港仙。

以下是智通財經整理的業績會問答實錄。

問:2018年公司淨負債率上升,有無融資計劃改善該情況?還是仍會持續加大槓桿比例?

答:融資方面2018年較2017年有所增加是我們預料之內,在同級別同規模的房企中我們所獲取的成本是最低的。在2019年,公司過去也做了一些5年美元債的發行,將一些短債換成長債。公司也會一直保持境內外融資渠道的暢通,融資成本是公司非常看重的環節。

問:去年600億的目標有一點點沒有實現到,此前提到的“千億目標”預期何時能夠實現?

答:公司二十多年來一直維持著平穩、穩健的發展,但穩健不等於停滯不前,公司每年的增長不低於20%。公司三駕馬車並進,一定要有股東利益最大化,一定要有量的增加,一定要能控制住負債率。千億目標方面,禹洲還是向著2020千億目標前進,有信心能夠完成稿,這是比較明確的。

問:與華僑城未來是否會有收購項目或投地上的合作?是否有經營管理層面的交集?

答:華僑城不僅僅是我們的第二大股東,更多也有合作的關係。合作方面並不代表我們把項目賣給它,這是不存在。在新增項目方面,我們一起拍,拍後共同來運營,同股同權。

另外,華僑城在全中國文旅產業方面非常成功,沒有人可以超越它。我們一起在蘇州常熟簽了4.6平方公里的項目,目前這個項目沒有公告。它作為一個產業,發揮產業優勢,結合地產開發部分,合作共贏。

蘇州是我們的重倉地,整個長三角都是我們的重倉區,所以我們非常關注銷售的達標,還有項目的佈局。

問:公司全年的毛利增長相比2017年有所下滑,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答:2018年的毛利率是31%,比上年稍微低了一點點。公司毛利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這是我們特色。此外,2018年有個別量比較大項目,毛利率為28%,因為量比較大,所以拉低了整體毛利率。2019年新拿的項目應該不止30%,應該更高。

問:為什麼今年毛利率減少,但是淨利潤率上升?

答:這體現我們在成本控制方面比較強的優勢。

在各個環節都非常看重,無論是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繼續維持我們嚴控成本的策略。各個方面都會導致整體淨利潤整體水平是往上走。在同行業中應該是蠻高的,會努力一直維持。

問:去化率是否有壓力,今年會否推出一些價格優惠的項目?

答:要看行情,今年行情是謹慎樂觀,不會比去年差,但也不會好很多。另外要看不同城市,分化是很嚴重的,一二線城市一部分購房熱情重新被點燃,甚至有漲價的可能性。但三四線城市是目前還在加速下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問:一季度公司拿地非常積極,也拿了很多非常好的一線城市地塊,但是拿地價格很明顯推高了很多,有人認為現在的土拍市場過熱,公司如何看待?

答:一季度公司拿地準確度比較高,1、2月份拿的土地,到現在為止低價成本上升了15%以上,證明一季度土地市場有一點升溫了。公司在一季度拿地花了109億,拿了261億以上的貨值,應該全部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土地市場確實是升溫了,但升溫也是正常的,因為現在整個經濟有所回暖,還有房地產市場方面和融資壓力方面都有所回暖了。內地基本上放開了,去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逐步在解決。

不僅僅是房地產,更多是製造業、高科技產業。房地產業不純粹是房地產業,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高科技產業、智能化體系、鋼材業、鋁材業、高端玻璃產業等,會順而帶動相關產業的落地。融資難、融資貴的解決也會支撐著產業復甦,我認為整體形勢是向好的方面走。

我們會謹慎選擇,不盲目拿地,不會在高峰期拿更多地。會選擇機會來做收購和併購,不會盲目收購資產包模式,會單獨根據每個項目能實現的盈利空間,所能達到銷售的標準,來確認項目的落地。

問:禹洲目前在大灣區土儲相對較少,未來會增加到什麼程度?未來是否會減少海西的比例?如何看待蘇州市場的情況?

