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德国进攻法国时,法国空军在干什么呢?

于无声处34


二战前,法国空军仍抱着一战的老经验不放,法军统帅部认为,空战的主要方式,还会是一战中的大规模空战会战,以史诗般的空中主力大决战,来分出高低胜负。

到二战开始时,法国空军大约有1500多架飞机,其中一小半是架战斗机(约700架),剩下的就架轰炸机(约250),侦察机和攻击机(400架)。盟友英国人大概也有1500架左右的军用飞机,但支援法国的只就不到400架,剩下的都留在英国(道丁元帅鬼得很)。

而对手德国空军的飞机约有3500架,其中战斗机1200架,“斯徒卡”式俯冲轰炸机不到400架。

5月10日,法国战役打响后,德国空军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出动轰炸机和攻击机,对法国主要的空军基地,进行了有系统的攻击。法空军的大量飞机,还未能起飞就被被毁。

等到了德军完成色当大突破以后,为了阻止德军越来越多的涌过马斯河。法国空军才集中力量,对德军在马斯河的浮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轰炸。可在德国人严密的防空炮火面前,在第一次攻击中,英国空军就损失了85架轰炸机,而德军只是桥梁轻微受损,还很快就修复了。接下来的3天,英国空军继续攻击,前后总计损失了250多架飞机。

其实在二战时,法军还是有很优秀的好飞机。例如D.520战斗机。

据不完全统计,法国飞行员驾驶D.520战斗机共获得108架战果,而在自己只损失了26架。可是D.520机型的数量太少了,开战时只刚装备了36架,且训练时间很短。因为表现出色,在随后的战争期间,D.520战斗机一下生产线,就立刻被送往前线参与战斗。直到法国投降后,还有153架D.520留在了维希法国控制区,另有175架逃到了海外。

二战中的法国空军,既不缺乏好飞机,且飞行员的水平也不低,而是主帅无谋,累死三军。


圆窗观点


二战时,法国面对德国的攻击,可谓是溃败,完全没有展示一个世界军事强国的风范。而其中的空军,更是消失了一般。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法国的空军力量本身就不足。

在一战时,德国跟法国大战,交战地区在法国的东北部,这个地区恰恰是法国的航空工业中心,把这里的工业都打烂了,法国的航空工业受到重创。

一战,法国是战胜国,但交战区都在自己国内,吃亏很大,德国虽然战败了,但战斗多不在自己国内,所以工业基础保存了,发展起来速度很快。

这样,到二战时,德国的空军实力是强于英国的。在飞机的数量上就远远超过了法国,大概是法国的一倍以上,英法加起来,才跟德国差不多。

另外,法国还搞起了军用飞机国有化,这挫伤了资本家的积极性。大家都不想投入。所以,在战斗机的性能上,法国也是落后于德国。

这是实力的差距,还有作战理念的差距。

一战结束后,因为战争在法国打得太惨了,法国人被战争搞怕了,产生了畏战情绪,想的就是不要再打仗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大搞防御性国防。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就是一个象征。

而空军更多的是进攻性的,所以在法国人的体系里,空军就成为了二线,关注度不足,也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在作战经验上又跟德国拉开了距离。

最后是德国人的突袭。

德国的进攻是闪电式的,大家都记得德国坦克的钢铁洪流。其实在坦克出动之前,最先出动的是空军。就是现在的战争,最先开火的一定是空军或者是导弹。先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把对方的防卫阵地扫一遍,然后陆军才上场。

德军同样如此,他们先派出自己的主力空军袭击了法国的机场,停机场,跑道,机库都是德国重点攻击的目标,一轮轰炸下来,法国很多飞机还没有起飞就被炸没了。

另外,法国政府投降太快,面对德国第一线的法国空军基本被德国闪电战消灭,而远离德法战线的,还有机会起飞迎敌的,却因为法国政府投降而无法作战。一部分逃往北非,成为自由法国的成员,一部分就向德军投降了。

