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目前不存在消費降級 我國工業化沒完成

4月13日,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主辦的“2019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暨《邁向2049的甘肅》新書發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聚焦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稅降費、擴大開放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討論。

在“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展望”環節,東北財經大學中國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原副院長周天勇以“穩增長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擴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費”為主題發表演講。他指出,穩增長需要把國內消費需求拉上來。目前,低收入人口對於工業品需求還沒有滿足,目前不存在消費降級,關鍵是農民的收入不行,消費還沒有達級。從城鄉消費差距和農村鉅額人口的消費水平看,工業化沒完成。

周天勇認為,如果未來出口相對收縮,進口相對加大,國民經濟過剩和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會更大,因此未來不得不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另外,勞動年齡人口收縮,按工資收入規模在相對收縮,老齡化收入消費率低,就是最後看病花點錢,未來對國內消費需求的壓力也需要對沖。因此我國不得不擴大消費。

周天勇指出,目前,低收入人口對於工業品需求還沒有滿足,統計顯示,42.47%的城鎮戶籍居民消費了60%的消費品和服務,40.95%的農村長住居民只消費了25%的工業品和服務。

“目前一部分人認為消費降級了,這個降級無從談起,不存在消費降級,關鍵是農民的收入不行,消費還沒有達級。從城鄉消費差距和農村鉅額人口的消費水平看,工業化沒完成。”周天勇強調。

鑑於此,周天勇認為,摒棄建築物和擴大城市面積這種方式的城市化,要推進市民化的城市化。讓人進來,留下來,教育要滿足,社保、養老、醫療,還有住房住得起,不應當提去工業化,因為很多人的工業品都沒滿足。因此仍需要老老實實完成工業化,完成城市化,把這個路走完。

周天勇認為,要花大力氣提高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並且勞動工資和居民收入要快於GDP增長。居民收入一定要快於GDP增速1.8個百分點,直到2035年才能把結構扭轉到標準結構上。所以,居民收入增長一定要快於GDP增長。這需要實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從扭轉居民收入,擴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最終創造一個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的環境,消除生產過剩,支撐住經濟穩定地實現中高速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