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中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全科扫地僧


无论有没有糖尿病,大多数人都听过“糖尿病”,但是您真的了解糖尿病吗?

实际上多数病人对它的了解并不完全正确。“降低风险”这个单元希望能让您对糖尿病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在第一时间即采取正确的态度与方法,避免日后可能产生健康上的危害。

糖尿病表明上只是血中糖分较高,然而它背后隐藏着的是全身各组织,尤其是血管系统在不知不觉中的变化,日积月累地造成多种器官出现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

您可能说听过有些人很年轻就发生中风或心肌梗塞,事实上危害血管健康的危险因子,除了糖尿病以外,还有许多会使得血管加速硬化的原因,包括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坏的)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胆固醇减少,三酸甘油酯增加、老化,抽烟、不运动、体重过重等,其中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合成“三高”。除了治疗三高外,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与戒烟在降低未来风险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脏血管问题以外,您的免疫力或抵抗力也可能会因糖尿病而不如一般人,特别是血糖控制不理想时,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流感期间注射疫苗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另外,保护双脚,避免足部伤口的发生,可以有效减少发生溃疡甚至截肢的机会。

您也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糖尿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其实造成糖尿病原因很多,虽然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得糖尿病的机会比较大,但也可以从诱发因素下手,控制体重与加强运动永远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第1阶段——糖尿病患的健康风险

了解失控的糖尿病会对全身各种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第2阶段——降低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了解影响血管健康的危险因子,高血糖、高血压、坏的胆固醇增加、好的胆固醇减少、三酸甘油酯增加、抽烟、运动不足、体重过重等都可能对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第3阶段——糖尿病常见的感染与预防

了解糖尿病会降低免疫力,特别是血糖控制不够理想时,较易发生感染。改善糖尿病控制,就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第4阶段——戒烟

了解抽烟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疾病的血管性,戒烟可以降低发生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

第5阶段——我的家人会不会遗传糖尿病

了解引起第2型糖尿病原因有多种,包括老化、遗传、肥胖等。

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湿度减轻体重、改变饮食习惯、增加体能活动来改变体质促进健康。

生育年龄的妇女特别是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有妊娠糖尿病史者,在孕前及孕后宜注意其间血糖的变化。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及控糖技能,可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微笑面对糖尿病


糖尿病最应该关注的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血糖难以下降、波动、持续恶化、并发症逐渐出现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被迫大量分泌呢?然后随着胰脏功能衰退分泌逐渐减少,即使用三种、四种降糖药甚至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大,也无法阻止胰腺功能恶化。

消除胰岛素抵抗,才能真正抑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
你需要在以下三种主要情况中找出胰岛素抵抗的根源:1.长期糖类食物摄入过多,2.高血脂肥胖引发,3.应激刺激导致升糖激素升高。接下来我分别解释。

第一种情况,吃大量糖类食物。

高升糖食物(精致米面、甜点、糖果、含糖饮料)会使血糖快速升高,胰脏像个快递公司,不停的派遣胰岛素把血糖运送给细胞。细胞接受血糖转化为能量或者脂肪储存。高升糖食物会引发胰岛素过度分泌,导致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开始数量减少不接受血糖,严重时受体减少90%以上,产生胰岛素抵抗,胰脏过度透支,胰岛素分泌量先增大(二型糖尿病初期),然后胰脏功能衰退逐渐分泌减少。

此种情况较少发生,如嗜糖症,长期主食摄入过量等。


第二种情况,血脂高导致胰岛素抵抗。

血脂高会干扰胰岛素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胰岛素效率低下导致血糖居高不下,为了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胰岛素大量分泌,也称之为胰岛素抵抗。

我们的细胞表面有数万个胰岛素受体,通过和胰岛素结合捕捉血糖,但是在血脂高的状况下,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的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引发一方面血糖居高不下,一方面胰岛素不断分泌。

典型的血糖症状: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也高。


第三种情况,应激反应或应激性糖尿病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应激性糖尿病是指在严重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暂时性糖尿病。

压力、紧张、熬夜、酗酒、频繁低血糖、高负荷工作以及负面情绪等都是常见的应激因素,会导致身体对能量需求大幅增加。

应激反应是身体的一种面对危险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应激状态下多种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释放出血糖,脂肪和蛋白质通过糖异生转化出血糖,提高身体的血糖储备来满足应激所需的能量供应!