所以在敦刻尔克撤退时,法国空军已经明存实亡。基本只剩英国皇家空军跟德国对抗了。


脑洞历史观


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德军步兵避开英法联军,并绕过马奇诺防线直逼巴黎,故而当时法国空军尚未投入作战……。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架德军飞机因机械故障而迫降比利时,飞行员携带的一份文件泄露了德军拟从比利时中部进攻法国的“黄色‘’行动计划。希特勒遂修改了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把进攻法国的突破口改在了阿登山区:因为这里地形崎岖森林密布,不利于机械摩托化重装甲的行进,所以英法联军在这里并没有设防。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两百五十万德军悄悄越过崎岖不平的阿登森林地区,从而绕开了马奇诺防线而直逼巴黎,并突然出现在英法联军背后……。

德军当时采用的是声东击西的战略:德军B集团军首先突破荷兰和比利时边境,这使得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主力火速前往支援。而此时德军C集团军也做好了佯攻马奇诺的态势,从而使得法军在撤回南部军队时犹豫不决。而后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进攻卢森堡,弱小而不堪一击的卢森堡很快就被迫投降了。而后德军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一百一十公里的峡谷进入法国,并顺利攻下了法兰西的著名要塞——色当:当德军突然出现在英法联军背后时,德军统帅部明确表示:“敦克尔克的英法联军将全部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三十三万英法联军于是才得以死里逃生:上演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图为‘’福熙‘’元帅车厢


希特勒与德军军官在‘’福熙‘’元帅车厢前交谈(摄于1941年6月22日)。


德国和法国双方在‘’福熙‘’元帅车厢中签署停战协定(摄于1940年6月22日)

由于法国北部和西部海岸已被德军占领,进而对巴黎已经形成了合围的态势。法国新总理贝当元帅为保全巴黎及市民不至于毁于战火,遂于当天深夜即下令法军停止抵抗向德军投降。希特勒为找回德国一战战败后失去的尊严,于是决定在德军占领法国巴黎之际,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在羞辱法国的同时一洗当年德国战败后的屈辱。希特勒遂下令找回一九一八年德国签字投降的‘’福熙‘’元帅车厢,并依然摆在德国签字投降的贡比涅森林中。时隔二十二年之后,德法胜败角色已经互换,而希特勒却依然对一战德国战败耿耿于怀,于是刻意还原了当年的场景:在当年放置签字车厢的贡比涅森林,以及当年德国签字投降的‘’福熙‘’元帅车厢中举行法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希特勒此举实在是耐人寻味。



一战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军总司令斐迪南-福煦(法国元帅)在‘’福熙‘’车厢前留影(摄于1918年)

在当年一战结束后,在陈列‘’福熙‘’元帅车厢的地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法文刻着这样一段话: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在这里,伟大的法兰西征服了德意志帝国‘’……。


Mrttlzz9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德国在各项作战指标上面全部落后于英法联军,但唯独有一项比英法联军要强,那就是空军。空军通过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以及希特勒不断的摸索和耕耘之下,成为了当时欧洲第一号种子。

在这个强大的空军部队里面,不仅有大批量的新式战斗机,而且新式战斗机所占的比重特别大,因为德国空军完全就是从无到有组建起来的,那当然老旧的那些飞机,德国空军还看不上呢,再加上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一直把空军作为自己的资本,自然是不惜重金的打造自己的空军部队。

这个时候的法国对于空军的发展表示毫不在意,我们都知道德国和法国实际上综合国力相差,虽然不能说哦很小,但是差距并没有想象之中那样天差地别,资源大家都是有限的,那有限的资源自然是投入到比较重点的研究方向上,法国人就把他们资源全部投入到了马奇诺防线的建设,这样对于自己空军和其他兵种的投入就显得有一些少。

再加上法国人一直坚持空军国有化,资本家根本就不希望去研发空军作战用的飞机,有钱赚,你人家哪儿的动力?

