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富順傳說中的梅澤花園其實就是這裡

今天的富順,正已超過以往任何時候的速度發展前進,在發展中,越來越多的歷史痕跡被抹去,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被淡忘,僅有少部分歷史痕跡得以倖存保留。富順縣城黃桷樹的梅澤花園就是一個彰顯富順歷史的地名,但可能絕大部分富順人都知道黃桷樹在哪裡,卻不知道梅澤花園在哪裡。

其實,梅澤花園就是黃桷樹轉盤。今天我們就跟隨歷史腳步瞭解黃桷樹與梅澤花園。


你知道嗎?富順傳說中的梅澤花園其實就是這裡


黃桷樹,位於富順縣城釜江大道起點與鹽井街交匯處。狹義上的黃桷樹即指黃桷樹轉盤,因轉盤內有兩顆黃桷樹,故俗稱黃桷樹(其實“桷”讀“jue”不讀“ge”,不過黃葛樹和黃桷樹都指同一種樹),黃桷樹轉盤建於1990年左右,初建時僅有轉盤和黃桷樹,後又新增鹽井架及碑牆等建築;廣義上的黃桷樹指黃桷樹轉盤周邊地區,即黃桷樹商圈,今天人們所稱的黃桷樹,更多的是指黃桷樹商圈。

關於梅澤花園,這就涉及到一個傳說一口古井

相傳在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富順有一位叫梅澤的土著出門打獵,見一隻白鹿在飲用石縫中流出的泉水,他拉弓搭箭射去,白鹿仍然不肯離去,梅澤頗覺奇怪,前去一嘗,發覺泉水味鹹,於是在這裡鑿井300尺,鑿出了鹽井,採出了滷水,並燒煎成鹽。梅澤死後,人們建廟祭祠,尊他為“井神”,先後被封為金川王、通利侯,被供奉於井神廟中。

這就是關於富順鹽業起源的一個傳說。其實,在早在東漢時期富順就已經有了鹽業生產,史料記載,東漢章帝時期江陽縣(時富順屬江陽縣)就有產鹽記載,晉代《華陽國志》明確記載江陽縣有富義鹽井,南北朝時期富義鹽井改名富世鹽井。唐代《元和郡縣誌》記載:富義縣(今富順縣)本漢江陽縣地……富義鹽井在縣西南五十步;《舊唐書》記載富義縣:富世鹽井,井深二百五十尺以達鹽泉,俗呼玉女泉,以其井出鹽最多,人獲厚利,故云富世。

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以富世鹽井為中心設富世縣,唐貞觀23年(649年)因避太宗諱更名為富義縣,富世鹽井亦隨之改稱富義鹽井。經考證,富世鹽井遺址大致在今黃桷樹轉盤北側附近,故90年代在黃桷樹轉盤內新建鹽井架及碑牆等建築,碑牆上書“古井鹹泉”四字,以此作為富順鹽業起源的標誌。因今富順縣起源於富世鹽井,又有梅澤獵鹿發現鹽泉的傳說,所以在2000年左右,正式將黃桷樹轉盤命名為梅澤花園。


你知道嗎?富順傳說中的梅澤花園其實就是這裡


雖梅澤花園早已命名,但長久以來大家都只知道黃桷樹轉盤,不知道梅澤花園。以前富順公交車於此設的站點叫黃桷樹,後改站名為梅澤花園,人們一時竟不知梅澤花園在哪裡。現在由於多路公交車都將此站點統一命名為梅澤花園,大家才知道梅澤花園就在黃桷樹,而至於為何叫梅澤花園大部分人還是不太清楚。


你知道嗎?富順傳說中的梅澤花園其實就是這裡


通過本文介紹,相信大家也就清楚了梅澤花園就是黃桷樹轉盤,也清楚了黃桷樹轉盤為什麼叫梅澤花園。梅澤花園,是一個反應富順歷史的地標建築,聳立的井架代表著孕育出今日富順的富世鹽井,梅澤花園的命名也是對鹽業起源傳說的傳承。明代正統年間時任富順知縣李真著詩《古井鹹泉》 描繪了富世鹽井從吸滷到煎鹽的場景及鹽的巨大作用:

地浚鹽池古瓷園,潛通海水淨涓涓。

轆轆聲轉傾銀液,鼎鑊湯消變貢鉛。

止策謀深從昔著,調羹味美說誰先。

近來更喜資時用,飛票盈倉足戊邊。

梅澤花園位於今富順老城區,因舊城復興目前周邊都在進行拆遷改造,此前因北湖南路改造,象徵富順新發展的另座地標建築大轉盤已被拆除,希望梅澤花園也就是黃桷樹轉盤能在富順的舊城改造中保存下來,繼續傳承富順的歷史。

文化自信、歷史自信,是富順不可或缺的基因,作為土生土長的富順人,富順歷史你知多少,瞭解富順歷史、傳播富順歷史,是每一位富順人的歷史使命。

編審:羅懷成 楊 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