答:大灣區方面,我們2015年才開始佈局大灣區,現在已佈局包括深圳、惠州、佛山、中山等,未來一定會加大對大灣區的投入。我期待未來3到5年大灣區能給公司的業務帶來20%的貢獻率。

海西比例的降低很正常,公司過去以項目為中心。24個城市已經有業績出來,海西的比例自然有所降低,不影響總的業績達標。

蘇州市場已經回暖,只是去年限價較嚴,今年限價有所鬆動後,整個長三角市場都在全面復甦,還是以穩為基調。

問:去年推貨主要在下半年,所以可能對銷售有所影響,今年推貨的節奏是怎樣的?

答:推貨節奏會比去年有所改善,目前佈局是上半年推40%,下半年60%的節奏。要達到完全理想的上下半年平均,仍需要一個週期,不是一步就位。要辯證地去看。

三季度是推盤最好的機會,因為那時候會鬆動一點。

問:今年差一點點沒有完成年初600億的目標,能分析一下具體原因嗎?

答:去年達標差一點,有兩方面的原因:1.我們的土地儲備大部分在一二線城市,在長三角佔了很大一部分。長三角是限價最嚴厲的地區,所以去年有約90億左右的推盤往今年靠。

如果要達標其實很簡單,把上海辦公樓賣掉就達標了,但在核心地段的商業是不賣的。禹洲跟別的地產商不一樣,我們不是純粹衝量的企業,是三駕馬車並駕的企業。優質資產我們會自己保留著,來做集團長遠發展的基礎,在量上根據情況來調節,屬於常規之內。

問:今年限價政策目前沒有放鬆的跡象,有沒有什麼具體應對的措施?

答:我們對整個市場還是要有一個謹慎樂觀的態度,不能太樂觀去博未來限價全面放開而加很多預期,所以實際上我們新拿的項目都是按照這樣的預期去談。

如果把限價當成一個長期的狀態去看,未來對我們管理要求更高。過往公司也是以低成本著稱,既要有效率也要有效益,要向內去發力。

未來什麼時候能放開限價,我覺得等到價格已經放開漲不動的時候,其實就會放開限價。

問:土地儲備目前的存貨有多少,保持在什麼比例?今年年初增加了多少貨值儲備?

答:關於土地儲備,今年一季度有200多億的新增土儲,其實這些都是按照剛才的標準嚴格篩選,不是盲目去衝量,在投資過程當中堅持三駕馬車。

當然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方式,不光是招拍掛,還要收併購,更多是合作。希望更多優質、長期的、有資源優勢的,志同道合的合作方,相信未來也會越來越多。今年我們還在加大產城的項目,以及嘗試一些舊改類的項目,拓寬我們的投資方式和渠道,加大土地儲備。

問:有越來越多房企淡化規模的說法,公司對規模是什麼態度?關於長三角發展示範區雛形逐步展開,未來在上海青浦、蘇州吳江這些熱門板塊區域有沒有一些更多的佈局規劃?如何看待2019年的房地產形勢?

答:房地產規模應該要回歸國際資本市場認可的、跟國家政策相匹配的規模。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像評級公司所說的,要確保可實現盈利空間的規模。

公司歷來都不是以追求規模為目標,當然規模也是很重要,我們要跟利潤、負債率比例結合在一起。當然規模應該要跟權益、負債結合在一起,形成核心競爭力。

對上海佈局方面,我非常看好上海,無論未來上海的產業轉型、金融體系板塊的落地,都可以走在內地前端。我們今年在上海拿了兩個項目,短時間內在上海連續落地兩個項目在地產商中是少有的。

2019年房地產形勢方面,還是以穩為主,穩健是今年房地產的主調,不會大起大落。但應該會分化,如產業轉型較成功的、人口流入的城市,復甦會更快一點,在各方面會更有吸引力,在三四五線城市可能會弱化一點。我認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現象,但總體來說整個房地產業還是以穩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