再加上当时法国人整体作战思维仍然还是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德国人那是新锐的闪电战,德国人在闪电战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装甲部队进行突击,而是配备着空军部队协同装甲部队朝敌人防御的最薄弱的地点进行突击,而对于敦刻尔克的进攻,原本是装甲部队配合空军部队一起进攻的结果,戈林觉得装甲部队太过于抢占风头了,所以就把装甲部队的进攻给拦了下来,而自己空军部队直接上。

德国人每次进攻的时候都会针对敌人的机场跑道以及机库展开袭击,防止它们过多的干涉,德国装甲部队和空军部队的推进,所以很多法国的战斗机事实上是在自己的跑道上,(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被别人给机会了。即便是能够少数起飞几家战斗机也很难和德国新锐的bf109去匹敌。

再加上德国人的空军部队是集中使用,集中突破阿登森林,而法国则是要把大量的战斗机部署在马其诺防线庞大的防御往上面,所以在局部地区德国人。别说是3000对1500了,有的时候甚至是3000对500的这种作战概念,在这种情况之下,法国空军可以说是绝望的,这就是为什么到。德国闪击法国结束以后,德国人可以近乎全盘的接收法国的空军部队,很多空军部队的战斗机当时部署在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办法参与到前线的与敌人的厮杀之中。

而且法国人当时的战斗机技术确实有点偏弱,法国人只有少数的几款战斗机能和德国人新锐的战斗机进行比例,但是服役的数量也只有区区的几十架,英国人虽然答应支援给法国人,但是大部分先进的战斗机仍然还是停留在英国本土,只有当英国本土遭到袭击以后,这些战斗机才起飞拦截敌方的飞机,比如说喷火战斗机或者是飓风战斗机。

所以对于法国人来讲,等到德国人进攻法国的时候,制空权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已经落入了德国人的手里。


漩涡鸣人yy


说起二战的空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国,德国,苏联,美国,日本的空军,似乎法国的空军毫无存在感可言。其实法国空军也拥有先进的战机,比方说D520,性能就不输德国飞机。然而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几乎被德国一波流解决,这跟法国空军备战水平不够有很大关系。

法国的航空工业主要布局在国土东北方向,同时一战的法国主战场也在这里。虽然法国军队打赢了战争,但航空工业基础在战火中几乎全被炸成了废墟。德国是战败国不假,但国内的工厂并未被彻底取缔。所以德国认识到英法的绥靖暧昧态度后,躲过监督,秘密的恢复了航空工业。等到二战时期,德国航空工业已经很强大了。

二战爆发时,德国拥有3500架飞机,其中战斗机有1200架。而法国全军只有1500架飞机,战机不足700架,轰炸机和攻击机加起来不足600架。英国的情况大概也是这。开战后,德国直接点住法国的死穴,出动大量攻击机和轰炸机摧毁了法国的主要机场,很多法国飞机还没起飞就已经被炸毁。等到法国人反应过来,攻击德军重要交通枢纽的时候,遭遇了密集的地面防空炮,损失惨重。

法国丢失制空权后,陆军也失去了屏障。马奇诺防线虽然固若金汤,无奈漏洞太多。德国军队从薄弱区域迅速突破,形成了迂回包抄的态势,再加上德国空军的轰炸。法国领土很快丧失大半,几乎无险可守。法国经历了一战后,全国陷入了厌战情绪。现在眼看守不住了,也懒得跟德国拼命,很快就投降了。部分法国飞机留在了维希政府控制区,还有不足两百架飞往国外,继续参加战斗。法国空军没经历什么大战,几乎损失殆尽,变成一盘散沙。跟法国高层缺乏备战意识有很大关系,并非因为飞机质量不好。


兵说


其实,当时法国航空工业跟我国现在的情况有些类似,就是患有心脏病。航空发动机技术落后,主力机型的发动机全靠外购或技术引进。发动机性能落后,数量也不足。严重制约了法国空军的发展。


Dora小主


有马奇诺防线呢,还要空军干啥?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