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不要“嘮嘮叨叨”

所謂的嘮叨,就是指事無鉅細,沒完沒了地說。很多家長,尤其是做母親的特別喜歡對孩子嘮叨。有資料顯示,九成以上的孩子都認為母親“太嘮叨”。家長之所以會對孩子“嘮叨”,是因為他們總是不放心孩子,怕孩子記不住自己說的話。雖然說家長嘮叨的用心是好的,但大部分孩子都接受不了家長的嘮叨。家長嘮叨,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倦和煩躁的心理。有人把嘮叨比喻成孩子心靈的“隱形殺手”,家庭教育的“軟暴力”,由此可見嘮叨的危害性。

在孩子面前不要“嘮嘮叨叨”

給家長的教子技巧

應該說,沒有家長是不愛孩子的,但是,用嘮叨來表示這種愛,卻不是一種科學的方式。不管是哪一種嘮叨,嘮叨得太多太久,孩子的耳朵都會起“繭”:聽多了重複單調的話語首先就會讓孩子產生心理疲憊感,進而產生厭倦感,接著就是滿不在乎一孩子已經對家長的 “嘮叨”免疫了。那麼,在生活中,家長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嘮叨呢?

★技巧一:減少家長“呵護式嘮叨”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因為年紀小,做事情常常會顧此失彼,丟三落四,需要家長不斷地提醒他。比如早上起床時提醒孩子天冷了要加衣服、晚上睡覺蓋好被子等。這一類的嘮叨屬於“呵護式嘮叨”,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易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什麼事都指望家長提醒,沒有責任感。家長應該明白,孩子最終要自己獨立生活,因此應該讓他們從小養成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心理意識。家長與其對孩子事無鉅細叮囑又叮囑,還不如早些放開手,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意識。

★技巧二: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習慣

很多家長每天都要跟在孩子身後嘮叨:“該寫作業啦” “該 上床睡覺啦”...如果孩子什麼事都需要家長催促,那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緣故。而“嘮叨”最多隻能讓孩子像皮球一般,踢一下動一下,而並不能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應該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培養孩子各種好習慣,比如寫完作業才能出去玩,每天晚上按時睡覺等。培養習慣的時候要跟孩子明確說明自己的要求,孩子做不到就會施加一一定的懲罰。一旦形成習慣,孩子不用家長催促就會自覺地按家長的要求去做。這樣一來,家長省心省力,孩子的耳根也清淨很多。

★技巧三:“ 批評式的嘮叨”要少用

有些家長總是喜歡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邊,翻過來複過去地說。家長對孩子批評式的嘮叨多了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父母嘮叨孩子的缺點,錯誤,實際上就是在強化孩子的缺點、錯誤,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對學習和考試喪失信心。因此,家長平時應該注意控制自己的語言,千萬不能通過“數落”孩子缺點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