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不好当,原因很复杂

杜甫是中国的“诗圣”,这个“诗圣”,活着的时候不合时宜,只被看作是二三流诗人。所以说,杜甫这个“诗圣”的桂冠,来得艰难。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不好当,原因很复杂

但是,杜甫这个“诗圣”,是名副其实,有真材实料的。

一是圣人情怀,就是忧君忧民忧家人。他对君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安史之乱发生,他被控制、看管,借机逃出,历尽千难万险,回到皇帝身边。他对民恤,“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己的茅屋被风吹坏,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爱家人,想到为饥寒所迫的幼子,悲声摧人心肝,“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二是诗艺境界,就是集大成,开流派。他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传统,融合百家,尤其是把律诗写作推向巅峰。他的诗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唐代的元稹、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都极其推崇杜甫,学习杜诗的风骨和技艺。

“诗圣”不好当,原因很复杂。

他和时代潮流不合拍。大唐盛世,精神昂扬向上,人人意气风发。经过了安史之乱,由极盛走向衰落,但是,老大帝国的架子不是轻易可以放下的,曾经阔过的心态,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杜甫多数时间生活在穷困之中,对这个大转折最为敏感,他最早发出盛世的悲音。但是,他那种眉头紧缩、穷愁潦倒的形象,谁能喜欢?他那种悲悲切切的吟咏,谁能听着高兴?大唐风流,文人们个个随情顺兴,诗风也是洒脱不羁。杜甫寻章摘句,埋头苦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自然无法得到时人的赞赏。

他和官场思维拧着劲。他要致君尧舜上,君却对他那一套很不买账。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情,出在唐肃宗李亨罢免宰相房琯上。房琯这个人,《旧唐书》、《新唐书》都多有记载。他做地方官,每到一地,都使地方大治。因此,新唐书评价他,若是承平年代,“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但是,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没有带兵打仗的才能,偏偏要逞能,致使丧师失地;二是老皇帝唐玄宗初逃到四川时,他出了个主意,让几位皇子每人节制一块地盘,实际上是分了太子的权力。太子做了皇帝,岂能不耿耿于怀?但是,在皇帝不再信任他时,他表现得又是不大买账,消极怠工。李亨罢免房琯,有他的理由,也有深层次原因。一般人的做法,是听之任之,不去趟这个浑水,杜甫却上书为房琯说情。李亨大怒,要治杜甫的罪,多亏有人出面说情,李亨才饶恕了他。但是,杜甫在上皇帝的谢罪书中,还要为房琯鸣冤,为自己找托词,对皇帝讽刺几句。这个样子,他那个左拾遗的官哪能保得住?

这两个不合时宜,就决定了杜甫的命运。不合于时代,他的诗就不被看好。盛唐、中唐的人选唐诗,就极少或者根本不选杜甫的诗。李白、王维等和杜甫友谊很深,他们的诗中说到杜甫,只评价他这个人,不评价他的诗。杜甫自己也在诗中感叹:“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不合于官场,在仕途上就难有作为,生活上就经常衣食无着,自己受穷,妻子儿女也跟着他受苦。杜甫去世,家里因为太穷,无力将他迁回故乡。直到四十三年以后,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才把他的尸骨迁葬回祖坟。

一个时代的人,最终总会清醒过来,认识自己的时代。诗圣精神,最终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光芒。杜甫去世四十三年后,大文豪元稹高度评价杜甫,说自有诗人以来,没有人能够超过杜甫,甚至说他的诗歌成就超过了李白。宋代文人的笔下,杜甫的诗和史、圣有了联系。直到明代,杜甫才有了“诗圣”的称号。这些时代,国家多难,忧患日深,杜甫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就成为时代的精神。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圣”的精神境界、艺术境界,成为一座高高矗立、无法超越的丰碑。

转自:《感悟历史的大智慧》(作者 傅绍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