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孩子八個積食,媽媽們這麼做把孩子害得不淺!

十個孩子八個積食,媽媽們這麼做把孩子害得不淺!

上週看診又碰到一件很無奈的事情。

4歲的小男孩俊俊本來體質比較差,經過我開藥配合調理了半年,現在已經好轉了很多。前幾天雖然感冒發燒,但是退燒也很快。

發燒好轉的第二天,俊俊吵著要吃紅燒肉。媽媽實在拗不過他,就給他做了一頓。俊俊吃的心滿意足嘴角流油,但是晚上躺下就說肚子不舒服,半夜還吐了兩次。

很明顯,孩子天生體弱脾胃差,再加上發燒剛好身體還沒恢復,虛弱的脾胃一下子面臨紅燒肉這種艱鉅的“消化難題”,就只能罷工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樣的事情我遇到不止一次了。眼看著調理慢慢有了成效,孩子健康狀況越來越好,結果父母掉以輕心放鬆飲食控制,或者沒嚴格看管,孩子偷吃了不該吃的食物,脾胃再次受傷,前功盡棄,孩子又被“打回原形”,只能從頭再來調理。

十個孩子八個積食,媽媽們這麼做把孩子害得不淺!

很多媽媽都沒有真正意識到飲食和孩子脾胃問題的重要性,等到她們發現飲食不當已經嚴重傷害到孩子脾胃,甚至由此引發了各種難以治療的健康問題時,卻已經迴天無力、找不到任何補救措施了。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嶽在《幼幼集成》一書中提到:“小兒氣血未充,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時,此飲食之宜調。”也就是說,幼兒時期是給一生健康打基礎的時間,這個時期的飲食要特別謹慎,千萬不要讓孩子積食損傷孩子脾胃,為孩子今後的健康埋下隱患。

孩子積食很可能會引發以下一系列疾病:

1.咳嗽

積食會導致咳嗽,也就是中醫上說的“食咳〞。看那些食咳的小兒,大多有積食化熱的症狀,比如說肚子脹、不愛吃飯、噯腐、口臭、手足心熱、大便乾結或便秘,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

2.發熱

積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熱蒸於內,孩子體溫就上去了。

十個孩子八個積食,媽媽們這麼做把孩子害得不淺!

3.肺炎

積食為什麼會導致肺炎?這也是一套多米諾骨牌:積食傷脾→脾虛生痰→痰貯於肺→痰阻肺道→鬱久化熱、傷肺。

4.反覆呼吸道感染

經常見到一些小孩子有反覆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輸液,再生病再輸液,反覆輸液,孩子身體越來越差。其實,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也與脾胃功能障礙有關。

5.咽炎

咽炎,中醫上叫“喉痺”。咽喉是肺胃的門戶,積食的時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會上攻到這個門戶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痺或扁桃體發炎化膿點。

6.頭痛

頭疼本來是成人才經常犯的毛病,但是經常有些小孩子也嚷嚷頭痛,這是為什麼呢?病根兒還是在積食上,最常見的表現是前額疼。

十個孩子八個積食,媽媽們這麼做把孩子害得不淺!

7.便秘

“太飽傷脾”。太飽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吃得太飽,也可以理解為腹脹、積食。

所以,就會有:太飽傷脾→脾常不足→脾胃運化不及→積滯腸腑→積久化熱→積熱蘊結→腸道傳導失常→大便秘結不通。

8.洩瀉

洩瀉就是腹瀉、拉肚子。中醫上說,積食常與“風寒”、“溼熱”、“暑溼”之邪相兼併存,交結胃腸,脾胃氣機難復升降之常,所以積食會導致洩瀉反覆發作,難以治癒。

9.盜汗

食滯腸胃→鬱蒸化熱→熱蒸津液→外洩為汗。小兒為純陽之體,夜寐則陽入於陰,加之積熱內蘊,所以晚上盜汗情況比較嚴重。

10.舌苔剝脫

小兒舌苔剝脫與現代醫學的小兒地圖舌相似。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乳積食滯,鬱久化熱,蘊結心脾,火熱上燻造成舌苔剝脫。

十個孩子八個積食,媽媽們這麼做把孩子害得不淺!

11.貧血

積食容易導致脾虛,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積食時間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虛。從西醫上說,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厭食挑食,營養不均衡,引起貧血。

12.驚啼

“胃不和則臥不安”。食滯於中→氣滯不行→脹滿、腹痛→不眠不安。另外,還會積滯化熱→內擾心脾→驚啼不止。

13.蕁麻疹、丘疹樣蕁麻疹

小兒積滯日久,容易損傷脾胃,導致鬱而化熱、聚溼生痰。熱、痰、溼相合,外發於肌腠,容易導致蕁麻疹等。

積食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卻可能引發一系列疾病。所以請媽媽們牢記,有時候給孩子少吃一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我是黃圓媛醫生,專注於兒童營養和兒童保健領域。歡迎在新浪微博搜索“黃圓媛醫師”關注我,我們一起為了寶寶健康成長而努力。

十個孩子八個積食,媽媽們這麼做把孩子害得不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