要知道的是,除了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胰高糖素升高也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

或者应该理解为,当胰高糖素引发血糖快速升高的状况下,胰岛素也随之大量分泌与胰高糖素形成拮抗状态。


压力、情绪对血糖的影响远超传统认知:

恐惧、紧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压力、焦虑引发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等原因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突然的惊吓,外伤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这些应激因素反复发生,就可能导致应激性糖尿病!

应激性糖尿病的典型血糖特征:空腹血糖高,餐后时而正常时而高,有异常波动,偶发低血糖。
识别出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调理糖尿病,你需要注意饮食调节,注意改善血脂,更关键的,你要懂得识别并消除应激反应,避免身体主动升糖。

苏木杰反应也是一种应激反应,就是低血糖应激导致血糖升高的现象。

只要你经常触发压力、紧张、负面情绪、低血糖等应激因素,或者经常有饥饿、头晕、易怒等类似低血糖症状,或者血糖异常波动,很有可能有应激反应。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补测肾上腺皮质激素(GC)和胰高糖素的含量。

注意:应激性糖尿病是暂时性糖尿病!一般不需要降糖治疗。

在应激状态下,多种升糖激素大量分泌时,药物胰岛素要么降糖失效,要么应激消除滞后起效,又可能出现低血糖状况加重应激。

糖尿病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饮食、运动、情绪、放松、作息甚至呼吸方式都需要关注,它们甚至比药物控制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药物可以真正消除胰岛素抵抗。

Vista指导慢病康复十余年,关于糖尿病营养补充、应激反应、生酮饮食以及多种慢病的非药物调理详细内容,都在悟空问答。在悟空的490个回答。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关注转发!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都是干货!


vista说养生



糖尿病饮食管理个人认为是控制血糖最为重要的一环!低碳水化合物、低糖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国外提出的糖尿病密集饮食管理方案一般都是以低糖、低碳水为基础,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尽量减少米面、含糖饮料、蜂蜜、果糖及葡萄糖丰富的水果的摄入,这样的饮食管理模式对于控制血糖的大幅波动非常必要。


再谈谈血糖监测的问题。首先,个人认为:24小时连续动态的血糖检查是了解血糖波动规律的最好形式!它不仅了解血糖波动规律,同时也可以检讨我们的饮食对血糖的影响,避免过高血糖及过低血糖对身体的损害,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动态血糖监测仪是必备的。


关于运动问题,糖尿病病患适当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减轻身体慢性炎症状态,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最后,谈谈药物的问题。必须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是控制血糖的基础,药物至少辅助性措施,它是在通过正常饮食、运动控制血糖不理想时,才酌情使用,使用时加强血糖的监控尤其是要注意出现低血糖的风险是必要的。




首先要坚持定期血糖检测,只有知道自己血糖控制的如何,才能对症下药,进行血糖的调理,血糖控制的不好的,那就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血糖控制的好的,那就在日常坚持良好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食物要定时定量,满足自己一天的能量需求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的吃太多东西,如果需要加餐的,在食物选择上选择低能量的食物,比如黄瓜、番茄等。一日三餐吃的营养全面,蛋白质和素菜搭配,选择低脂低盐的食物。

在运动治疗上,糖尿病患者要重在坚持,每天坚持半小时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胰岛素抵抗,能有效的稳定血糖。


养生大讲糖


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是反应近两三个月的血糖稳定值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当然建议你每天关注并记录你的血糖,请遵医嘱!有专门的营养师指导你的饮食作息等最好!希望能帮助你,下面是我把帮助的一个朋友的血糖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