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做女人要做葡萄

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做女人要做葡萄

之前说了扶桑这个女人,后面想想还是要写写王葡萄这个人。王葡萄这个寡妇,也得到严歌苓的偏爱。有人说有作者的自恋在里面,因为这个形象很难突破。这部作品,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它好,有人觉得它不是严歌苓的自嗨。

王葡萄就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女人,严歌苓却用她作为主线,从黄河决堤到计划生育,从抗日战争写到乡村改革历史,在小说里面这种以人物作为主线的写法并不少见。在《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里都有这种写法。但是很少有人会把一个村妇作为人物主线,在那个年代村妇是没有鲜活形象的,可以说严歌苓自己塑造了一个。

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做女人要做葡萄

在王葡萄看来,无论这个世界变成怎么样,轰轰烈烈的事情,也不过是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来来回回的腿。在她看来,老百姓就实实在在地活着,不去得罪任何人。一个普通人,争不过任何恶势力,所以王葡萄也懂得爱惜自己。

严歌苓把王葡萄给写活了,对人性的解读也很准确。王葡萄的路子野,不按常理出牌,她有男人的眼光谋略,也有女人的性子,这就铸就了她在作品里面的特殊性。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才高中毕业,对这个人物解读不深刻,到这个年龄才懂得她代表着什么。

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做女人要做葡萄

严歌苓巧就巧在用前八个寡妇,来衬托王葡萄。前八个寡妇中,有做干部,有清高的,也有纸糊一样的美人儿,这些女人性格上都存在着缺陷。她们想要得到好的爱情,却未能如愿。王葡萄得到最多爱情的原因,是她愿意把自己的姿态放低,选择平庸的生活,但又带着一点娇俏,所以有很多男人喜欢她。

王葡萄是个胆子大的女人,她能把自己亲爹从死人堆背回来,藏在红薯窖里,一藏就藏了二十年。她的情感是真挚朴素的,会懂得说:“爹没了,我就是没爹的娃儿了。”没有长篇大论表示自己的心情,就是用直接的话语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做女人要做葡萄

王葡萄在疯狂的年代里保持自己的清醒,她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土地,牲畜,孩子,甚至是她的那些男人。她不是趋炎附势的人,只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认为值得的事情上面。就拿养猪这件事情来说,王葡萄被评为养猪模范,村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你们学不会。你们不把猪当猪养,咋学得会?”取经的人反驳:“咋不把猪当猪了?”王葡萄很自然地回了一句:“你们都不把人当人,咋能把猪当猪?”这么一看,就能知道王葡萄活得多通透。

一个村妇在人性泯灭的时代,居然能保持自己的真、纯,在品行方面不予评价,但就活着和自我认知这件事来看,王葡萄做得极好。因此才会说严歌苓是偏爱这个村妇,众人皆醉她独醒,这是一种冷静的天赋,未必需要很多知识才能做到。

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做女人要做葡萄

严歌苓的意思是做女人就要做葡萄,多汁的,有滋有味的,吃什么都健康。她有葡萄的通透,也有不常见的冷静。男人终归是喜欢葡萄的,因为她懂你的心,知道你想要什么。

而我个人认为,女人要做王葡萄,是需要具备她的清醒,在这样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被时代带走自己,也不能丢掉本心和本性。严歌苓的笔锋犀利冷峻,在这个浮躁又充满欲望的时代,能做个特殊的王葡萄已经是非常棒的修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