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SH):擬106億回購大超預期,股價一度飈升近漲停

4月8日晚間,乳製品龍頭——伊利股份(600887.SH)一紙公文,宣佈擬回購不超過106.37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35元/股。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伊利股份按照回購上限完成操作,那麼,其將成功取代美的集團成為A股新任“回購王”。

受此重磅消息影響,伊利股份高開逾8%,並一度衝高接近漲停。截止發稿前,暫報30.8元,漲幅為7.62%,最新總市值為1872億元。

伊利股份(600887.SH):拟106亿回购大超预期,股价一度飚升近涨停

伊利回購不超106億元

據伊利股份回購公告顯示,公司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回購價格將不超過35元/股,回購股份數量不低於15195.32萬股且不超過30390.64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2.5%-5%,回購股份的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方案之日起的12個月之內。

伊利股份(600887.SH):拟106亿回购大超预期,股价一度飚升近涨停

如果按照回購數量上限30390.64萬來計算的話,預計回購金額最高將達到106.37億元。按照最低下限15195.32萬來計算,回購金額為53.18億元。

對於如此大手筆的回購計劃,伊利則表示,公司擬將股份用於實施股權激勵,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

此前,伊利陸續推出兩次股權激勵與一次員工持股計劃。其一,2006年向管理層與業務骨幹推出5000萬份股票期權(佔當期總股本9.68%);其二,2014年10月向高管等推出持股計劃,當期根據上一年扣非後淨利潤增加額的30%用作持股計劃獎勵金購買股票,分十期執行,2014-2023年每年一期;其三,2016年10月向公司董監高以外的核心骨幹推出4500萬份股票期權和1500萬份限制性股票(合計佔總股本的0.99%),授予價格分別為16.47元/股,15.33元/股,17-18年是兩個考核期。

此次回購激勵大超市場預期,加大內部員工持股比例,再次激發公司活力。因為公司股權較分散,無實控人,員工持股比例提升利於深度綁定多方利益,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截止2018年底,伊利股份董監高合計持股比例為7.96%,僅次於陸股通、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公司,董事長等幾位高管位列前十大股東之列,管理層對公司具有較高的經營話語權。此次大比例回購股份充當激勵,一方面,表明管理層對公司長期發展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公司進一步深化改革,再次激發內部活力,為未來持續健康向上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伊利股份(600887.SH):拟106亿回购大超预期,股价一度飚升近涨停

回購底氣何在?

伊利股份還表示,根據對公司經營、財務及未來發展情況的分析,本次回購不會對公司經營活動、盈利能力、財務狀況、研發能力、債務履行能力及未來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的上市地位。

那麼,伊利股份的底氣來自何方呢?伊利股份大手筆回購的背後是公司強大實力的支撐。據財報披露,伊利股份2018年實現營收789.76億元,同比增長16.92%;歸母淨利潤為64.40億元,同比增長7.31%;扣非後淨利潤為58.78億元,同比增長10.32%。

伊利股份(600887.SH):拟106亿回购大超预期,股价一度飚升近涨停

另外,伊利2018年的銷售毛利率為37.82%,同比2017年小幅回升。銷量淨利率為8.17%,而最大競爭對手的蒙牛乳業僅為4.63%。可見,伊利比蒙牛的盈利能力或者質量會更勝一籌。

此外,“銷售商品和勞務收到現金/營收(%)”長年在110%以上,也說明主營產品比較強勢,甚至一度程度上反映供不應求的局面。

伊利股份(600887.SH):拟106亿回购大超预期,股价一度飚升近涨停

此外,伊利股份的現金流也十分充裕,這也使得其完全有實力實施本次回購。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伊利股份的總資產為476.06億元,總負債為195.6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達279.16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按照回購上限106.37億元計算,伊利股份此次回購金額佔公司總資產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2.34%、38.10%。

此外,我們來反觀伊利的最大競爭對手——蒙牛乳業。據財報披露,2018年營收為689.77億元,同比增長14.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30.43億元,增長48.6%。

伊利股份(600887.SH):拟106亿回购大超预期,股价一度飚升近涨停

伊利、蒙牛在營收、利潤上均實現了雙增長,但漂亮數據的背後是兩個龍頭企業的漸行漸遠。

梳理近三年的營收數據發現,2016年-2018年,伊利、蒙牛的營收差額分別為65.33億元、73.92億元與99.99億元,營收差距逐年擴大。

具體到2018年財報上,蒙牛主要產品營收均低於伊利的同類產品。例如,伊利液體乳產品營收656.79億元;蒙牛液態奶為593.89億元;伊利奶粉及奶製品營收80.45億元,蒙牛奶粉為60.174億元;伊利冷飲產品營收49.97億元,而蒙牛冰淇淋收入為27.234億元。

而在2007年,蒙牛營收一度超過伊利。這幾年時間,為了鞏固奶源,蒙牛頻頻收購雅士利等企業。但收購企業業績上的不盡人意,拖累了蒙牛的業績。2016年,受雅士利虧損等因素影響,蒙牛當年出現八年來首次虧損。

此外,最讓人傷感的還是光明乳業。作為最早開展乳業業務的乳企,上市時營收超過伊利、蒙牛總和,現在卻被伊利、蒙牛兩家遠遠甩在了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